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戰将如雲——但看大魏十虎将

首頁
    敗績,除最後一戰鬥失利以外,就隻有幾次與孫權交戰時沒有獲勝了,且最後一場戰鬥是因為張遼得病,體力衰退的緣故,而孫權又并非袁尚那一流的對手。

    現實中吳國的小孩不至于聽到張遼的大名後就發抖,但張遼的确是一直以來令吳國相當頭痛的人物,戰後張遼更被曹操拜為二品官的征東将軍。

    是曹操生前的其中唯一一個外姓三征,另外兩位是征南将軍曹仁和征西将軍夏候淵。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在逍遙津歎息良久,最大的傷是說不出話的那種無法形容,正如曹操對杜畿的感慨(注3),一切盡在無言中,比什麼贊美之詞還來得具信服力,包括陳壽的評語。

    關羽圍曹仁于樊城,适時孫權稱藩于魏,于是曹操便召張遼及諸軍回救曹仁。

    但張遼軍尚未至徐晃已破關羽,曹仁之圍遂解。

    此時張遼與曹操會于摩陂。

    遼軍至時,曹操乘車辇視出慰勞張遼,張遼遂還屯陳郡。

    不過就算張遼真的要與關羽在戰場相見,就勝負難料,但之前已在忠與義之間選擇了忠的張遼恐怕也會和徐晃一樣,國家利益高于一切。

    曹丕繼為魏王後轉封張遼為前将軍。

    到張遼死後,魏國才真正意義上再也無力南下了。

    張遼僅有的幾次失利中,有一次他還隻是援軍,最後沒有取勝是因為被孫權派呂蒙和甘甯先占了皖縣。

    如此戰績,張遼可以說才是三國中一大“常勝将軍”! PS:人言張遼文武雙全,智勇兼備,才能非凡,唯蜀之趙雲,吳之幹甯等将軍方能比之!請各位仁兄定奪啊!~~No.4忠義兩全--樂進[字文謙]魏國五良将之二.從擊呂布於濮陽,張超於雍丘,橋昽於苦,皆先登有功,封廣昌亭侯。

    從征張繡於安衆,圍呂布於下邳,破别将,擊眭固於射犬,攻劉備於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

    渡河攻獲嘉,還,從擊袁紹於官渡,力戰,斬紹将淳于瓊。

    從擊譚、尚於黎陽,斬其大将嚴敬,行遊擊将軍。

    别擊黃巾,破之,定樂安郡。

    從圍鄴,鄴定,從擊袁譚於南皮,先登,入譚東門。

    譚敗,别攻雍奴,破之。

    後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郡山谷蠻夷詣進降。

    又讨劉備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皆大破之。

    ---《三國志樂進傳》◆陳壽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将,五子為先…樂進以骁果顯名…」(《張樂于張徐傳》) ◆太祖表漢帝,稱進及于禁、張遼曰:「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

    又遣别征,統禦師旅,撫衆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

    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樂進傳》) 人言他默默無聞的為曹操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卻不求回報他把做為一個武将的基本理想展現了出來,實在難能可貴。

    有人說他是二流武将,可是他從不居功自傲,可謂從一而終,無愧“文謙”二字啊!!“太祖還,留進與張遼、李典屯合肥,增邑五百,并前凡千二百戶。

    以進數有功,分五百戶,封一子列侯;進遷右将軍。

    建安二十三年薨,谥曰威侯。

    ” No.5毅重之士--于禁[字文則]魏國五良将之三。

    從讨呂布於濮陽,别破布二營於城南,又别将破高雅於須昌。

    從攻壽張、定陶、離狐,圍張超於雍丘,皆拔之。

    從征黃巾劉辟、黃邵等,屯版梁,邵等夜襲太祖營,禁帥麾下擊破之,斬(辟)邵等,盡降其衆。

    遷平虜校尉。

    從圍橋蕤於苦,斬蕤等四将。

    從至宛,降張繡。

    是時軍亂,各間行求太祖,禁獨勒所将數百人,且戰且引,雖有死傷不相離。

    虜追稍緩,禁徐整行隊,鳴鼓而還。

    未至太祖所,道見十馀人被創裸走,禁問其故,曰:“為青州兵所劫。

    ”初,黃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寬之,故敢因緣為略。

    禁怒,令其衆曰:“青州兵同屬曹公,而還為賊乎!”乃讨之,數之以罪。

    青州兵遽走詣太祖自訴。

    禁既至,先立營壘,不時谒太祖。

    或謂禁:“青州兵已訴君矣,宜促詣公辨之。

    ”禁曰:“今賊在後,追至無時,不先為備,何以待敵?且公聰明,谮訴何緣!”徐鑿塹安營訖,乃入谒,具陳其狀。

    太祖悅,謂禁曰:“淯水之難,吾其急也,将軍在亂能整,讨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将,何以加之!”於是錄禁前後功,封益壽亭侯。

    複從攻張繡於穰,禽呂布於下邳,别與史渙、曹仁攻眭固於射犬,破斬之。

    是時,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将,太祖每征伐,鹹遞行為軍鋒,還為後拒;而禁持軍嚴整,得賊财物,無所私入,由是賞賜特重。

    然以法禦下,不甚得士衆心。

    太祖常恨硃靈,欲奪其營。

    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數十騎,赍令書,徑詣靈營奪其軍,靈及其部衆莫敢動;乃以靈為禁部下督,衆皆震服,其見憚如此。

    遷左将軍,假節钺,分邑五百戶,封一子列侯。

    ——《三國志于禁傳》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将,五子為先。

    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終。

    《三國志魏書十七張樂于張徐傳》太祖表漢帝,稱于禁曰:“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

    又遣别征,統禦師旅,撫衆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