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十大名嘴TOP10颠峰演說

首頁
    以讓曹仁為魏國去死!滿寵是說“你把這丢了就等于丢了你們曹家的江山!”滿寵的進谏手段真高! 我個人估計換成于禁要棄城他會說:“君之妻兒老小皆在許都,将軍要三思!”換成張遼他會說:“将軍棄此而去有何顔面再見雁門父老?”(-_-!個人臆斷,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可以說關羽丢荊州的一大“功臣”就是滿寵的這番話,甚至是三國局勢的改變也與這段話有關! 關羽死後放過滿寵是一大失誤! 十大名嘴颠峰演說第七位:樊城的滿伯甯。

     NO.6張永年痛罵曹操 松曰:“丞相驅兵到處,戰必勝,攻必取,松亦素知。

    昔日濮陽攻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繡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羽;割須棄袍于潼關,奪船避箭于渭水:此皆無敵于天下也!” 張松這個人人品無何且不論,單就在演義中的口才而言我絕得也就諸葛亮可以勝過他了。

    雖然他出場不多,但表現出了極高的語言天賦! 從進許都見曹操那一刻開始,他的嘴就沒停過!但并不讓人感到讨厭。

    因為他說的話體現的是演說素質和一個雄辯家的魅力! 張松從被丞相府拒之門外那一刻起就有了怒火,議事廳的表演不過是牛刀小試,在較軍場他終于爆發拉! 曹操作為一代奸雄,一生戰功赫赫,結果在這位西川别駕的眼中卻成了一無是處!可以說張松罵的恰到好處,令自負的曹操辯無可辯!估計當時曹操的臉沒有八種顔色也有七種。

    曹操手下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在心裡暗笑。

     張松的雄辯是一種魅力,雖然沒有什麼實際效果,但因為過于精彩,把他排到滿寵之前。

     最後批評一下張松,實在不應該激得曹操燒了那本《孟德新書》,令後世少了本佳作。

     十大名嘴颠峰演說第六位:西教場的張松。

     NO.5田豐和沮授的悲哀進谏。

     謀士田豐曰:“兵起連年,百姓疲弊,倉廪無積,不可複興大軍。

    宜先遣人獻捷天子,若不得通,乃表稱曹操隔我王路,然後提兵屯黎陽;更于河内增益舟楫,繕置軍器,分遣精兵,屯紥邊鄙。

    三年之中,大事可定也。

    ” 謀士沮授曰:“制勝之策,不在強盛。

    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練,比公孫瓚坐受困者不同。

    今棄獻捷良策,而興無名之兵,竊為明公不取。

    ” 可惜了河北的兩大謀臣,要按他們的意見三國曆史必然改寫! 單從他們言論來看,沒有任何問題。

    雖然不是妙語連珠,但句句在理,字字實情。

    如果說是語言的問題導緻袁紹沒有采納他們的意見,那可真是屈罔了他們兩位。

     但可惜的是他們碰上了一個XX的主公,結果使這麼精彩的演說沒有了價值,沒有了意義。

    說實話,他們的演說更确切的話說是戰略演說,真的是高超,所以留給人的想象空間很大,試想,如果袁紹采納了他們的建議會。

    。

    。

    。

    。

    。

     可惜這些都沒價值了,否則這就是淩駕于“隆中對”之上的演說!因為他可以使隆中對沒意義(-_-!我說這些有意義嗎?)這兩句話是兩位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言論,卻落個這樣下場! 也許就像田豐先生說的:“大丈夫生于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可悲,可歎! 最後頒發給二位最最倒黴獎! 十大名嘴颠峰演說第五位:河北獻策的田豐和沮授。

     NO.4周瑜谏孫權,決計破曹操。

     瑜曰:“操雖托名漢相,實為漢賊。

    将軍以神武雄才,仗父兄餘業,據有江東,兵精糧足,正當橫行天下,為國家除殘去暴,奈何降賊耶?且操今此來,多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馬騰、韓遂為其後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軍不熟水戰,操舍鞍馬,仗舟楫,與東吳争衡,二忌也;又時值隆冬盛寒,馬無藁草,三忌也;驅中國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

    操兵犯此數忌,雖多必敗。

    将軍擒操,正在今日。

    瑜請得精兵數萬人,進屯夏口,為将軍破之!” 周瑜的入選主要是他作為一個軍事統帥的絕妙分析。

    短短幾句話,好象把曹操八十三萬大軍全給扒光了一樣! 孫權十分明白自己的處境和當前形式。

    要是不抗曹自己就“位不過封候,車不過一乘”。

    但曹操太強,能打赢嗎? 在這種情況下“内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周瑜被推到了曆史的最前沿。

    美周郎雖然氣量狹小(寫這句話我都不好意思,太對不起周瑜,都是羅貫中的錯!)但他絕妙的敵我分析可以媲美毛主席的《論持久戰》,堪承典範!于是孫權被說服了,決計破曹操,至于後來“兵數分析”倒落了下乘,所以這是周瑜短暫生命的演說颠峰! 周瑜的入選是由于以後的那場輝煌的赤壁之戰,正是和他的演說相吻合!那些詭辯,雄辯和狡辯,又怎能比得上這堂堂之陣,正正之師! 十大名嘴颠峰演說第四位:江東美周郎。

     NO.3郭奉孝十勝十敗說。

     嘉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