。
是故當知如是等無量無數自在之法所有分位。
若諸如來若諸菩薩乃至住後邊際劫中廣宣說者,而悉不能得其邊際。
今此所說而極少分。
但為令諸有情發生最上淨信歡喜。
是為菩薩不動一切有情善法濟命長養。
善男子,雲何是菩薩無量法雲含潤任持廣大法雨。
如世間風無其邊際。
而彼風輪廣大安固。
普遍任持一切世界。
若成時若壞時。
及其水雲,并于大海與四大洲。
須彌山。
目真鄰陀山。
摩诃目真鄰陀山。
雪山鐵圍山大鐵圍山。
香醉山。
樹林宮殿諸樓閣等。
菩薩摩诃薩。
無邊陀羅尼風輪亦複如是,悉能任持一切正等正覺之雲。
流注廣大無礙法雨。
於一切世界悉能成辦佛功德法。
如其所說須彌山等世間差别之相。
即是百福勝相。
十地十波羅蜜多。
十三摩地。
十二陀羅尼。
六通十自在。
十力四無所畏。
四無礙解十八不共法。
大悲心等一切佛菩薩法。
悉能任持具足。
又複常持一切世出世間百千法蘊而悉成就。
是為菩薩無量法雲含潤任持廣大法雨。
善男子,雲何是菩薩大法種種莊嚴樓閣布飾妙好。
如世間風悉能普遍吹布一切莊嚴樓閣。
種種安置殊妙可愛。
及一切樹林枝葉牙莖華果蕊等。
及一切有情身諸分位。
悉由風力常所吹布。
菩薩之風亦複如是,以無邊無礙無著解力辯才之智。
悉能施設一切世出世間種種法門。
行列具足照明開示。
最勝殊妙種種法者,所謂此相是惡趣所成之法。
此是善趣所成之法。
此是增上所成之法。
此是地獄。
此是餓鬼。
此是畜生。
此是人此是天。
此是轉輪聖王。
此是帝釋梵王護世諸天。
此是色相眷屬聰利福力。
此是明慧善計。
此是藝能。
此是善解種種諸教典籍。
此是聲聞乘法。
成聲聞果。
此是緣覺乘法。
成緣覺果。
此是大乘之法。
具諸勝相。
自利利他事業圓滿。
成就普賢一切勝智。
乃至此是十地十波羅蜜多。
十三摩地。
十二陀羅尼。
六通三明。
十自在。
八解脫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不共法。
善男子,菩薩善能施設此如是等無量種法。
蓮華莊嚴等陀羅尼門。
為法莊嚴妙巧安布。
是為菩薩大法種種莊嚴樓閣布飾妙好。
善男子,雲何是菩薩一切衆會劫樹莊嚴決定常出正妙法音雨華悅意。
如劫樹林為風吹擊。
常雨種種香華妙寶衣服鼓樂等莊嚴具而悉具足。
是諸嚴具相續流出。
令諸天人鹹生最上適悅歡喜無憂自在。
嬉戲娛樂常具色相。
力勢勤勇悅樂無減。
菩薩智風亦複如是,菩薩常於如來清淨世界大法會中。
為諸有情宣說契經應頌記别諷頌譬喻緣起自說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義十二分教。
常雨如是正法寶華。
為諸有情。
於其順違慣習事中。
從初次第宣說教授。
及一切世間諸所緣事引發示誨。
無我寂滅清淨法性。
開示普遍一切法門。
總攝法性引示令入不可思議如幻法中。
顯發大智如幻法門。
複令有情增長遊戲一切法樂。
諸有問答無中無邊。
能善起發普使歡喜。
常令於其正法園林以無過身語意業。
適悅戲樂不生懈退。
令諸天人受用具足。
善法無減慧光明照。
常住最勝清淨法中。
是為菩薩一切衆會劫樹莊嚴決定常出正妙法音雨華悅意。
善男子,雲何是菩薩阿僧祇劫潔白聖會建立積集三摩地解脫總持門海布妙高山日月光明法教叢林善妙宮殿輪圍山等。
及一切有情成熟調伏。
莊嚴善住無上無身。
依止随轉智風曼羅解脫因故。
譬如劫風。
世界壞時其風無礙。
力勢迅猛普遍吹擊三千大千世界俱胝那庾多百千諸鐵圍山須彌山大海等。
皆悉破散磨滅無馀同太虛空。
菩薩之風亦複如是,於多百千劫中。
積集種種福智莊嚴。
菩薩以廣大力勢。
能現種種神通變化。
善轉無礙清淨法輪。
出妙音聲。
普遍調伏一切衆會。
由如是故。
從智風輪出諸法蘊。
彼所調伏觀察最上妙法光明無著諸行。
勝力具足深固作意。
内心正住成三摩地。
想蘊處界。
及三有身所作諸行。
而悉破散無身所作。
了知皆是虛妄分别。
超越一切世間。
然後乃現不可思議。
無相出世勝福圓滿。
依止随轉獲勝清淨。
住後邊際離諸憂惱。
是為菩薩阿僧祇劫潔白聖會建立積集三摩地解脫總持門海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