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說說《三國演義》 吃酸杏

首頁
     二、劉備三訪茅廬時,終于學乖了:“有勞仙童轉報:劉備特來拜見先生。

    ”。

    注意“仙童”,他可真會拍馬屁。

    (316) 38.劉備二訪茅廬,見到他的弟弟諸葛均說:“……今特冒風雪而來……” 我特别厭惡這種口吻,這好像很多新聞體的說法:某某領導(記者、警察……)冒着風雪、嚴寒、酷暑、危險到哪裡哪裡視察、慰問、關懷雲雲。

    我想這都是這幫人的工作,你既然拿了那份錢就該做好它。

    工作要求你就應該考慮到會遇到種種情況,按照工作的要求做到了,算是盡了本分,沒什麼好特别強調的。

    特别強調環境的艱苦,是為了不露痕迹地說出自己是多麼的不辭辛苦、愛崗敬業、身先士卒……,相當虛僞。

    他們都應該像《鼠疫》裡的醫生學習。

    (313) 39.第三十八回,諸葛孔明先生可出來了!剛拿到書時我就在翻目錄,沒想到這麼關鍵的人物竟耗到全書的三分之一時出場!終于知道原來先生三十九歲時方出茅廬,将近不惑之年後才輔佐劉備奪得三分天下。

    真的英雄要耐得住寂寞呀,可有的人呢,這樣的年紀卻已經“死”掉了……感歎ing……(317-319) 40.孔明先生甯願在家呆着也不願入世。

    劉備又哭了:“先生不出,如蒼生何!”最受不了這種代天下人表态的口氣,劉備有什麼資格代表蒼生。

    再說,蒼生沒了誰也不是活不下去地。

    這馬屁拍得忒沒水平了。

     或者換句話說:我劉皇叔是人民的大救星,我可以代表蒼生,你要是不出來,“如劉備何!”。

    就是和我過不去,俨然有要挾的成分。

    (319) 不久劉備被曹操逼往江陵的途中,路過景山後,看到從者零落無幾,又哭了:“十數萬生靈,皆因戀我,遭此大難……”簡直就是太不要臉了。

    (344) 41.曹操大軍壓境,劉備棄了新野和樊城後,面對十餘萬百姓時,又哭了:“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吾何生哉!”百姓逃難在戰争中是很正常的事情,說這話真的很不要臉,劉備以為自己是誰,這人也太自戀了。

     後來,甚至要“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

    虛僞!恐怕他就是知道旁人會救他才敢跳河,這就是做戲給百姓看。

    真有誠意自殺的,都是偷偷摸摸找個沒人的清靜地方了斷。

    一般故意表現得要死要活得,都不會真死,肯定有什麼圖謀。

    (340) 42.第四十一回,長坂坡趙子龍單騎救主那段,寫得真是精彩。

    當時的緊張程度比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将時還要驚心動魄萬分,更厲害的是趙子龍“殺死曹營名将五十馀員”。

     《三國演義》中我唯一喜歡的大将隻趙子龍一人。

    (344-347) 最後趙雲保得小主公安全見到劉備,出現了那場著名的擲子事件。

    我覺得劉備夠虛僞,真有愧心,就要認真地擲,擲都沒擲死,可見沒有誠意,所謂擲子顯然隻是籠絡臣子的煙霧彈而已。

    不過最後也出了點問題,劉禅為什麼是扶不起的阿鬥呢?恐怕就是那時候摔傻的罷。

    (348) 43.劉備的夫人們最麻煩,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回了,扯後腿的永遠是她倆,後來長坂坡死了個糜夫人又多了個阿鬥,相當麻煩。

    44.曹操領百萬大軍來襲江東,時勸孫權歸附,共伐劉備。

    魯肅是主戰派,當時他是這麼說的:“如肅等降操,當以肅回鄉黨,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軍降操,欲安所歸乎?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面稱孤哉!” 此話可證:即使漢獻帝滅了曹操,重掌大統。

    但人心已散,隊伍就不好帶了。

    有實力的都想稱“孤”,誰還稀罕什麼爵位,有了天下自己就有了封别人爵位的權利。

    英雄也好、枭雄也罷,早就不拿皇帝當回事了。

    (355) 45.孔明先生舌戰群儒時,主降派頭号分子張昭說:“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樂。

    ……”也就是說諸葛亮當時是很有名氣的一個人,而他的哥哥諸葛瑾很早以前就在孫權的帳下,可孫權為什麼就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可得萬世基業的人才呢?(355) 直等到諸葛亮以二喬激周瑜後,周瑜才知道此人厲害,方派了諸葛瑾去做說客。

    家門口的人才居然被放過了,敢問他們的眼睛都長在哪裡了?這是不是應該叫做兔子不食窩邊草捏?(370) 46.孔明先生舌戰群儒時,虞翻質問:“軍敗于當陽,計窮于夏口,區區求救于人,而尤言‘不懼’,此真大言欺人也!”孔明先生的回答相當精彩: “劉豫州以數千仁義之師,安能敵百萬殘暴之衆?退守夏口,所以待時也。

    今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猶欲使其主屈膝降賊,不顧天下恥笑。

    ——由此論之,劉豫州真不懼操賊者矣!” 這段話說得實在,不因為曾經的失敗或自己的弱小而自卑、怯懦,舉陳事實,沒有誇誇其談,贊!不卑不亢的态度,對比的巧妙運用,言語的犀利,不愧是卧龍先生!(357) 47.孔明先生舌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