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勃三國論: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二

首頁
    野的事情怎麼可能發生呢?而天子被迫出京落難在黃河邊,不得已之下在曹陽露宿.百官餓死在牆壁之下,六宮在道路上流離奔波,都是由于何進的不明智及賈诩之言的過失啊.于是劉岱.喬瑁.張超.孔融等人大起義兵而天下響應.英雄們顯示他們的骁勇.運用他們的智謀和才能,從而導緻了海内沸騰,天下大亂.袁紹占據四州之地向南争雄,劉表擁有十萬軍隊卻坐觀成敗.小小的袁術卻想稱帝,而無能的公孫瓒隻想保存易京的基業,最後公孫瓒窮困而死,而袁術也是憂愁而死.至于袁譚.袁尚兄弟二人不能同心.劉琦.劉琮也失去了荊州,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有非常賢能的人而不能任用,看到了長期的計謀卻不能實施,自以為自己的力量和智謀非常強大,天下僅僅靠着自己的名氣就可以輕松取得啊.悲哀啊!我看三國這些君主,很少人能夠以誠待人,使百姓安于自己的土地,遮藏自己的不足之處,聽從善言就怕還沒有完全辦到,一旦聽到谏言就立刻改悔,那麼他們隻能割據地方,鼎足而立稱王不是合情合理的嗎?孫權繼承父兄的事業,委任周瑜.魯肅以重任.因為周泰的傷勢而哭泣,為呂蒙的病情祈禱上天,愛惜休穆的才能而不加罪于他,聽取張昭的谏言而屢屢拜訪,所以能南到交趾,趕走了五嶺的士兵,東到海隅,擁有了百越的百姓.地方擴大到五千裡,士兵擁有數十萬.如果孫登不過早去世,孫休能多活幾年,不将帝位傳于暴虐的孫皓,那麼江東之地,未必就能被西晉攻取.以劉備的寬仁得衆,關羽.張飛的萬人之敵,諸葛亮有如管仲.樂毅般的才能,作為左右手來攻取天下.也差不多該成功吧!而當初戰敗喪師,居然敗的如此迅速,奔波在陶謙.公孫瓒之間,寄居在袁紹.曹操之下,難道不是拙于用兵,而且遇到了非常厲害的敵人的原因嗎?當初劉備南撤時,樊城河南一帶跟随他的人很多,等到了當陽,已有十萬人.曹操率五千人追到長坂,大舉進攻,劉備十萬人頓時煙消雲散,僅僅能夠單身逃跑.正要遠逃之時采納了魯肅的意見,投奔了夏口.當時諸葛亮正在軍中.假如真的能夠運籌帷幄,軍容嚴整,訓練有素,運用象田單包左車(7)似的奇謀.曹操孤軍僅僅幾千人,夜以繼日行軍三百餘裡.辎重來不及補充,前後無法互相援助,難道此時不就可以一戰而擒獲曹操?擁有十萬人,竟然連一個箭頭也沒有準備,這和把犬和羊喂給豺虎吃有何區别?由此可知應變将略,不是諸葛亮之所擅長的結論是對的.(8)周瑜正要領兵取西蜀,卻病逝于巴丘.如果他還活者,恐怕西蜀之地,再非劉備所有也.但是劉備屢次失敗卻百折不撓,終于能夠在西蜀創立江山,難道不是由于他的仁德最優秀嗎?諸葛亮去世後,劉蟬把整個西蜀之地丢棄了.聽到谯周懦弱的話而氣憤得忘了吃飯,聽到了姜維的計劃而又興奮的稱贊.可惜姜維功敗垂成而智謀不足,難道是由于天命嗎?還是人面臨滅亡之際才知道仁德不足的時候,棧道靈關都是不足以依靠呢? 曹操用兵就象孫子和吳子一樣,面對敵人,使用奇謀而很少失敗.所以能向東抓住呂布.向北擊敗袁紹.在壽張打敗黃巾.在射犬斬殺了眭固(9),大軍向北進攻,殺了蹋頓,大軍向南進攻,劉琮束手就擒.重振威烈之名,清理了中原之地,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确實是超然的英雄豪傑呀.然其缺點是氣量狹小,猜忌過分.孔融.荀彧都因此而遇難,崔琰.毛玠最終也不能幸免.因此我知道曹操決不肯籠絡巴蜀和江東使之歸附,從而平定東南,這是必然的道理.曹丕登基時已經處于壯年.接受漢朝的禅讓獲得帝位,在朝廷上處理政事小心謹慎,博覽過各種古書古籍.文質彬彬接近于君子了.但是不能夠創立萬代基業,打下數百年江山.(原因是什麼呢?)不顧念骨肉之情,把執掌國家大權委任給外姓之人.向遠方求珠寶,在朝廷之中不講求禮節.對辛毗有斷袖之癖而被婦人取笑.曹睿即位仍然奢侈淫亂,老百姓們苦于勞役和兵役,天下之财力都浪費在建設台榭上.曹髦決斷是足夠了,但是忍耐力要差許多.他的雄才大略,經緯遠國,和以前的幾位君主相比,并無可取之處.山陽公的墳土還未幹,陳留王的房舍已建立了.上天的報應為什麼那麼迅速呢?所以我粗略的評論一下,主要包含勸戒的意圖,希望後來者能夠有所借鑒.(1)應為超新星,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對應楚地,氐宿對應宋地(2)東漢預言家,其人不明,三國時期多假托其言禍福(3)谯:音qiao,古地名,今安徽省毫州市.沛:音pei,古地名,今江蘇省沛縣. (4)金陵:今南京城 (5)董扶,東漢時官員,其事迹見于<三國志劉二牧傳> (6)此段存屬封建迷信,讀者可不必深究. (7)<史記田單列傳>:而田單走安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

     (8)讀到這裡愚者無話可說,估計王勃把劉備帶的十萬民衆當成十萬軍隊了.(9)《三國志武帝紀》:“四年春二月,公還至昌邑。

    張楊将楊醜殺楊,眭固又殺醜,以其觽屬袁紹,屯射犬。

    夏四月,進軍臨河,...大破之,斬固。

    公遂濟河,圍射犬。

    洪、尚率觽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