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既黑且厚的孫權 作者:郭亮

首頁
    史就是這樣不講理,孫權的運氣也實在是好。

    赤壁之戰前,周瑜曾給孫權建議軟禁劉備,因為他認定劉備将是江東的很大威脅,“劉備以枭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将,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

    ”如果真按他說的去做,可能曹操已攻破江南,統一天下了,那次錯誤的建議孫權沒聽他的,所以聯軍獲勝,曹操退還北方。

    這次他聽了錯誤的建議,可曹操沒及時進軍,又讓孫權占盡了好處。

    但事情還不能算完,劉備不能對荊州被搶無動于衷,他親率大軍要報仇。

    這時,孫權開始有些驚慌,因為他不知道劉備究竟有多厲害,還擔心曹魏派兵夾擊,那他就算徹底完了。

    可誰想,劉備打了一輩子仗,卻此時犯了驕傲的錯誤,認為陸遜黃口小兒不堪一擊,他也不想想能把關羽打敗,能是不堪一擊之人嗎?俗話說驕兵必敗,劉備自己卻認為“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而曹丕此時也是犯了他老爹的錯誤,總想雙方打得兩敗俱傷時再出兵,但表面上他卻說:“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引自《劉晔傳》之注《傅子》)他放過了一舉擊敗孫權的大好機會,而要那個徒有虛名的臣服,歸降。

    結果戰事一結束,孫權就不再對他謙恭有加,他又才起兵想打孫權,但今非昔比孫權的勢力大增,已不怕他了,他想要的孫權臣服也不存在了,等于孫權耍了他一把,他也隻有幹瞪眼的份。

    這不是孫權的運氣太好了嗎? 當初孫權為讨好曹丕,又是尊魏為長對魏稱臣,又接受曹丕的封号,甘當屬國,主要是為了全力對付劉備的進攻。

    曹丕也不白給,他要孫權拿出點真格的來,讓他送上人質,把他兒子送到魏國。

    孫權采取不正當的手段能拖就拖,找各種理由哄騙,就是不答應送人質。

    開始說太子年幼,不能前去;後幾年,曹丕派使者來正式訂盟并要人質,孫權态度很好,就是不接受所要履行的條件。

    曹丕看好好說不行,要以武力做威懾來壓他接受,于是派三路大軍虎視眈眈來壓孫權。

    孫權那時境内還有許多山越沒平息,還需要對曹丕屈服,于是上書,挑着字眼說話陪着小心透着委屈,看他的言詞真有點拍胸脯指天發誓的樣子“若罪在難除,必不見置,當奉還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終餘年。

    ”話雖那麼謙卑,可對他的地盤一點也不放松,曹魏有三路大軍,他也派出三路軍隊嚴守邊防,一點也不含糊。

    你看他的言行是不是有些無賴? 他看軟磨硬泡,不見得行,要打又擔心劉備集團夾擊他,于是重向劉備打開談判之門不再敵對,而曹丕那邊還沒徹底決裂。

    一到與劉備集團談妥和好,才與曹丕斷絕各種關系,真像唯利是圖的小販。

    以孫權集團這種反複無常,忽和忽戰,毫無信義可言,保江東一隅還行,而要他肩負起統一全國大業的任務是完全不可能的,這樣無賴型的政治家,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孫權的另一方面孫權能在縱橫捭阖的軍閥混戰中立足,還堅持下來成為三國鼎立之一,隻有無賴是不行的,在江東的發展上,國家的管理上,他有許多獨創性的東西,在使用人才方面,也有成功經驗。

    孫策是東吳開創基業的有功之人,但治國,他自認不如孫權,“舉江東之衆,決機于兩陣之間,與天下争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要知道,中國有句老話,叫創業難守業更難,孫權成為江東之主,才二十歲,他面臨的江東困難重重,當時江東地盤他隻有五郡,“深險之地猶未盡從”;有影響的豪族世家,天下英才,還在觀望,“以安危去就為意”就是說你搞好了留下來,搞不好就離開;還有山越一直騷擾,一些郡守官吏看不上小孩子當家就公開反叛。

     孫權很懂名不正則言不順的道理,他先與中央政府聯系,曹操不知出于什麼考慮,給了孫權一個讨虜将軍的稱号,又使他在江東的占領合法化,讓他“領會稽太守,屯吳”,這樣孫權算是名正言順了,他打附近的州郡,算是為中央政府效力。

    他碰上孫策任命的廬江太守李術不聽他的招呼,還口出狂言,“有德見歸,無德見叛,不應複還。

    ”,他向曹操報告此事,另指出李術殺了你曹操用的嚴象,他要為國家除害。

    他把一個太守就這麼收拾了,中央政府也默認了,給江東的官員一個警告:不服就要滅掉。

     那時社會左右地方局面的是世家豪族,他們有雄厚的經濟力量,可以支持或反對欲在那裡掌權的政治人物,他們與中央有着各種聯系,和他們關系處理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能否在江東站得住腳。

    孫權對江東大族采取剿撫兩種辦法,使他們服從自己。

    江東大姓與孫權合作非常成功的是四姓,他們在孫權那裡是怎麼被安撫的?從下面一句話可看出“吳四姓舊目雲:張文、朱武、陸忠、顧厚。

    ”(引自《世說新語·賞譽》)幾大姓所擔任的職務,張昭是孫策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