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時的匈奴和烏桓、鮮卑(轉)

首頁
    勾搭,共同幹政亂法,能夠如裴潛之依法懲辦者,甚為罕見。

    當操兵強政明之際,尚且如此,則政治衰落時,情況更不堪設想。

    而操之所以樂于将烏桓等少數部族遷入内郡,亦不過欲驅使烏桓丁強為之當兵征伐。

    《三國志》卷30《烏丸傳》即言操率烏丸“侯王大人種衆與征伐,由是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

    ” 漢末三國時,利用烏桓丁強當兵作戰者,除了曹操以外,還有袁紹父子、公孫瓒、張純、閻柔等人,已見前述。

    劉備為平原相時,“自有兵千餘人及烏丸雜騎”。

    也屬利用烏桓等少數部族當兵之例。

    總之,烏桓内移之後,其貴族受到種種優厚待遇,而一般部衆卻被驅向戰場厮殺。

    因此,烏桓部衆為了逃避征發不休的兵役多次對漢人統治者進行反抗,自系理所當然之事。

     《三國志》卷30《烏丸傳》的叙述至為簡略,而裴注引王沈《魏書》對烏桓則有比較詳盡而可貴的記載,現抄錄全文于下:烏丸者,東胡也。

    漢初,匈奴冒頓滅其國,餘類保烏丸山(在今内蒙阿魯科爾沁旗西北百四十裡),因以為号焉。

    俗善騎射,以穹廬為宅,皆東向。

    日弋獵禽獸,食肉飲酪,以毛毳為衣。

    貴少賤老,其性悍骜,怒則殺父兄,而終不害其母,以母有族類,父兄以己為種,無複報者故也。

    常推募勇健能理決鬥訟相侵犯者為大人。

    邑落各有小帥,不世繼也。

    數十百千落自為一部,大人有所召呼,刻木為信,邑落傳行,無文字,而部衆莫枚違犯。

    氏姓無常,以大人健者名字為姓。

    大人以下各自畜牧治産,不相徭役。

    其嫁娶,皆先私通,略将女去,或半歲百日,然後遣媒人送馬牛羊,以為聘娶之禮,婿随妻歸。

    見妻家,無尊卑,旦起皆拜,而不自拜其父母。

    為妻家仆役二年,妻家乃厚遣送女,居處财物,一出妻家。

    故其俗從婦人計,至戰鬥時,乃自決之。

    父子男女,相對蹲踞,悉髠頭以為輕便。

    婦人至嫁時乃養發,分為髻,著句決,飾以金碧,猶中國有冠步搖也。

    父兄死,妻後母報嫂(《後漢書?烏桓傳》作“報寡嫂”,淫其嫂日報,下文執當為報之);若無執嫂者,則己子以親之次妻伯叔焉。

    死則歸其故夫。

    俗識鳥獸孕乳,時以四節,耕種常用布谷鳴為候。

    地宜青穄(即糜子)、東牆(東薔,植物名)。

    東牆似蓬草,實如葵子,至十月熟,能作白酒,而不知作麴蘖(發酵劑)。

    米常仰中國。

    大人能作弓矢鞍勒,鍛金鐵為兵器,能刺韋(縫皮革),作文繡(繡花),織縷氈(《後漢書?烏桓傳》作“織毼”,注引《廣雅》日:“罽也”,即毛毯)。

    有病,知以艾灸,或燒石自熨,燒地卧上,或随痛病處,以刀決脈出血,及祝天地山川之神,無鍼藥。

    貴兵死,斂屍有棺,始死則哭,葬則歌舞相送。

    肥養犬,以采繩嬰牽,并取亡者所乘馬、衣物、生時服飾,皆燒以送之。

    特屬累犬,使護死者神靈歸乎赤山(即烏丸山,蒙語謂赤色日烏蘭,烏丸為烏蘭之轉音)。

    赤山在遼東西北數千裡,如中國人以死之魂神歸泰山也。

    至葬日,夜聚親舊員坐,牽犬馬曆位,或歌哭者,擲肉與之,使二人口頌呪文,使死者魂神徑至,曆險阻,勿令橫鬼遮護,達其赤山,然後殺犬馬衣物燒之。

    敬鬼神,祠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光大人有健名者,亦同祠以牛羊,祠畢皆燒之。

    飲食必先祭。

    其約法,違大人言死,盜不止死。

    其相殘殺,令部落自相報,相報不止,詣大人乎之,有罪者出其牛羊以贖死命,乃止。

    自殺其父兄無罪。

    其亡叛為大人所捕者,諸邑落不肯受,皆逐使至雍狂地。

    地無山,有沙漠、流水、草木、多蝮地,在丁令之西南,烏孫之東北,以窮困之。

     以上引文比較詳盡地叙述了烏桓的習俗、制度、法令等,史料價值極為珍貴。

    内言“有罪者出其牛羊,以贖死命”。

    說明烏桓社會己有貪富兩個階級,富者有罪可用财物贖死。

    所謂“言出不可違”的大人既産生,則“推募”大人之事,不過偶而發生,通常還應是傳子或弟的王位世襲制。

    所謂“妻後母、報寡嫂”的落後婚俗,與匈奴、鮮卑等部族正複相同。

    系原始社會群婚制的遺留。

    從“大人以下,各自畜牧治産,不相徭役”及無以人殉葬等習俗觀之,有些史家謂漢魏時烏桓尚處于奴隸制階段的說法是占不住腳的,應該說已進入封建制階段的社會。

     三、鮮卑 鮮卑與烏桓一樣,是東胡的主要組成部分,其言語習俗與烏桓同。

    隻是結婚時先髠頭,在季春月大會于饒樂水(即今遼河上遊西拉木倫河)上,待飲畢,然後配合成雙。

    其領地最盛時東起遼水,西至西域。

    境内異獸有野馬、羱羊、端牛。

    端牛角可以作弓,世人謂之“角端弓”。

    又有貂、豽、子,它們的皮毛很柔軟,号稱天下名裘。

     西漢初,東胡被冒頓擊滅後,作為東胡最大支屬的鮮卑遠逃至遼東塞外,南與烏桓為鄰,未曾直接與漢朝發生關系。

    東漢劉秀初年,匈奴常率鮮卑、烏桓寇抄北邊。

    及南匈奴附漢,鮮卑始與漢通譯使。

    建武三十年(54年),鮮卑大人于仇贲率種人詣阙朝貢,漢封于仇贲為王。

    明帝水平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