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章 伏擊

首頁
    起了臉。

    儀清道:“将軍,你可砸傷了嗎?咱們有傷藥。

    ”令狐沖道:“沒傷,沒傷!大丈夫馬革裡屍,也是閑事……”儀和抿嘴笑道:“隻怕是馬革裹屍罷,甚麼叫馬革裡屍?”儀清橫了她一眼,道:“你就是愛挑眼,這會兒說這些幹甚麼?”令狐沖道:“我們北方人。

    就讀馬革裡屍,你們南方人讀法有些不同。

    ”儀和轉過了頭,笑道:“我們可也是北方人。

    ” 定靜師太将解藥交給了身旁弟子,囑她們救治中了暗器的同門,走到令狐沖身前,躬身施禮,說道:“恒山老尼定靜,不敢請問少俠高姓大名。

    ” 令狐沖心中一凜:“這位恒山派前輩果然眼光厲害,瞧出了我年紀不大,又是個冒牌将軍。

    ”當下躬身抱拳,恭恭敬敬的還劄,說道:“老師太請了。

     本将軍姓吳,官名天德,天恩浩蕩之天,道德文章之德,官拜泉州參将之職,這就去上任也。

    ” 定靜師太料他是不願以真面目示人,未必真是将軍,說道:“今日我恒山派進逢大難,得蒙将軍援手相救,大恩大德,不知如何報答才是。

    将軍武功深湛,貧尼卻瞧不出将軍的師承門派,實是佩服。

    ” 令狐沖哈哈大笑,說道:“老師太誇獎,不過老實說,我的武功倒的确有兩下子,上打雪花蓋頂,下打老樹盤根,中打黑虎偷心……哎唷,哎唷。

    ” 一面說,一面手舞足蹈,一拳打出,似乎用力過度,自己弄痛了關節,偷眼看儀琳時,見她吃了一驚,頗有關切之意,心想:“這位小師妹良心真好,倘若知道是我,不知她心中有何想法?” 定靜師太自然明知他是假裝,微笑道:“将軍既是真人不露相,貧尼隻有鑰夕以清香一炷,禱祝将軍福體康健,萬事如意了。

    ” 令狐沖道:”多謝,多謝。

    請你求求菩薩,保佑我升官發财。

    小将也祝老師太和衆位小師太一路順風,逢兇化吉,萬事順利。

    哈哈,哈哈!”大笑聲中,向定靜師太一躬到地,揚長而去。

    他雖狂妄做作,但久在五嶽劍派,對這位恒山派前輩卻也不敢缺了禮數。

     恒山派群弟子望着他腳步蹒跚的向南行去,圍着定靜師太,叽叽喳喳的紛紛詢問:“師伯,這人是甚麼來頭?”“他是真的瘋瘋癫癫,還是假裝的?” “他是不是武功很高,還是不過運氣好,誤打誤撞的打中了敵人?”“我瞧他不像将軍,好像年紀也不大,是不是?” 定靜師太歎了口氣,轉頭去瞧身中暗器的衆弟子,見她們敷了解藥後,黑血轉紅,脈搏加強,已無險象,她恒山派治傷靈藥算得是各派之冠,自能善後,當下解開了五名魔教教衆的穴道,令其自去,說道:“大夥兒到那邊樹下坐下休息。

    ” 她獨自在一塊大岩石畔坐定,閉目沉思:“這人沖入魔教陣中之時,魔教領頭的長老向他動手。

    但他仍能在頃刻間戳倒五人,卻又不是打穴功夫,所用招式竟絲毫沒顯示他的家數門派。

    當世武林之中,居然有這樣厲害的年輕人,卻是哪一位高人的弟子?這樣的人物是友非敵,實是我恒山派的大幸了。

    ” 她沉吟半晌,命弟子取過筆硯,一張薄絹,寫了一信,說道:“儀質,取信鴿來。

    ”儀質答應了,從背上所負竹籠中取出一隻信鴿。

    定靜師太将薄絹書信卷成細細的一條,塞入一個小竹筒中,蓋上了蓋子,再澆了火漆,用鐵絲縛在鴿子的左足上,心中默禱,将信鴿往上一擲。

    鴿兒振翅北飛,漸高漸遠,頃刻間成為一個小小的黑點。

     定靜師太自寫書以至放鴿,每一行動均十分遲緩,和她适才力戰群敵時矯捷若飛的情狀全然不同。

    她擡頭仰望,那小黑點早在白雲深處隐沒不見,但她兀自向北遙望。

    衆人誰都不敢出聲,适才這一戰,雖有那小醜般的将軍插科打渾,似乎頗為滑稽,其實局面兇險之極,各人都可說是死裡逃生。

     隔了良久,定靜師太轉過身來,向一名十五六歲的小姑娘招了招手。

    那少女立即站起,走到她身前,低聲叫道:“師父!”定靜師太輕輕撫了撫她頭發,說道:“絹兒,你剛才怕不怕?”那少女點了點頭,道:“怕的!幸虧這位将軍勇敢得很,将這些惡人打跑了。

