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後法名行癡的順治皇帝。
除了四幅圖畫外,密旨中更無其他文字。
原來康熙雅擅丹青,知道韋小寶識字有限,便畫圖下旨。
這四幅圖畫說得也明白不過,是要他到清涼寺去做住持,侍奉老皇帝。
韋小寶先覺有趣,随即喜悅之情消滅。
暗暗叫苦:「做小和尚也還罷了,又要去做老和尚,那可糟糕之至了。
」
晦聰微笑道:「恭喜師弟,皇上派你去住持清涼。
清涼寺乃莊嚴古刹,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比少林寺尤早。
師弟出主大寺,必可宏宣佛法,普渡衆生,昌我大教。
」韋小寶搖頭苦笑,說道:「這住持我是做不來的,一定搞得笑話百出,一塌胡塗。
」晦聰道:「聖旨中畫明要師弟帶一群本寺僧侶。
師弟可自行挑選。
大家既是你相熟的晚輩,自當忠心輔佐,決無疏虞,師弟大可放心。
」韋小寶呆了半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小皇帝思慮周詳,當時派自己來少林寺出家,早就安排下了今日之事。
讓自己在少林寺住了半年有餘,得與群僧相熟,以便挑選合意僧侶,同赴清涼,老皇帝既已出家,決不願由侍衛官兵保護,說不定竟然來個不别而行,從此再也找他不到。
少林僧武功卓絕,由自己率領了保護皇帝,比之侍衛官兵是穩妥得多了。
何況此事乃是天大機密,皇帝若是派遣侍衛官兵去保護五台山的一個和尚,必定沸沸揚揚。
傳得舉世皆知。
衆侍衛中,也必有識得老皇帝的。
由一個少林僧入主清涼,卻是十分尋常,以前清涼寺的住持澄光,本就是少林寺的十八羅漢之一。
又想:「倘若小皇帝起初就命我去清涼寺出家,仍是太過引人注目,到少林寺來轉得一轉,就不會有人疑心了。
」想到此處,對康熙的布置不由得大是欽服。
當下回去禅房,取出一萬兩銀票,命張康年等分賞給衆侍位衛。
張趙二人,沒想到韋小寶做了和尚,還是這等慷慨,喜出望外,贊道:「自古以來,大和尚賞銀子給皇帝侍衛的,隻有你韋大人一位,當真是空前絕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韋小寶笑道:「大和尚是沒有,小和尚就有。
」張康年低聲道:「韋大人,皇上派你辦甚麼大事,我們不敢多間。
你有甚麽差遣,盡管吩咐好了。
給你辦事就是給皇上辦事,大夥兒一樣的奮勇争先。
」趙齊賢道:「倘若韋大人要辦甚麽事,一時不得其便,我們或許可以稍盡微力。
比方………比方說,韋大人若是要取少林寺中的武功秘本,我們就來放火燒寺,一塲大亂,韋大人就可乘機下手。
」張康年吃吃而笑,悄聲道:「是啊,這叫做乘火打刦,混水摸魚。
」
韋小寶一怔,随即明白:「是了,他們一定在猜想皇上派我來少林寺做和尚,到底有何用意,這次交來的密旨之中,又說了些甚麼,他們知道皇上好武,派我來少林寺出家,自然是盜取武功秘本了。
」笑了一笑,也低聲道:「兩位放心!這個………我已經得手啦。
」張趙二人大喜,一齊躬身請安,道:「皇上洪輻齊天,韋大人精明幹練,恭喜你立此大功。
」趙齊賢道:「要不要讓我們給你帶出去?廟裏和尚若有疑心,韋大人盡可解衣給他們搜查。
」韋小寶笑道:「那倒不用。
你們去同奏皇上,就說我謹奉聖旨,已将圖畫牢牢記住,用心辦事,請皇上放心。
」兩人應道:「是。
」趙齊賢比較聰明,想了片刻,已明白其中道理,道:「原來這些武功秘訣都是圖譜,韋大人看熟後牢牢記住。
」張康年也即省悟,贊道:「那是更加好了,若是将秘本盜了出去,終究………終究不如那個最好,看過後記住,卻是神不知鬼不覺。
那也全仗韋大人天生的絕頂聰明,像我這種蠢才,就記不住。
」韋小寶見他們又誤會他所說圖畫是少林寺武功圖譜,心下暗暗好笑,說道:「張兄不必太謙,在寺裏慢慢的看,一天兩天不成,十天半月終於記住了。
」兩人齊聲稱是,心想你在寺中半年有餘,少林派武學的圖譜一定記了不少。
兩人告辭出去。
韋小寶想起一事,道:「剛才在山門外遇見一批人,你們可知是甚麼來曆?」張趙二人道:「不知。
」韋小寶道:「你們快去查查。
這群人來到少林,鬼鬼祟祟,看樣子也是想偷盜寺中的武功秘本。
尤其那個總兵官,不知是誰人的部下,他身為朝廷命官,為何意圖壞了皇上的大事,實是大逆不道,存心造反。
你們查到是何人主使,倒是一件大功勞。
」二人喜道:「這個容易,他們下山不久,一定追得上。
總兵官有名有姓,一查便知。
」原來韋小寶明知那馬總兵是吳三桂部下,卻故意誣陷,假作不知他來曆,讓一衆禦前侍衛查知,禀告皇上邀功,遠勝於自己去誣告。
韋小寶又道:「跟這夥人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