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叙義氣,明日再行君臣之禮不遲。
”他左手一揮,隊伍中奏起鼓樂,歡迎嘉賓。
耶律洪基攜著蕭峰之手,同入大帳。
遼國皇帝所居的營帳,乃數層牛皮所制,飛彩繪金,極見輝煌,稱為皮室大帳。
耶律洪基居中坐了,命蕭峰坐在橫首,不多時随駕文武百宮一一進來參見,北院大王、北院樞密使、于越、南院和樞密使事、太師、太傅、太保、皮室大将軍、小将軍、馬軍指揮使、步軍指揮使等等,蕭峰一時之間也記不清這許多。
當晚帳中大開筵席,契丹人尊重女子,阿紫也得在皮室大帳中與宴。
酒如池、肉如山,不必細表。
酒到酣處,十餘名契丹武士在皇帝面前為戲,各人赤裸了上身,擒打摔撲,鬥得甚是激烈。
蕭峰見這些契丹武士身手矯踺,臂力雄強,舉手投足之間,另有一套武功,變化的巧妙雖是不及中原武林之士,但直進直擊,臨敵時往往見效。
遼國的文武官員一個個上來向蕭峰敬酒,蕭峰來者不拒,酒到杯幹,喝到後來,已然喝了三百餘杯,仍是神色自如,衆人無不駭然。
耶律洪基向來自負勇力,這次為蕭峰所擒,通國皆知,他有意要蕭峰顯示超人之能,以掩他被擒的羞辱,沒想到蕭峰的酒量竟也是這般厲害,他本想在次日的比武大會之上,要蕭峰大顯身手,但此刻一露酒量,已是壓倒群雄,使人人為之敬服。
耶律洪基心中大喜,說道:“兄弟,你是我大遼國的第一位英雄好漢!”忽然一個清脆嬌嫩的聲音說道:“不,他是第二!”衆人向說話聲音來處看去,見說話的卻是阿紫。
耶律洪基笑道:“小姑娘,他怎麼是第二?那麼第一位英雄是誰?”阿紫道:“第一位英雄好漢,自然是你陛下了。
我姊夫本事雖大,卻要順從于你,不敢違背,你不是第一嗎?”耶律洪基呵呵大笑道:“說得好,說得好。
蕭兄弟,我要封你一個大大的爵位,讓我來想一想,封什麼才好?”這時他酒已喝得有八九成了,伸手指在額上彈了幾彈。
蕭峰忙道:“不,不,小人性子粗疏,難享富貴,向來閑雲野鶴般的來去不定,确是不願為官。
”耶律洪基道:“行啊,我封你一個隻須喝酒,不用做事的大官……”一句話沒說完,忽聽得遠處嗚嗚嗚的,發出一陣極尖銳的号角之聲。
一衆遼人本都席地而坐,各自飲酒吃肉,一聽到這号角聲,蓦然間轟的一聲,一齊站了起來,臉上均有驚惶之色。
但聽那号角聲來得好快,初聽到時還在十餘裡外,第二次響時已近了數裡,第三次響又近了數裡。
蕭峰心道:“天下再快的快馬,第一等的輕身功夫,也決計不能如此迅捷。
是了,想必是遼人預先布置了傳遞軍情急訊的傳信站,一聽到号角之聲,便傳到下一站來。
”隻聽那号角聲越傳越近,一傳到皮室大帳之外,便倏然而止。
數百座營帳中本來歡呼縱飲,亂成一團,這時突然間鴉雀無聲。
耶律洪基臉上笑容不斂,慢慢舉起金杯,喝幹了杯中烈酒,說道:“上京有叛徒作亂,咱們這就回去。
拔營!”他“拔營”二字一出口,行軍大将軍當即轉身出營發令,但聽得一句号令變成十句,十句變成百句,百句變成千句,聲音越來越是宏大,卻是嚴整有序,毫無驚慌雜亂。
蕭峰尋思:“我大遼立國垂二百年,國威震于天下,雖有内亂,卻無紛擾,可見曆世遼主統軍有方。
”但聽得馬蹄聲響,前鋒斥候兵首先馳了出去,跟著左右先鋒隊啟行,前軍、左軍、右軍,一隊隊開拔出去。
耶律洪基攜著蕭峰的手,道:“咱們瞧瞧去。
”二人走出帳來,但見黑夜之中,每一面軍旗上,都點著一盞燈籠,紅、黃、藍、白各色閃爍照耀,十餘萬大軍向東南開拔,但聞馬嘶蹄聲,竟是聽不到一句人聲。
蕭峰大為歎服,心道:“治軍如此,自可百戰百勝了。
那日皇上孤身邊地出獵,緻為我所擒,倘若大軍繼來,女真人雖然勇悍,終究是寡不敵衆。
”
他二人一離大帳,衆護衛立即拔營,片刻間收拾得幹幹淨淨,行李辎重都裝上了駝馬大車。
中軍元帥一發号令,中軍便即啟行。
北院大王于越、太師、太傅等随侍在耶律洪基前後,誰都不敢作聲。
原來京中亂訊雖已傳出,但到底亂首是誰,亂況如何,一時卻也不易明白。
大隊人馬向東南行了三日,晚上紮管之後,第一名報子馳馬奔到,向耶律洪基禀報:“南院大王作亂,自立為帝,占據皇宮,自皇後以下,王子、公主以及百官家屬,均已被捕。
”耶律洪基一驚,不禁臉上變色。
原來遼國軍事政事,分為南北兩院。
此番北院大王随侍皇帝出獵,南院大王留守上京。
那南院大王耶律涅魯古,爵封楚王,本人倒也罷了,他父親耶律重元,乃是當今皇太叔,官封天下兵馬大元帥,實是非同小可。
耶律洪基的祖父耶律隆緒,遼史上稱為聖宗。
聖宗的長子名叫宗真,次子重元。
宗真性格慈和寬厚,重元則極為勇悍,頗有兵略。
聖宗逝世後,傳位于長子宗真,但聖宗的皇後卻喜歡次子,陰謀立重元為帝。
遼國向例,皇太後權力極重,因此宗真的皇位固将不保,性命也是危殆,但重元将母親的計劃去告訴了兄長,使皇太後的密謀無法得逞。
宗真對這個兄弟自是十分感激,立他為皇太弟,意思說等自己逝世之徑,便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