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男
字号:孝直
生年: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
卒年: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籍貫:雍州扶風郿(今陝西眉縣)人
官至:(漢中國)尚書令,護軍将軍
容貌:不詳
谥号:翼侯
家族資料:【祖父】法真【父】法衍【配偶】不詳家族資料:【子輩】(子)法邈
其它相關人物:劉璋、張松、劉備、諸葛亮、夏侯淵、曹操曆史評價:
曹操: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華陽國志》)
孫盛:正務眩惑之術,違貴尚之風,譬之郭隗,非其倫矣。
(《三國志——法正傳》注引孫盛評)
陳壽: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
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三國志—蜀志—龐統法正傳第七評》)
楊戲:翼侯良謀,料世興衰,委質于主,是訓是谘,暫思經算,睹事知機。
──贊法孝直(《季漢輔臣贊》)
諸葛亮: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翺翔,不可複制(《三國志——法正傳》)
陳壽: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
(《三國志——法正傳》)
【簡明曆史傳記】
法正早年投靠劉璋,但既不受重用,又受同事诽謗。
在出使拜訪過劉備後,暗中與張松策劃擁戴劉備,并利用再次出使劉備的機會,私下向劉備提出借機取蜀的計劃。
并在劉備征蜀過程中準确預測了劉璋不會采用鄭度之計。
建安十九年劉備成功取蜀,法正被賜予高位,地位僅次于諸葛亮。
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分析形勢,鼓動劉備進攻漢中,并建奇策斬殺夏侯淵。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後,法正被任命為漢中國尚書令、護軍将軍。
法正的奇謀妙策,諸葛亮也為之驚奇。
【簡明演義傳記】
法正是賢士法真之子,張松之友。
與張松、孟達合謀獻益州給劉備。
在涪城大會上,與龐統一起策劃刺殺劉璋的計劃。
伐蜀成功後,曾與諸葛亮讨論治法之事。
後來任蜀郡太守時公報私仇,聽聞諸葛亮向他人的解釋後有所收斂。
曹劉争漢中時,說服劉備親征,又受諸葛亮之命助黃忠斬殺夏侯淵。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後,法正被任命為尚書令【法正年表】
[東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天下大亂,法正與同鄉孟達入蜀避難,投靠劉璋。
[東漢獻帝建安年間]公元197年——207年
過了很長時間,法正才做了新都縣令,後來又回成都擔任代理軍議校尉。
既不受重用,又遭到同事的排斥打擊。
益州别駕張松與法正結為好友,兩人常私下歎息跟随劉璋難有作為。
[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曹操進駐荊州,張松奉命出使見曹操,歸來後向劉璋進言與曹操斷絕關系而結交劉備,并推薦法正出使。
法正不得已出使前往荊州。
法正歸來後,與張松商定一同擁戴劉備。
[東漢獻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3年
劉璋聽聞曹操将派遣鐘繇等往漢中讨伐張魯,開始恐懼,張松乘機勸說劉璋迎接劉備入蜀對付張魯。
劉璋于是命令法正出使、孟達為副手,帶領四千兵卒前往迎請劉備入蜀;法正乘機向劉備提出取蜀策略,劉備表示贊同。
于是讓孟達留在江陵統率這支軍隊,讓法正回成都覆命。
劉備入蜀,與劉璋在涪城相會,張松通過法正轉告劉備,認為應該趁此機會襲擊劉璋,劉備不予采納。
[東漢獻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
劉備正式伐蜀,其間鄭度向劉璋提出堅壁清野的策略。
而法正則準确預測劉璋不會采用鄭度之計。
[東漢獻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
劉備圍攻雒城,諸葛亮與張飛等人從荊州進軍攻克西蜀諸縣,法正寫信給劉璋要求其投降。
[東漢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劉備平定益州,法正與諸葛亮、張飛、關羽被賞賜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
劉備看不起許靖,諸葛亮與法正從不同角度向劉備曉之以理,于是劉備厚待許靖。
法正又說服劉備娶吳夫人。
法正升遷擔任蜀郡太守、揚武将軍;在外統領都城,在内擔任謀主。
地位甚高。
法正得勢後大肆報複,擅自殺死幾個過往曾诋毀他的人。
有人去找諸葛亮訴苦,希望抑制法正行為,諸葛亮不予采納。
法正與諸葛亮、伊籍、劉巴、李嚴五人共同制訂《蜀科》。
[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
法正分析形式,建議取漢中。
劉備率軍攻打漢中,法正也随軍前往。
[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
法正遠離蜀郡,諸葛亮于是破格提拔楊洪取代法正擔任蜀郡太守職務。
[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劉備自陽平南渡沔水,沿山向前推進。
于定軍、興勢作營。
适逢夏侯淵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