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論諸葛亮的用人——總結篇

首頁
     蔣琬字公琰,零陵湘鄉人。

    他随劉備入蜀,任廣都縣長。

    劉備在一次的遊觀中,突然來到了廣都,發現蔣琬衆事不理,又喝得大醉,劉備非常生氣,要加罪與蔣琬。

    諸葛亮深知蔣琬其人的才幹,他勸劉備道:“蔣琬,社稷之器,非百裡之才也。

    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願主公重加察之。

    ”(見《三國志·蜀書·蔣琬傳》)這和龐統當年的情形是完全一樣的。

    果然不出諸葛亮之料,蔣琬的确是一個治國的大才,他後來被前後任為尚書郎、丞相府東曹掾、參軍、長史加撫軍将軍。

    諸葛亮曾經秘密地對後主說:“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

    ”(見《蔣琬傳》)。

    在諸葛亮死後,他更與費祎等人一起,挑起了治理蜀國的重擔。

     何诋的情況與蔣琬也差不多。

    何诋字君肅,自幼寒貧,為人寬厚通濟。

    開始時任督軍從事。

    他也和龐統、蔣琬相類似,整日“遊戲放縱,不勤所職”。

    諸葛亮聽說後,決定來一次突然“襲擊”,親自考察一番。

    其他人都為何诋捏一把汗。

    何诋當聽說諸葛亮要親自下來考察他的工作時,急忙連夜張燈審問犯人,解讀有關訴狀。

    在諸葛亮第二天早上來到前,何诋隻用了一個夜晚的時間,就把所有案子都暗記于胸,“答對解釋,無所凝滞”,諸葛亮本人對此也很驚訝。

    為此,他不僅未免何诋的官,而且還提拔何诋為成都縣令。

    後來郫縣縣令的職位有所空缺,諸葛亮又讓何诋一人兼任兩職。

    何诋本人也沒有浪費諸葛亮給他表現的機會,努力工作,正确斷案。

    後來,汶山地區的少數民族發生了不穩定的情況,諸葛亮又提拔何诋為汶山太守,汶山地區在何诋的治理下,很快就“民夷服信”。

    又先後派何诋出任廣漢太守和犍為太守。

    (見《三國志·蜀書·楊洪傳》裴注引《益部耆舊傳雜記》)。

    可見,諸葛亮在識人上也是很有其獨到之處的。

     諸葛亮的第四個用人特點和原則,就是能不問資曆的深淺,不以官位的高低,不以是否是降将來區别看待人材,隻要有才的便用。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

    他原來隻是魏軍的一個下級官員。

    在漢中之戰投降劉備之後,任牙門将、裨将軍。

    王平本人沒什麼文化,“手不能書,其所識不過十字”,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簡直是一個“文盲”了。

    但他又非常聰明,寫信時令他人代筆,自己口授,所寫的内容還“皆有意理”。

    而且他雖不識字,但别人講的《史記》、《漢書》,他聽完後,都知道其中的大概意思。

    往往與别人談論時“不失其指”。

    并且他由于“生長戎旅”,還很富有作戰經驗。

    街亭之戰中,作為馬谡的參軍,他曾數次谏阻過馬谡,不要“違亮節度”;在街亭戰敗的敗局已定時,王平命令其部下“鳴鼓自持”,魏軍大将張合疑其有伏兵,不敢追趕。

    于是王平得以從容地收合諸營将士撤回。

    諸葛亮見其有真才實學,對王平特地予以褒獎:“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讨寇将軍,封亭侯”。

    (見《三國志·蜀書·王平傳》)。

    這裡的“五部”,即指由蜀中少數民族所組成一種戰鬥力很強的部隊,《後出師表》中的“突将、無前、青羌、CONG、叟”,指的就是這種部隊。

     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姜維。

    姜維字伯約,天水冀城人。

    姜維原來是魏國的中郎官,參天水郡軍事。

    建興六年,諸葛亮在一出祁山時收降了他。

    諸葛亮也并未由于姜維是個降将,而對他有所歧視。

    姜維也很争氣,當蜀軍由于一出祁山失利後,姜維隻身一人,丢下老母與蜀軍一起撤往漢中。

    後來姜維受到他母親的來信,“令求當時”。

    姜維則說:“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

    ”(見《三國志·蜀書·姜維傳》裴注引孫盛《雜記》)。

    諸葛亮對姜維大為器重,辟姜維為倉曹掾,加為奉義将軍,封當陽亭侯,那時姜維不過二十七歲。

    後來諸葛亮對張裔、蔣琬評論姜維,說姜維是“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即李邵)、季常(即馬良)諸人不如也。

    其人涼州上士也。

    ”還說:“須(使姜維)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

    姜伯約甚敏于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

    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于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官,觐見主上。

    ”(見《姜維傳》)。

    等姜維訓練軍士完畢後,又遷姜維為中監軍、征西将軍。

    從此以後,姜維的地位不斷提高,最終成為蜀國後期的中流砥柱。

     諸葛亮的第五個用人特點和原則,就是積極培養和鍛煉人才。

     這裡又不得不提到蔣琬。

    諸葛亮為了能讓蔣琬盡快地成長起來,就有意識地往蔣琬身上“加壓”,使他得到應有的鍛煉。

    諸葛亮開府時,提拔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