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趙雲頌

首頁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他也是在劉備初起事時就跟随劉備的,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擊敗以後,先後投奔袁紹、劉表,趙雲組織私人部曲跟從護衛,當時劉備與他同床眠睡,情同手足。

    趙雲的骁勇決不亞于關羽、張飛。《三國演義》描寫他在長坂坡懷抱劉禅,突破重重包圍,所到之處,槍挑劍砍,威不可當,無人敢與争鋒,曹操在驚訝之餘派人飛馬去詢問姓名。這一段描寫雖不見于正史,但也有曆史的真實。

    裴松之引《雲别傳》,有漢中之戰時趙雲幾次突破敵人重圍的記載,戰鬥激烈之情狀,幾乎與小說描寫的長坂之戰相同:“夏侯淵敗,曹公争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随忠取米。忠過期不還,雲将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雲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衆至,勢偪,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将張著被創,雲複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内,翼欲閉門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堕漢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作樂飲宴至暝,軍中号雲為虎威将軍。”

    但是,同觀察張飛一樣,如果僅僅從鬥将的角度來看待趙雲,那就不會對曆史上的趙雲有真正的了解。在三國的曆史上,趙雲不僅是個鬥将的高手,更是個富有智慧、氣度不凡、很懂得政治的将軍。他忠實于劉備集團,但不象關羽、張飛那樣什麼都盲目聽命于劉備,相反地,他經常能從全局利益的觀點來考慮問題,并且敢于堅持自己的觀點。

    劉備取得益州後,準備按照先前的許諾,把成都城中的屋舍以及城外的園地、桑田分賜給衆将,大家對發财的機會都是求之不得,同時這也是那個時代勝利一方常有的做法,自然也沒有人提出反對。但在這時,趙雲起身,提出駁議說:“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複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三國志·蜀書·趙雲傳》)由于趙雲這一席話講得義正詞嚴,充分顯示了他關心民間疾苦、先公後私的高貴人格情操,劉備被感動了,因而立刻否定了分賜的打算。應當說,趙雲的意見,是關系到新建立的蜀漢政權能否穩定的重大問題。

    孫權襲殺關羽,占有荊州,劉備大怒,要起兵報仇。當時大多數人都是頭腦發熱,一哄而起,連諸葛亮也不便過于直接地發表勸谏意見。這時,又是趙雲起來進谏:““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衆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兇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同上)

    這是何等的眼光,何等的膽識!但這一次劉備不但不肯聽從,而且還不肯讓這個持不同意見的老将鍁跋撸喚興時澆荨:罄戳醣副埽栽品⒈仍饩俗摺?br/>

    趙雲還是阿鬥的保護神。劉備當陽打敗,無暇顧及妻子,全靠趙雲從萬軍之中救出阿鬥。後來孫夫人歸甯,欲趁機帶走阿鬥,又是趙雲“勒兵截江”救回。有些人可能會問,像趙雲這樣的虎将,為何總是圍着一個孩子轉呢?答案也很簡單,就因為這孩子是劉備集團的法定繼承人。在當時,法定繼承人的安危與一個政治軍事集團的存在、穩定、發展關系重大,在兵荒馬亂之時大家顧及的多是眼前(比如逃命),惟有趙雲看到了将來。可以說,若沒有趙雲的拼死保護,就不會有後來的“四十二年真命主”了。

    沒有長勝不敗的将軍,同關羽、張飛一樣,趙雲也打過敗仗。孔明第一次北伐,馬谡兵敗街亭,趙雲所率領的偏師也因“兵弱敵強”,作戰失利。但他是一個能打勝仗,也善于打敗仗的将軍。當時街亭兵敗,“兵将不複相錄”,各部隊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惟獨趙雲這位經驗豐富的老将成功地組織軍隊有秩序地撤退,并親自斷後,“兵将無緣相失”,“軍資什物,略無所棄”,而且在敵軍追擊時,仍能“斂衆固守,不至大敗。”

    這實在是一個智勇雙全,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但曆史有時就是如此無情,不給人以施展才能的機會。這樣的人實在太多,如孔明、龐統、法正等等,當然,也包括趙雲。如果當時替劉備督守荊州的不是關羽而是趙雲,如果初出祁山時的先鋒不是馬谡而是趙雲,也許三國的曆史會是另外一番局面。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