    ”定靜師太微微一笑,說道:“這位将軍不是勇敢得很,而是武功好得很。

    ”那少女道:“師父,他武功好得很麼?我瞧他出招亂七八糟,一不小心,把刀鞘砸在自己頭上。

    怎麼他的刀又會生鏽,拔不出鞘?” 這少女秦絹是定靜師太所收的關門弟子,聰明憐俐,甚得師父憐愛。

    恒山派女弟子中,出家的尼姑約占六成,其餘四成是俗家弟子,有些是中年婦人,五六十歲的婆婆也有,秦絹是恒山派中年紀最小的。

    衆弟子見定靜師太和小師妹秦絹說話,慢慢都圍了上來。

     儀和插口道:“他出招哪裡亂七八糟了?那都是假裝出來的。

    将上乘武功掩飾得一點不露痕迹,那才叫高明呢!師伯,你看這位将軍是甚麼來頭? 是哪一家哪一派的?” 定靜師太緩緩搖頭,說道:“這人的武功,隻能以‘深不可測’四字來形容,其餘的我一。

    ”秦絹問道:“師父,你這封信是寫給掌門師叔的,是不是?馬上能送到嗎?”定靜師太道:“鴿兒到蘇州白衣庵換一站,從白衣庵到濟南妙相庵又換一站,再在老河口清靜庵換一站。

    四隻鴿兒接力,當可送到恒山了。

    ”儀和道:“幸好咱們沒損折人手,那幾個師姊妹中了喂毒暗器的,過得兩天相信便無大礙。

    給石頭砸傷和中了兵刃的,也無性命之憂。

    ” 定靜師太擡頭沉思,沒聽到她的話,心想:“恒山派這次南下,行蹤十分機密,晝宿宵行,如何魔教人衆竟然得知訊息,在此據險伏擊?”轉頭對衆弟子道:“敵人遠遁,諒來一時不敢再來。

     大家都累得很了,便在這裡吃些幹糧,到那邊樹蔭下睡一忽兒。

    ” 大家答應了,便有人支起鐵架,烹水泡茶。

     衆人睡了幾個時辰,用過了午餐。

    定靜師大見受傷的弟子神情委頓,說道:“咱們行迹已露,以後不用晚間趕路了,受傷的人也須休養,咱們今晚在廿八鋪歇宿。

    ” 從這高坡上一路下山,行了三個多時辰到了廿八鋪。

    那是浙閩間的交通要沖,仙霞嶺上行旅必經之所。

    進得鎮來,天還沒黑,可是鎮上竟無一人。

     儀和道:“福建風俗真怪,這麼早大家便睡了。

    ”定靜師太道:“咱們且找一家客店投宿。

    ”恒山派和武林中各地尼庵均互通聲氣,但廿八鋪井無尼庵,不能前去挂單,隻得找客店投宿。

    所不便的是俗人對尼姑頗有忌諱,認為見之不吉,往往多惹閑氣,好在一衆女尼受之已慣,也從來不加計較。

     但見一家家店鋪都上了門闆。

    廿八鋪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也有一兩百家店鋪,可是一眼望去,竟是一座死鎮。

    落日餘晖未盡,廿八鋪街上已如深夜一般。

    衆人在街上轉了個彎,見一家客店前挑出一個白布招子,寫着”仙安客店”四個大字,但大門緊閉,靜悄悄地沒半點聲息。

    女弟子鄭萼當下便上前敲門。

    這鄭萼是俗家弟子,一張圓圓的臉蛋常帶笑容,能說會道,很讨人家喜歡。

    一路上凡有與人打交道之事,總是由她出馬,免得旁人一見尼姑,便生拒卻之心。

     鄭萼敲了幾下門,停得片刻,又敲幾下,過了良久,卻無人應門。

    鄭萼叫道:“店家大叔,請開門來。

    ”她聲音清亮,又是習武之人,聲音頗能及遠,便隔着幾重院子,也當聽見了。

    可是客店中竟無一人答應,情形顯然甚是突兀。

     儀和走上前去,附耳在門闆上一聽,店内全無聲息,轉頭說道:“師伯,店内沒人。

    ” 定靜師太隐隐覺得有些不對,眼見店招甚新,門闆也洗刷得十分幹淨,決不是歇業不做的模樣,說道:“過去瞧瞧,這鎮上該不止這一家客店。

    ” 向前走過數十家門面,又有一家“南安客店”。

    鄭萼上前拍門,一模一樣,仍然無人答應。

    鄭萼道:“儀和師姊,咱們進去瞧瞧。

    ”儀和道:“好!” 兩人越牆而入。

    鄭萼叫道:“店裡有人嗎?”不聽有人回答,兩人拔劍出鞘,并肩走進客堂,再到後面廚房、馬廄、客房各處一看,果是一人也無。

    但桌上、椅上未積灰塵,連桌上一把茶壺中的茶也尚有微溫。

    鄭萼打開了大門,讓定靜師太等人進來,将情形說了。

    各人都啧啧稱奇。

     定靜師太道:“你們七人一隊,分别到鎮上各處去瞧瞧,打聽一下到底是何緣故。

    六個人不可離散,一有敵蹤便吹哨為号。

    ”衆弟子答應了,分别快速行出。

    客堂之上便隻剩下定靜師太一人。

    初時尚聽到衆弟子的腳步之聲,到後來便寂無聲息。

    這廿八鋪鎮上,靜得令人隻感毛骨驚然,偌大一個鎮甸,人聲俱寂,連雞鳴犬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