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歸直指卷四

首頁
    時至未,即升高座,爐香自發,引四衆說菩薩戒。

    說訖,見天衆缤紛,管弦嘹亮,告衆曰:‘兜率陀天迎我。

    然天道乃生死根本,非吾素願。

    吾本求生西方,此誠不知何以不遂。

    ’俄而天樂隐沒,但見西方香花伎樂,充塞虛空,旋繞頂上。

    大衆仰觀,遐迩驚歎。

    昂曰:‘淨土相現,吾當逝矣。

    ’言訖,香爐忽墜于手,即于高座而化。

     僧炫 唐僧炫,并州人。

    初念慈氏,期上生兜率。

    年九十,遇道綽禅師,得聞淨土,始回心念佛,日禮千拜,一心無怠。

    後有疾,告弟子曰:‘阿彌陀佛,授我香衣。

    觀音、勢至,共垂寶手,吾其行矣。

    ’言訖而逝。

    七日異香不散。

    時有啟芳圓果二法師,目擊其事,亦發勇猛,誓必生西。

    晝夜念佛不辍,忽見七寶池邊,佛及大士坐寶台,二僧作禮。

    佛雲:‘念我名者,皆生我國。

    ’複見三道寶階,其一白衣,一則道俗相半,其一唯僧也。

    皆至心念佛,得生彼土之人。

    後五日,忽聞鐘聲,兩僧同時化去。

     壽洪 唐壽洪,汾陽人。

    一心念佛,求生安養。

    将亡,見兜率天童子來迎。

    洪曰:‘我期西往,不生天上。

    ’即令衆念佛,未幾,洪曰:‘佛從西來。

    ’言訖而化。

     大行 唐大行,居泰山,修普賢忏法三年,感大士現身。

    晚歲入藏陳願,随手得《彌陀經》,晝夜誦持至三七日。

    睹琉璃地上,佛及大士現身。

    僖宗聞之,诏入内,賜号常精進菩薩。

    後一年,琉璃地複現,即日而終。

    異香經旬,肉身不壞。

     明瞻 唐明瞻,晚歲刻志安養,念佛不辍。

    或譏其遲暮,瞻曰:‘十念成功,猶得見佛。

    吾何慮乎?’後因疾,于興善寺具齋,别道俗。

    時仆射房玄齡、杜如晦,皆與焉。

    日過午,整威儀念佛,遽曰:‘佛來矣,二大士亦至。

    ’竦身合掌而化。

     永明壽禅師 吳越延壽,餘杭人。

    初為縣庫吏,取庫銀到西湖,盡買生放之,法當死。

    聞将刑,大喜曰:‘此番雖死,吾必往西方。

    吾所放生,不知幾千萬萬矣。

    ’錢穆王特命赦為僧,賜名延壽。

    依四明翠岩師出家,參天台韶國師,發明心要。

    後住永明,專修淨業,夜往别峰,行道念佛。

    旁人時聞天樂鳴空,忠懿王歎曰:‘自古求西方,未有如此專切者。

    ’乃建西方香嚴殿,以成其志。

    開寶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晨起,焚香告衆,趺坐而化。

    後有僧來自臨川,經年繞其塔。

    人問之,曰:‘吾病入冥,見殿左供一僧像,冥王朝夕禮拜,密詢其人,曰:“此杭州永明壽禅師也。

    凡死者必經此處,此師生西方上上品矣,王重其德,故禮敬耳。

    ”’ 志通 石晉志通,鳳翔人。

    因見智者大師淨土儀式,不勝欣忭。

    自是不向西唾,不背西坐,專心念佛。

    後見白鶴孔雀,成行西下,又見蓮花開合于前,乃雲:‘白鶴孔雀,淨土境也;蓮花光相,受生處也。

    淨土現矣。

    ’乃起禮佛而終。

    阇維時(*阇維:梵文譯音,意為火化),有五色祥雲,環覆火上,舍利鱗砌于身。

     圓淨常法師 宋省常,錢塘人,七歲出家。

    淳化中,住南昭慶,慕廬山之風,乃刺血書《華嚴經·淨行品》,回向西方。

    士大夫預會者,稱淨行弟子,而文正公王旦為之首,一時公卿牧伯,共百二十人,比丘千人。

    翰林蘇易簡,作《淨行品序》,至謂:‘予當布發以承其足,剜肉以請其法,猶尚不辭,況陋文淺學,而有惜哉!’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端正念佛。

    有頃,厲然唱雲:‘佛來也。

    ’泊然而化。

     淨觀 宋淨觀,住嘉禾寂光庵,修淨土忏法十餘年,謂弟子曰:‘我過二十七日行矣。

    ’至期二日前,見紅蓮花,次日又見黃蓮花滿室,有化童子坐花上,仙帶結束。

    至第三日,入龛端坐,命衆念佛,頃之脫去。

     慈雲忏主 宋遵式,台州臨海縣人。

    學行高古,名冠兩浙。

    專修淨土,常行般舟三昧(*般舟三昧:又名佛立三昧,意謂修此三昧的人,能見十方諸佛,立于其前。

    修的時候,不坐不卧,從早到晚,又由晚到明,不走即立,以九十日為一期,專念阿彌陀佛名号)。

    九十晝夜不睡眠,兩足皮裂,嘔血不已。

    夢觀音以手指其口,注甘露灌之,覺身心清涼,疾遂愈。

    著《淨土決疑行願》,及《淨土忏法》行世。

    淨化之日,炷香禮佛,願生安養,至晚坐脫,人見大星隕于靈鹫峰。

     圓照本禅師 宋宗本,常州無錫人。

    初參天衣懷禅師,念佛有省,後遷淨慈,奉诏入東京,召對稱旨。

    平居密修淨業。

    雷峰法師,神遊淨土,見一花殊麗,問之,曰:‘待淨慈本禅師耳。

    ’又資福曦公,亦來禮足施金,問其故,曰:‘定中見金蓮花,是待本公者。

    ’又見蓮花無數,内有萎者,曰:‘此退堕人也。

    ’因問:‘本公留心禅學,何以淨土标名?’答曰:‘雖在宗門,亦兼修淨土耳。

    ’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