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張飛二三事

首頁
    一、“殺”與“欲殺”。

     呂布傳注引英雄記曰:布水陸東下,軍到下邳西四十裡。

    備中郎将丹楊許耽夜遣司馬章诳來詣布,言“張益德與下邳相曹豹共争,益德殺豹,城中大亂,不相信。

    丹楊兵有千人屯西白門城内,聞将軍來東,大小踴躍,如複更生。

    将軍兵向城西門,丹楊軍便開門内将軍矣”。

    布遂夜進,晨到城下。

    天明,丹楊兵悉開門内布兵。

    布于門上坐,步騎放火,大破益德兵,獲備妻子軍資及部曲将吏士家口。

     先主傳注引英雄記曰:備留張飛守下邳,引兵與袁術戰於淮陰石亭,更有勝負。

    陶謙故将曹豹在下邳,張飛欲殺之。

    豹衆堅營自守,使人招呂布。

    布取下邳,張飛敗走。

    備聞之,引兵還戎料綸!J丈⒆涠」懔辏朐跽劍職堋? 兩書皆引自王粲所著[漢末英雄記],可奇怪的是,出于同一本書的同一件事,卻有着不同的記載。

    [呂布傳]所引,曰“益德殺豹”;[先主傳]所引,卻曰“張飛欲殺之”。

    怪不得陳先生于兩傳中對此事支字不提,敢情他也不知道該采取哪種說法。

     依愚意看來,不如綜合兩說。

     先是,“張飛欲殺之”,曹豹遂使人往小沛“招呂布”。

    而後果然“益德殺豹”,豹屬下狼狽逃出,遇來攻城的呂布于“下邳西四十裡”。

     二、“随”與“未随”。

     張飛傳:“先主從曹公破呂布,随還許,曹公拜飛為中郎将。

    先主背曹公依袁紹、劉表。

    表卒,曹公入荊州,先主奔江南。

    ” 或曰:從“先主背曹公依袁紹、劉表”一句,應可斷定,張飛是劉備投袁紹時的跟随者。

    因劉備其他舊部如關羽、麋竺、孫乾、簡雍等人本傳中都無此語。

     然,愚意以為,此句不過是對後面“表卒”二字的補充說明。

    如以“曹公拜飛為中郎将”後直接接上“表卒”語,倒是有點奇怪了。

     另外,“依袁紹、劉表”一語該如何理解? 我們一般認為劉備逃離曹操勢力之後大緻有三個舉動:奪徐州(自立)、投袁紹(逃難)、依劉表(投靠)。

     然此處卻略過了“奪徐州”不提,如按“張飛曾随劉備投袁紹”來理解,莫非是說“張飛未随劉備奪徐州”? 非矣![張飛傳]所雲“依袁紹”,時間上限其實就從劉備脫離曹操始。

     孫乾傳:“先主之背曹公,遣乾自結袁紹,将適荊州,乾又與麋竺俱使劉表,皆如意指。

    ” 因此,“依袁紹”一語并非特指“劉備軍被曹操擊潰後”之事。

     而對于夾雜在“依袁紹”和“依劉表”之間的這一段插曲的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 先主傳注引魏書曰:“是時,公方有急於官渡,乃分留諸将屯官渡,自勒精兵征備。

    備初謂公與大敵連,不得東,而候騎卒至,言曹公自來。

    備大驚,然猶未信。

    自将數十騎出望公軍,見麾旌,便棄衆而走。

    ” 明載其“自将數十騎出望公軍”,無張飛。

    又“棄衆而走”,當為是。

     又或曰:有記載了“張飛随劉備”的史料。

     三少帝紀注引獻帝傳曰:“(秦)宜祿歸降,以為铚長。

    及劉備走小沛,張飛随之,過謂宜祿曰:“人取汝妻,而為之長,乃蚩蚩若是邪!随我去乎?”宜祿從之數裡,悔欲還,飛殺之。

    ” 誠然,秦宜祿降曹,應是在呂布,甚至是袁術死後。

    那麼,此時的“劉備走小沛”則當是被曹操擊敗投袁紹時。

    可是,投袁應往北,奈何卻往同屬豫州沛郡、而更在小沛南面之地?因而,此處斷然有誤。

    是劉備往北,張飛卻往南爾。

    其後,張飛由南而西,轉入谯郡: 夏侯淵傳注引魏略曰:“初,建安五年,時霸從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為張飛所得。

    飛知其良家女,遂以為妻,産息女,為劉禅皇後。

    故淵之初亡,飛妻請而葬之。

    及霸入蜀,禅與相見,釋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間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

    ”指其兒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

    ”厚加爵寵。

    ” 或曰:“谯郡”事是在群盜響應袁紹,而袁紹派遣劉備相助時所發生的事。

     當然,此一可能性還是有的。

    可是,劉備所擾,依各書記載都止在近許的汝南之地,目的是“略許下”,未及谯爾。

     先主傳:“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官渡,汝南黃巾劉辟等叛曹公應紹。

    紹遣先主将兵與辟等略許下。

    關羽亡歸先主。

    曹公遣曹仁将兵擊先主,先主還紹軍,陰欲離紹,乃說紹南連荊州牧劉表。

    紹遣先主将本兵複至汝南,與賊龔都等合,衆數千人。

    ” 武帝紀:“汝南降賊劉辟等叛應紹,略許下。

    紹使劉備助辟,公使曹仁擊破之。

    備走,遂破辟屯......(建安六年201)九月,公還許。

    紹之未破也,使劉備略汝南,汝南賊共都等應之。

    遣蔡揚擊都,不利,為都所破。

    公南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