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見到那綠衫女郎,就算學到澄觀那樣高的武功,又有甚麼用了?
澄觀更是奇怪,問道:「師叔是不是中了那女施主的毒,所以非找到她來取解藥不可?否則的話,就會性命難保。
」韋小寶心道:「我說的是男女風話,這老和尚卻纏到那裏去了?」笑道:「正是,正是。
我中了她的毒,這毒鑽入五髒六腑,全身骨髓,非她本人不解。
」澄觀「啊喲」一聲。
道:「本寺澄照師弟善於解毒,我去請他來師師叔瞧瞧。
」
韋小寶忍笑道:「不用,不用,我所中的是慢性毒,隻有她本人才是解藥,旁的人誰都不管用。
澄照老和尚更加沒有用了。
」澄觀将信将疑,道:「原來隻有她本人才有解藥。
」韋小寶說「隻怕她本人才是解藥」,澄觀誤作「隻有她本人才有解藥」,這一字之差,意思卻大不相同了。
過得兩個多月,韋小寶已将兩個女郎的各種招式拆法記得爛熟,每日和澄觀過招試演,往往将這個白須皓然的老僧,當作了是那紅顔綠衫的女郎,有時竟然言語輕佻,出手溫柔,好在澄觀一概不懂,隻道這位小師叔妙悟佛法,禅機深湛,自己蠢笨,難明精諧。
這一日兩人正在禅房中談論二女的刀法,忽然般若堂的一名執事僧來到門外,說道:「方丈大師有請師叔祖和師伯,請到大殿叙話。
」兩人來到大雄寶殿,隻見殿中有數十名外客,或坐或站,方丈晦聰禅師坐在下首相陪。
上首坐着三人。
第一人是位蒙古王子,二十來歲年紀;第二人是個中年喇嘛,身材乾枯,矮瘦黝黑;第三人是個軍官,穿戴的是總兵官服色,約摸四十餘歲。
站在這三人身後的數十人有的是武官,有的是喇嘛,另有十餘人穿着平民服色,眼見個個形貌精悍,身負武功。
晦聰方丈一見韋小寶進殿,便站起身來,說道:「師弟,貴客降臨本寺。
這位是蒙古準葛爾部的王子葛爾丹殿下,這位是西藏大喇嘛昌齊大法師,這一位是雲南平西王氅下總兵官馬大人。
「轉身向三人道:「這位是老衲師弟、晦明禅師。
」
衆人見韋小寶年紀幼小,因傷勢初愈而容色憔悴,居然是少林寺中與方丈并肩的僧人,均感訝異。
葛爾丹王子忍不住便笑了出來,說道:「這位小高僧真是小得有趣,哈哈,古怪古怪。
」韋小寶合什道:「阿彌陀佛,這位大王子真是大得滑稽,嘻嘻,希奇希奇!」葛爾丹怒道:「我有甚麽希奇滑稽?」韋小寶道:「小僧有甚麽古怪有趣,殿下便有甚麽希奇滑稽了,難兄難弟,彼此彼此,請請。
」說着便在晦聰方丈的下首坐下,澄觀站在他的身後。
衆人一聽他的說話,更是莫測高深,一時倒也無言可答。
晦聰方丈道:「不知三位貴人降臨寒寺,有何見教?」昌齊喇嘛道:「我們三人在道中偶然相遇,言談之下,都說少林寺是中原武學的泰山北鬥,好生仰慕。
我三人都僻處邊地,見聞鄙陋,因此一同上來寶寺瞻仰,得見高僧尊範,不勝榮幸。
」他雖是西藏的喇嘛,卻是一口的北京話,說得清脆明亮,而且吐屬文雅,倘若不見到他身穿喇嘛黃袍,還道他是京中的一位達官貴人。
晦聰道:「不敢當。
蒙古、西藏、雲南三地,素來佛法昌盛。
三位久受佛法光照,自是智慧明澈,還盼多加指點。
」昌齊喇嘛說的是武學,晦聰方丈說的卻是佛法。
要知少林寺雖以武功聞名天下,但寺中高僧皆以勤修佛法為正途,武學隻是護持佛法的末節。
葛爾丹道:「聽說少林寺曆代相傳,共有七十二門絕技,威震天下,少有匹敵。
方丈大師可否請貴寺衆位高僧一一試演,好讓小王等一開眼界?」晦聰道:「好教殿下得知,江湖上傳聞,不足重視。
敝寺僧侶勤思參禅,以求正覺,雖然也有人間來修習武功,也隻是強身健體而已,區區小技,不足方家挂齒。
」葛爾丹道:「方丈,你這可太也不光明磊落了。
你試演一下這七十二項絕技,我們也不過是瞧瞧而已,又偷學不去的,何必小氣?」少林寺名氣太大,上門來請教武功之人,千餘年來可說每月皆有,有的是誠心求藝,有的是惡意尋釁,寺中僧侶總是好言推辭。
就算來者十分狂妄,大言無忌,寺僧也必以禮相待,不與計較,隻有來人當真動武傷人,寺僧才迫不得已,出手反擊,總是教來人讨不了好去。
像葛爾丹王子這種言語,晦聰方丈也不知聽了多少,當下微微一笑,說道:「三位若肯闡明禅理,講論佛法,老僧自當召集僧衆,恭聆教益。
至於武功甚麽的,本寺向有寺規,決計不敢妄自向外來的施主們班門弄斧。
」葛爾丹道:「如此說來,少林寺乃是浪得虛名了。
寺中僧侶的武功狗屁不如,一錢不值。
」晦聰微笑道:「人生在世,本是虛妄。
本就狗屁不如,一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