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山日月光明法教叢林善妙宮殿輪圍山等。
及一切有情成熟調伏莊嚴善住無上無身。
依止随轉智風曼羅解脫因故。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如風。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诃薩前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
善說如是廣大之法。
乃至具足一切勝相。
而能令諸菩薩大士鹹生歡喜。
世尊,若天及人。
能於如是法中信解修行者,如佛所說,是人即得一切具足受勝妙樂。
適悅自在乃同梵王帝釋護世天等。
所有此世他生。
得一切圓滿利他勝行。
今此不說。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之有情出過一切世間。
普為多人所共瞻仰。
斷諸惡法具諸善法。
一切世間之所歸向。
善男子,若諸有情。
於此法中能修行者,或複有人返生輕謗。
我說彼人是愚癡者,當堕黑暗大地獄中受諸苦惱。
世間天人阿修羅等所共悲愍。
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如虛空。
何等為十。
所謂一者無垢。
二者無礙。
三者寂靜。
四者無相。
五者無邊智。
六者平等随知一切法。
七者了一切法如虛空自性解脫。
八者無住。
九者出過諸境界相。
十者出過尋伺。
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如虛空。
善男子,複有十法。
菩薩若修即如虛空。
何等為十。
所謂一者於可意不可意一切色中不愛不惡。
二者於可意不可意一切聲中不愛不惡。
三者於可意不可意一切香中不愛不惡。
四者於可意不可意一切味中不愛不惡。
五者於可意不可意一切觸中不愛不惡。
六者於可意不可意一切法中不愛不惡。
七者於利衰法中不愛不惡。
八者於樂苦法中不愛不惡。
九者於稱譏法中不愛不惡。
十者於譽毀法中不愛不惡。
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如虛空。
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如月。
何等為十。
所謂一者令諸有情皆生歡喜。
二者衆所樂見。
三者善法增長。
四者惡法損減。
五者鹹皆稱贊。
六者體相清淨。
七者乘最上乘。
八者常自莊嚴。
九者遊戲法樂。
十者具大神通威德。
善男子,雲何是菩薩令諸有情皆生歡喜。
如月初出。
一切有情皆得清涼。
及悅意故鹹生歡喜。
菩薩之月亦複如是,當初出時。
一切有情悉得遠離煩惱炎熾生喜樂故。
是為菩薩令諸有情皆生歡喜。
雲何是菩薩衆所樂見。
如月初出。
一切有情悉樂瞻睹。
所謂善妙潔白令諸有情心生喜故。
菩薩之月亦複如是,當初出時。
一切有情愛樂悅意。
所謂諸根清淨種子潔白。
於諸所行威儀具足。
是為菩薩衆所樂見。
雲何是菩薩善法增長。
如白分月從初出已,日日漸增。
至十五日其月盛滿諸相圓具。
菩薩之月亦複如是,從初發心乃至坐於道場。
日日善法漸漸增長。
至坐道場已一切勝相皆悉圓滿。
是為菩薩善法增長。
雲何是菩薩惡法損減。
如至黑分月時。
其月輪相光明漸減。
如其所減。
至月盡日一切不現。
菩薩之月亦複如是,至具出世智時惡法漸減。
如其所減。
乃至坐於道場。
一切滅盡無複遺馀。
是為菩薩惡法損減。
雲何是菩薩鹹皆稱贊。
如月初出時。
諸婆羅門。
刹帝利。
男女大小。
一切人民鹹悉稱贊。
菩薩之月亦複如是,當初出時。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闼婆等鹹悉稱贊。
是為菩薩鹹皆稱贊。
雲何是菩薩體相清淨。
如月天子體相清淨潔白無染。
謂勝業報之所成故。
菩薩體相亦複如是,本來無染潔白所成清淨化生。
非從父母羯邏藍。
等不淨所生。
是為菩薩體相清淨。
雲何是菩薩乘最上乘。
如月天子乘清淨乘照四天下。
菩薩之月亦複如是,乘于最上菩薩之乘。
廣照無邊一切世界。
是為菩薩乘最上乘。
雲何是菩薩常自莊嚴。
如月天子本相清淨常自莊嚴不以澡沐所莊嚴故。
菩薩之月亦複如是,諸勝功德常自莊嚴。
是為菩薩常自莊嚴。
雲何是菩薩遊戲法樂。
如月天子常受天樂。
菩薩之月亦複如是,常所遊戲勝妙法樂。
不染世間諸欲境界。
是為菩薩遊戲法樂。
雲何是菩薩具大神通威德。
如月天子具大神通有大威德廣照一切。
菩薩之月亦複如是,具大福智勝功德故。
是為菩薩具大神通威德。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