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個人對曹操的看法(以史為基)

首頁
作者:langrenly

    開宗明義,曹操是帶有一定浪漫主義色彩的很有能力的傳統封建軍閥。

    解釋如下:

    浪漫主義色彩:

    曹操這個人與一般的軍閥不同,他同時是一個文人,一個高明的文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毛主席雖然也說是文武皆能,但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卻不能與曹操相比。正因為如此,曹操在很多地方都表現出了一個文人的浪漫,這也讓他與同時代軍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得尤為可愛。

    他做蒿裡行,顯出了對人民深深的同情,但是他屠城,屠過不止一座;他在袁紹墓前大哭,真情流露(這不是秀,他們倆有這個感情基礎,當時曹操的實力也沒必要做給誰看),但給袁紹掘下墳墓的正是他;他做“月明星稀,烏鵲南飛”,但這時他正是春風得意。曹操的文人特點使他的性格表現出鮮明的二重性但是,這種浪漫還是很有限的,縱觀曹操一生,殘忍,功利是主流。官渡戰後坑殺七萬餘人,他絕不是一個悲天憫人的善者。

    很有能力:

    曹操的一生,舉足輕重的好點子沒有多少。屯田,棗柢提出,曹操采納,富國;脅天子以令諸侯,最重要的決策,荀彧提出,采納,從此名正言順,沮授比荀彧更早的看到了天子的重要,但袁紹卻拒絕了;官渡之戰,許攸提出,又采納,大勝,一戰定乾坤;九品中正制,陳群提出,采納,公務員的水平上了一個大台階。這幾項關鍵施奠定了強魏的基礎,但沒有一個是曹操自己的主意,曹操的能力體現在哪呢?

    唐太宗時期有句俗語叫房謀杜斷,杜指杜如晦,以善斷聞名,曹操具備的正是這種能力。

    曹操的本事,不在謀,在斷。主意往往容易出,腦袋一轉就是一個,但結果如何呢?能料到結果的,才是真正的高手,比如曹操。

    傳統:

    曹操的一生,屢被人稱為漢賊,而實際上這個稱号并不十分适合他。曹操發達之後,曾屬一文表露心迹,名為《讓縣自明本志令》,這篇文章語言便很有客觀,這且不談,文中曹操說剛開始他的理想隻是“意遂更欲為國家讨賊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軍,然後題墓道盲"漢故征西将軍曹侯之墓"”,但沒想到,越幹越大,最後居然“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了,就算如此,曹操也并沒想稱帝,董昭勸到最後,也不過當了個魏王而已,曹操對于漢賊的稱呼,自己解釋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平心而論,這是實情,當是時,就算有狂妄小子要篡國,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你鬥的過曹操麼?

    心中保有對帝王權的天然敬畏,曹操畢竟還是個傳統的人。王侯将相甯有種乎,曹操還沒這麼前衛。

    封建軍閥:

    最後一個,也是曹操最重要的社會屬性,雖然曹操有屯田等等發展生産有利于民生的舉措,但長期戰亂給百姓帶來的苦難難以形容,其不顧一切為報父仇野蠻屠城的行徑更是令人側目視之,他是一個軍閥,給社會帶來動蕩不安的軍閥,這是不能否認的。無論曹操有多少優點,欣賞可矣,尊重可矣,欽佩可矣,但歌頌萬萬不可!那種認為曹操超越了社會局限性,能體諒人民疾苦的觀點站不住腳,也是對曆史的不尊重。曹操偶爾的仁慈是基于他的文人色彩,而不是其本質,軍閥,是沒有善惡之分的。

    曹操是三國時代乃至整個中華民族史上罕有的政軍文全面發展的人物,值得為其大書一筆,如有意見,歡迎讨論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