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姜維外傳(三):義結金蘭

首頁
姜維自平定羌人之亂,倍受鄉人愛戴。

    一日狩獵山中遇一老者,見維人才出衆,且能手格猛獸,問:“少年此間人乎?”對曰:“然也。”老者撚須笑道:“老朽居此西涼州數十載,未嘗見如此人物也。”維會其意,曰:“願聞吾師教誨。”老者大笑,問其志。對曰:“好為将。”問:“為将之道何如?”對曰:“智能布陣排兵,設計用謀,勇當身先士卒,斬将奪旗;上報國家,下安黎民,此為将之道也。”聞之大喜,曰:“此處窮鄉僻壤,非立功名之地也,吾聞長安乃先朝之都,城中能事者極多,何不前往拜之,以長視聽?”維方大悟,再三拜謝,問其名姓,彼笑而不答。維見其走遠,方乃下山。

    當日歸,以此事告父,炯喜曰:“吾兒遇賢士也。”即刻安排細軟包裹,以備遠行。翌日,維早起,見其母有悲顔,泣曰:“兒此行長安,早則半載,遲則一年必歸,娘親當保重身體,待兒歸來以盡孝道。”言罷,含淚上馬,疾馳而去。

    所謂事事難料,誰知這對結義兄弟日後竟同為中華三國聯盟之曆史與遊戲那天水郡拒長安止有六百餘裡,玉獅子馬快,當夜便到長安。正值太守招婿,酒綠燈紅,熱鬧非凡,維自幼生于偏邦,未見過如此排場,但想起當年涼州官兵貪婪之狀,心甚惡之,再無心觀看。便找家客棧歇定,一夜無事。

    次日晨,姜維聞屋外有軍士呐喊,兵刃相擊之聲,頓時精神抖擻,全無睡意。待出門看時,竟見好大一座軍寨,擡眼望去,一面皂色大蠹寫的明白:征西将軍夏侯。維幼時常聽乃父曆數天下英雄,論及夏侯淵時,炯曰,此人勇力過人,韬略猶勝乃兄,魏王故倚之為西北藩蔽,真當世之良将也。今觀其軍兵馬雄壯,旗幟鮮明,方知其名不虛傳。

    維此時方憶前日山中老者之言,今遇世之名将,豈有錯過之理耶。然維自思此三軍之帥必不可輕近。良久,思得一計,乃拍馬持槍至寨口,大叫曰:“吾聞夏侯妙才乃世之虎将,治軍有道,今吾觀之,亦不過如此也。”言罷大笑不止。果不出維所料,言畢,但見兩騎馬沖出寨門,維急擡眼看,竟是兩員小将,十五六歲光景,當先的少年白袍銀铠,坐一匹踏雪烏骓,橫一杆大刀,好不威風。那白袍小将見是一少年出此不遜之言,更不打話,舉刀往姜維便砍,維早有防備,急挺槍來迎,二馬相交,鬥到數十合,那小将刀法不亂,精神倍長,伯約暗暗稱奇,正欲使出春秋槍法絕學之時,忽聞寨中一人高聲大叫:“仲權停手。”那小将撥回馬便走,伯約也不來趕,隻是放眼看那說話人。那人歲過中年,鬓已微霜,面如重棗,目似流星,遠遠望見伯約,并無怒色。維知此人必是夏侯淵無疑,慌忙棄槍于地,滾鞍下馬,拜伏道旁。淵領那少年下馬相見,方欲問之,維已自叙生平及到此緣由,淵聞言大喜曰:“吾方才見伯約槍法與他人大不相同,隻因招招留情,犬子方保無恙。”維口稱喏喏。那少年露不悅之色,辯曰:“若非父親喚回,吾已擒之矣。”淵大笑曰:“伯約槍法系出名門,吾恐未必是其對手,何況汝哉。”少年方服。

    言畢,領姜維入府中休憩,維方知那小将乃淵之中子名霸,字仲權,另一少年乃霸之弟威,字季權。夏侯淵見伯約結束非凡,又兼槍法出衆,心甚愛之,便留其居于府中,待之如己出。維與夏侯霸雖曾有一鬥,然此後數月常談論兵法,切磋武藝,交情甚密,淵見二人情投意合,又知維與霸同年,欲使之結為昆仲,二人聞之皆大喜,維長霸七月,故霸以兄事維。淵常曰:“汝兄弟二人日後當齊心破敵,以報國家。”二人皆然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