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除去孔融、阮瑀早就死了以外,剩下五個,全部染病身亡。
就在曹操得意洋洋進入漢中的當口,劉備正準中華三國聯盟之三國志黃巾風雲劉備攔住了曹軍的南下勢頭,休整滿一年,開始反攻了。
他派張飛等進屯下辨,以圖漢中。
曹洪揮軍來迎,雙方對峙又近一年。
其間張飛派遣部将吳蘭、雷銅遊兵北上,都被曹洪、張郃給砍了。
劉備親自統兵増援張飛,曹操也派隴上的夏侯淵來替換曹洪,同時自己西進到長安。
一場大戰迫在眉睫。
按照劉備軍師諸葛亮的“隆中對”方略,應該一路軍出漢川,一路軍出宛洛,相互策應北伐,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漢中大戰一觸即發,荊州的關羽卻沒有多大舉動。
他隻是派無數間諜到曹魏領内策劃叛亂,最終宛城守将侯音等起兵造反,被駐紮樊城的大将曹仁平掉了。
拉回去再說漢中,劉備以法正為軍師,穩步前推到陽平關,殺死了曹操的愛将夏侯淵。
關于夏侯淵之死,有兩種說法:一是在定軍山中伏,被劉備将黃忠所斬;一是說劉備部隊在走馬谷焚燒鹿砦,夏侯淵輕騎往救,猝逢敵大軍,力戰陣亡。
總之,曹操聽說了這個消息痛哭不已,同時埋怨夏侯淵:“早說了為将單憑勇力不行,要有智謀,妙才你怎麼不聽呢!”
曹軍主将陣亡,士卒混亂,多虧司馬郭淮等力推張郃暫時統攝諸軍,才穩住了人心。
曹操兵進漢中的時候,勝利的天平已經完全偏向劉備了。
曹操沒有辦法,竭盡畢生最後的智謀,才安然無恙地把諸軍拉出這塊死地。
這是曹操戎馬一生中,打的最後一仗。
劉備遂有漢中,并派大将孟達和義子劉封,東去取下房陵、上庸二郡,勢力膨脹到最大。
劉備乃自稱漢中王。
漢中戰鬥結束前後,荊州的關羽也動了,他統帥大軍北攻樊城。
曹操派于禁整合附近的七支部隊前往支援,結果趕上天降暴雨,七軍被淹,全部覆沒。
關羽複引水灌城,差點把整個樊城給淹喽。
曹仁想要突圍後撤,被汝南太守滿寵勸住了:“樊城是北上的門戶,咱們一走,可就把黃河以南都送給關羽了,将軍您三思啊!”
這時候,關羽的間諜計劃又生成效,陸渾(在今河南省)民孫狼等起兵響應。
曹操受不了了,一度想把漢獻帝從許昌接到自己身邊來,免得被亂民搶了出事。
多虧丞相軍司馬司馬懿勸阻。
司馬懿并獻計,關羽勢力膨脹,孫權一定不高興,不如暗中慫恿孫權進攻關羽。
關羽驕傲自大,孫權早就不滿,偏偏雲長毫無政治眼光,在這種形勢下還要去招惹本來就不穩固的盟友。
他擒獲了于禁許多兵馬,糧食不夠,就動手搶防區附近東吳的糧倉。
孫權恨他恨得牙癢癢的,曹操密使一到,立刻答應背後捅刀子。
孫權終究不是自己人,不可靠,曹操另外急調剛從漢中出來的大将徐晃,帶了一批新兵去救援樊城。
徐晃用聲東擊西之計,長驅直入連營,大敗關羽,解了樊城之圍。
這仗打得漂亮,連曹操都贊不絕口。
關羽暫時敗退,可還不死心,依舊在樊城附近徘徊,準備卷土重來——可就在這時候,東吳終于下黑手了。
東吳大都督呂蒙呂子明,和去世的前任魯肅不同,是典型的鷹派,主張用武力解決一切問題。
他早就盯着荊州很久了,看到關羽因為前方戰局不利而幾乎把後方的留守兵馬調空,就讓士兵僞裝商人,白衣渡江,襲取了江陵,守将麋芳和傅士仁等投降。
呂蒙入了荊州,約束士卒,撫慰百姓,軍紀很好,地方上很擁護,他趁機讓軍屬們給前線士兵寫信,告訴他們吳軍的善政。
當初孫權才答應曹操夾攻關羽,曹操就讓曹仁把這個消息暗通給敵人,想讓他不戰自退,回去和孫權狗咬狗,可是關羽愣不相信。
等到這時候,東吳使者到了樊城附近,關羽才知道老窩被端。
他急忙冒着被徐晃追殺的危險回軍,可是手下兵卒接到家信,紛紛逃散——怎麼能讓敵人随便在自己營中散布不利于己的消息呢,關羽實在太傻了。
等關羽跑到麥城,手下兵卒剩下不過數千,呂蒙一鼓而下,砍下關羽和他兒子關平的首級,送給孫權,孫權又送給了曹操。
瞧這父子倆走的遠路……
吳蜀聯盟,徹底破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