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八回 奉旨祭天

首頁
    。

    鄭經這人見事不明,疑心一起,說不定就此殺了陳劉二人;就算不殺,也必不肯重用,削了二人的權柄。

    陳劉二人,一相一将,那是台灣的兩根柱子,能夠二人齊去,那是最好,就算隻去一人,餘下一個也是獨木難支大夏了。

    」 韋小寶暗暗心驚:「他媽的,你想害我師父。

    」又想:「他跟我明言要害我師父,那麼那日他救鄭克爽之時,并沒見到我,不知我跟天地會的關連。

    」心中一寬,問道:「還有個『一劍無血』馮錫範呢?」施琅大為驚奇,說道:「韋大人居然連馮鍚範也知道。

    」韋小寶道:「我是聽皇上閑談之時說起過的。

    皇上於台灣内情,了如指掌。

    皇上說道,董夫人喜歡小孫子鄭克爽,不喜歡世子鄭克臧,要兒子改立世子,可是鄭經不肯。

    可有這件事?」施琅又是驚訝,又是佩服。

    說道:「聖天子聰明智慧,曠古少有,居於深宮之中,明見萬裡之外。

    皇上這話,半點不錯。

    不瞞二位大人說,那鄭克爽,不久之前就來過北京,卑職還見過他。

    」索額圖和韋小寶齊道:「有這等事?」兩人言語中都顯得大為奇怪,自然一是真奇,一是假裝了。

    韋小寶道:「那你就該勸他回去幹掉哥哥,自立為王,勸他首先殺了陳永華和劉國軒哪。

    」 施琅在大腿上連連拍擊,站起身來,說道:「韋大人見事明白,當真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卑職确是如此勸他,鄭克爽一口答應。

    那陳永華另有個名字,叫作陳近南。

    當年鄭成功在江南帶狗急跳牆,反抗大清,事敗之後逃到台灣,可是還有十多萬舊部不能同去,流散各地。

    陳永華奉了鄭成功之命,組了個大逆不道的邪會,叫作天地會,收羅鄭成功的舊部,死心不息,陰謀反叛。

    因此這人時時秘密從台灣來到内地,暗中籌劃圖謀不軌之事,上一次他跟鄭克爽同來,不知如何,竟然起心要害死鄭克爽。

    看來他确想自立為台灣之主,倒也不是随便誣賴他的。

    」 韋小寶道:「這事你又如何知道?難道你暗中還是跟台灣的人來往麼?」施琅道:「卑職處心積慮,要攻台灣,當年在廈門、金門一帶,曾派了不少人混入台灣作間諜。

    鄭克爽這次來到内地,手下所帶的衛士之中,就有卑職的人在内。

    因此他們一到北京,卑職就得到了訊息。

    卑職本想這是天賜良機,正好将陳永華連同他手下一批反賊一網打盡,隻可惜………隻可惜,唉,卑職是福建水師提督,在北京無職無權,調不動兵馬。

    那天一得到訊息,立即去兵部求見,想要報訊,隻怪過去三年中卑職在兵部走動太勤,總是去求回福建原任,人人一見我便覺厭煩。

    這一次尚書和侍郎固然見不着,連武選司、車駕司的郎中、員外郎,也是一聽得卑職報名,個個推說沒空相見。

    」 索額圖和韋小寶一齊大笑。

    韋小寶笑得甚是尴尬,暗道:「好險,好險!那天若是給他報了信,大隊兵馬前來捉拿,老子這個腦袋,早巳搬到了外婆家去啦!」 施琅卻也給二人笑得甚是忸怩,全沒察覺到韋小寶臉上的恐懼之色。

    他自從給康熙召來北京之後,隻見到皇帝一次,從此便在北京投閑置散,做的官仍是福建水師提督,爵位仍是靖海将軍,但在北京領一份乾饷,無職無權,比之順天府衙門中,一個小小公差的威勢尚不如,以他如此雄心勃勃的漢子,自然是坐困愁城,猶似熱鍋上螞蟻一般了。

    因此他在這三年之中,過不了幾天便到兵部去打個轉。

    送禮活動,錢是花得不少,十多年來宦囊所積,幾乎都已填在北京官塲這無底洞裏,但皇帝既不再召見,同任福建的上谕也不知何年何月才拿得到手。

    到得後來,兵部衙門一聽到施琅的名字就是頭痛,他手頭已緊,無錢送禮,自是誰也不願見他了。

     韋小寶定了定神,說道:「兵部衙門那些人,誤了國家大事,這罪過可不小啊。

    」施琅忙道:「不,不,韋大人不用見怪兵部,他們都以為卑職又是去活動回任的事,說來說去,千遍一律,自然聽得膩了,也怪不得他們讨厭。

    當時卑職很是着急,心想明知陳永華、鄭克爽來到北京,難道就讓他們太太平平的回去不成?於是獨自一人,去天地會的落腳之地打探消息。

    我從後院子進去,剛進邊門,就聽得園子裏兵刃交加,有人在打架。

    」 韋小寶道:「嗯,原來天地會起了内哄,是誰跟誰打啊?」心中又是恐懼起來,不知施琅是否會當着索額圖之面,說見到了自己。

    施琅道:「我隻有孤身一人,深入虎穴,可不敢太鹵莽了,當下悄悄躲在一個柴堆之後,聽了一回,原來是鄭克爽和馮錫範兩個,雙鬥陳永華。

    」韋小寶道:「這可越來越是奇怪了。

    施将軍,隻怕你當時頭痛身熟,腦子有些胡塗了,定是聽錯了。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