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飛将”---呂布

首頁
    威下,真是吃足了苦頭。

     這一戰殺得曹軍人人自畏,“飛将”之名轟動天下!曹營衆将一度認為再也見不到曹操了(15)。

     爾後,由于缺糧等原因,雙方相持,中間互有勝負。

    畢竟曹操謀略過人,手下人才濟濟。

    曹操先後收複兖州大部,最後在钜野設伏,大破呂布。

    緊接着攻下了呂布最後一個據點----定陶。

    至此,有勇無謀的呂布在兖州徹底敗在了足智多謀的曹操手下。

     走投無路的呂布,決定投靠徐州的劉備。

     3。

    淮泗間誰與争鋒? 不甘寂寞的呂布,趁劉備征讨袁術之際。

    占領了自己“恩人”的土地,“自稱徐州刺史”,并且把劉備招回來安置在小沛。

    宣告“飛将”在淮泗間東山再起。

     于是,與淮泗的另一大勢力----袁術就有了矛盾。

    早在呂布投靠劉備時,袁術因為與劉備不睦,就曾慫恿呂布“反”劉備,可現在呂布占據徐州,又與劉備同盟,對自己威脅很大,于是袁術和呂布之間的關系又開始緊張了。

    這就是後漢時期爾虞我詐,彼此争鬥的一個縮影。

     袁術派大将紀靈率步騎三萬,進攻小沛的劉備,劉備向呂布求援。

    呂布怕袁術打通和泰山的聯系,威脅自己,于是拒絕諸将“坐山觀虎鬥”的建議,“嚴步兵千、騎二百”去救劉備。

    剩下的大家都知道了,紀靈看呂布來了,不敢輕舉妄動,于是就上演了那一幕神技絕倫的“轅門射戟”,把一場幹戈消于弭爾。

     細心的朋友可能看出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呂布用“步兵千、騎二百”就能鎮住紀靈的“步騎三萬”,是可以反映一些東西的。

     袁術不想與呂布為敵,想與呂布結為親家。

    呂布應允了,可閨女都到了半路上,呂布聽信陳珪的讒言(16),又把女兒搶了回來,并殺了袁術的媒人。

    轉過頭來,聽信陳氏父子的言論,歸附曹操,(此時曹操為對付宛城張繡,需要穩住呂布,于是封呂布為左将軍)這一來得罪了袁術,于是雙方積蓄已久的矛盾終于爆發。

     袁術派張勳聯合袁韓暹、楊奉進攻徐州,結果暹、奉叛變,反戈一擊,張勳大敗。

     建安三年,曹操開始騰出手來對付呂布,離間劉備,于是呂布又與袁術結盟,派手下的大将高順進攻劉備,劉備大敗。

     高順手下有七百“陷陣營”,“铠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是呂布手中的一支勁旅。

    而高順此人“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

    可謂忠貞義士,也是在呂布敗後,“白門樓”上為數不多的幾個“死節”者之一。

     4。

    白門樓飛将隕命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九月,曹操親自率兵征呂布,十月,攻到下邳城下,呂布屢戰不利,想要投降,陳宮打消了他的念頭,陳宮說:曹操根本不是什麼“明公”,你如果投降了不會有好結果的(17)。

     呂布無奈,再次向袁術求助,袁術帶千把人來救,一戰而潰,再不露頭。

     陳宮曾獻計:曹操遠來,難以持久,讓呂布率步騎駐紮在曹軍之外,和城中呼應,相互救援。

    (18)應該說這是一條可行的計策。

    但是無謀的呂布竟然聽信妻室之言,否了陳宮的建議(19)。

    其無謀乃至于斯,焉能不敗? 呂布“無謀而多猜忌”,根本協調不好手下的關系和利益,手下諸将“各異意自疑,故每戰多敗。

    ”終于,呂布山窮水盡了。

     “上下離心”,手下的侯成、宋憲、魏續捉住陳宮,率衆投降。

     呂布在“白門樓”作了最後的頂抗,曹軍蜂擁而至,呂布投降。

     白門樓上,呂布大呼:“綁得太緊了,請稍微松一點!”曹操說:“綁老虎不能不緊!”呂布說:“明公所憂慮的就是我,今天我已經服了,天下再也沒有什麼值得您憂慮的了,您率領步兵,我率領騎兵,不下不難平!”(對于這一點,似乎呂布太狂妄了,一個敗軍之将,太沒有自知之明,而且太容易讓曹操懷疑,我更傾向于《獻帝春秋》和《英雄記》的記載。

    )曹操猶豫了,就在這時,劉備開口了,對曹操說:“明公還記得丁原和董卓嗎?”曹操省悟,可憐呂布大罵:“這個賊子最沒良心!”哎,你偷襲人家徐州時怎麼不這樣說?是你教會了劉備不能輕易信任别人,是你直接促進了一代枭雄的成長啊! 陳宮慷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