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但對自己下屬還是沒有殘忍記錄的,也沒有“厚黑”記載,正如同《演義》陳宮對曹操說的:“布雖無謀,不似你詭詐奸險”。
但不幸的是,不“詭詐奸險”,要想在亂世成功無異于天方夜譚。
呂布作為一個“人”,不會玩弄權術,不會用人馭臣,其敗必然。
陳壽說呂布這類人“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我贊成,從争天下的角度看,呂布不值得同情。
但是從一個普通人看來,呂布更像一“人”。
(1).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
《三國志》呂布傳(2)布便弓馬,膂力過人,号為飛将。
《三國志》呂布傳(3)1.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
2.布因登求徐州牧,登還,布怒《三國志》呂布傳(4)《三國志》董卓傳(5)雲别傳(6)吳錄(7)《三國志》太史慈傳(8)孫盛《異同雜語》(9)外言當遣,内欲殺布。
明日當發,紹遣甲士三十人,辭以送布。
布使止于帳側,僞使人于帳中鼓筝。
紹兵卧,布無何出帳去,而兵不覺。
夜半兵起,亂斫布床被,謂為已死。
《漢末英雄記》(10)紹令衆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
《三國志》呂布傳(11)《三國志》呂布傳
(12)太祖曰:“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據東平,斷亢父、泰山之道乘險要我,而乃屯濮陽,吾知其無能為也。
”《三國志》曹操傳(13)布出兵戰,先以騎犯青州兵。
青州兵奔,太祖陳亂,馳突火出,墜馬,燒左手掌。
《三國志》曹操傳(14)布騎得太祖而不知是,問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黃馬走者是也。
”布騎乃釋太祖而追黃馬者。
《獻帝春秋》(15)未至營止,諸将未與太祖相見,皆怖。
《三國志》曹操傳(16)沛相陳珪恐術、布成婚,則徐、揚合從,将為國難,於是往說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輔贊國政,威靈命世,将征四海,将軍宜與協同策謀,圖太山之安。
今與術結婚,受天下不義之名,必有累卵之危。
”《三國志》呂布傳(17)布于白門樓上謂軍士曰:“卿曹無相困,我(自首當)〔當自首〕明公。
”陳宮曰:“逆賊曹操,何等明公!今日降之,若卵投石,豈可得全也!”《獻帝春秋》(18)陳宮謂布曰:“曹公遠來,勢不能久。
若将軍以步騎出屯,為勢於外,宮将馀衆閉守於内,若向将軍,宮引兵而攻其背,若來攻城,将軍為救於外。
不過旬日,軍食必盡,擊之可破。
”《魏氏春秋》(19)布妻曰:“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猶舍而來。
今将軍厚公台不過於曹公,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軍遠出,若一旦有變,妾豈得為将軍妻哉!”布乃止。
《魏氏春秋》(20)布疑有伏,乃相謂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
”引軍屯南十馀裡。
明日複來,太祖隐兵堤裡,出半兵堤外。
布益進,乃令輕兵挑戰,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騎并進,大破之.《魏書》(21)順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
将軍舉動,不肯詳思,辄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布知其忠,然不能用。
《漢末英雄記》高順谏曰:“将軍躬殺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顧盼,遠近自然畏服,不宜輕自出軍;如或不捷,損名非小。
”布不從。
《漢末英雄記》(22)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
以魏續有外内之親,悉奪順所将兵以與續。
及當攻戰,故令順将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
《漢末英雄記》(23)先持半豬五鬥酒自入詣布前,跪言:“間蒙将軍恩,逐得所失馬,諸将來相賀,自釀少酒,獵得豬,未敢飲食,先奉上微意。
”布大怒曰:“布禁酒,卿釀酒,諸将共飲食作兄弟,共謀殺布邪?”成大懼而去,棄所釀酒,還諸将禮。
由是自疑.《九州春秋》(24)布問性,言“萌受袁術謀。
”“謀者悉誰?”性言“陳宮同謀。
”時宮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覺之。
布以宮大将,不問也。
《漢末英雄記》(25)卓常使布守中閤,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
《三國志》呂布傳(26)備見布語言無常,外然之而内不說。
《漢末英雄記》(27)布因登求徐州牧,登還,布怒,拔戟斫幾曰:“卿父勸吾協同曹公,絕婚公路;今吾所求無一獲,而卿父子并顯重,為卿所賣耳!卿為吾言,其說雲何?”《三國志》呂布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