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千裡
三國中最不講仁義的,大家公認是呂布,有“三姓家奴”之稱。然而綜觀劉備創業初期,其實也不必呂布好到哪裡去。到處跳槽、坑害老闆、強占地盤、恩将仇報,能想到的壞事兒,他都幹過了。
最初在安喜縣做縣令,上級來檢查工作,你當官兒的居然還受不了檢查團的官僚作風,暴打審計幹部後,逃之夭夭了。如果說這還可以理解,可後來就越來越說不過去了。投靠呂布,卻反而勾結曹操算計呂布,在白門樓還說人家壞話,要了呂布的命;投奔曹操,被封為左将軍,官位不算小,不思報恩,卻找機會拉了人家的隊伍跑了,還攻占了徐州;被曹操趕跑後,投奔汝南,又反客為主,把汝南當成了自己的根據地;趁曹操遠征官渡,還不自量力去偷襲許都,結果自取其敗;還是劉表比較實在,收留了走投無路的劉備,養了他十來年,最後還是在諸葛亮的挑唆下想謀取人家的荊州未遂;說是聯合孫權在赤壁把曹操打敗,趁周瑜追趕曹兵的時候,偷偷占了荊州,沒法解釋,隻好打了個借條;最後,劉彰讓他去幫忙,還不是把人家的西川給搶了嗎?
種種劣迹,估計有好多事情連呂布這樣的公認小人都未必做得出來。其實還是曹操有眼光,當年就看出劉備不是個好員工,但曹操比較有氣度,對劉備的批評也很委婉。曹操也不願意讓人在自己的企業混工資,特意在酒桌上說:“劉備啊,你我都是當老總的料啊!”劉備也不笨,馬上就聽出來這是曹操是諷刺自己不好好幹工作,吓得筷子都掉了。
然而,為什麼劉備沒有留下罵名,反而劣迹不如他的呂布當了冤大頭呢?原因當然很多,但“擁劉派”最常說的是劉備胸懷大志,壓根兒就沒有打工的心思。并且,劉備也确實很有韬略,武藝也不錯。像這樣文武雙全的人才竟然不能降伏為我所用,也确實是件憾事。
這也确實是說到了點子上了,一個總想自己幹、當老闆的人,怎麼可能安心在别人的企業工作呢?讓我們現代企業的老闆們頭疼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幾乎人人都胸懷大志。并且,越是能力超群的人,野心就越大:到處都是“劉備式”的員工。但更為頭疼的是,企業的發展還真的很需要這樣的大才。那麼怎麼降伏“劉備式”人才呢?
首先,如果是小企業,那就别考慮這個事情了,廟小,沒辦法。有的企業的辦法是晉級、晉級再晉級,直到“二把手”,也确實可以留住高級人才。我們可以替曹操出這個主意。假如曹操真心有用劉備之心,給他個“二把手”幹怎麼樣?估計還是很難,主要還是,劉備想當一把手,甚至想敲了董事長的位子,自己當皇帝。所以曹操也隻好忍痛割愛,用不得,殺得。所以追殺了劉備一輩子。
現代社會可不允許随便殺人,對于高級人才還是另有辦法,那就是配股、入股。你的股份小,收益就小;想要高回報,就要大投入,直到你控股都行。道理在于,人才的野心無非是自己做老闆,做企業産權的所有人。在現代企業制度下,獨資創業的事情越來越少了,與其拉旗子從頭兒做起,還真不如向成熟赢利企業投資。這樣就給劉備“當皇帝”提供了另外一種新的可選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