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章 曹操挾天子以令天下

首頁
建安元年(196),曹操挾獻帝都許。袁術怒劉備領徐州,舉兵攻之,劉備拒于淮水。曹操表劉備為鎮東将軍,封宜城亭侯。袁術結呂布,呂布遂襲取下邳,劉備敗走海西。劉備饑困,向呂布求和。呂布不願袁術強,乃迎回劉備,使屯沛縣,而自稱徐州刺史。

    劉備還沛縣,複合兵得萬餘人。呂布不願劉備強,尋複擊之。劉備走歸曹操。程昱說曹操曰:“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衆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曹操迎得天子,正躊躇滿志,乃答曰:“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三國志·武帝紀》)乃厚待之,表為豫州牧,并給糧兵,遣至沛縣收拾散卒,東擊呂布。

    曹操使獻帝下诏袁紹,責以不勤王,而自圖割據,擅相讨伐。袁紹上書辯護,說自己破家為國,從無異志。曹操于是表袁紹為太尉,封邺侯。袁紹不滿曹操挾持天子,自為大将軍,忘恩負義,竟号令到自己頭上,故恥為之下,表辭不受。曹操尚畏其實力,乃将大将軍讓之,自為司空,行車騎将軍。其實這時這些名号不過是虛有其名而已。曹操與袁紹日益不睦。

    張濟因糧盡自陝縣入荊州,攻穰縣,中流矢死,侄子張繡領其衆。劉表使人撫納,引為己援,以拒曹操。張繡乃得據南陽。

    二年(197),曹操征南陽,張繡降。曹操納張濟妻,張繡恨之。曹操聞其不悅,密謀殺之。謀洩,張繡掩襲曹操,曹操軍敗。

    袁術稱号,遣使告孫策、呂布。孫策作書責而絕之,而向許都奉貢。曹操表其為騎都尉,襲烏程侯,轉年再表拜為讨逆将軍,封吳侯。沛相陳珪勸呂布不要為虎作伥,引火燒身。呂布遂收其使送與曹操斬首。曹操表其為左将軍。袁術大怒,舉兵攻打呂布,不勝;尋又進犯曹操,敗績。

    袁紹并河朔,勢力大盛,對曹操悖慢無禮。他每接诏書,便感于己不利,遂遣使說曹操,許都潮濕,洛陽殘破,宜徙都鄄城,以就全實。鄄城靠近邺縣,袁紹是欲移天子自近。曹操拒之。曹操知道袁紹已是頭号大敵,另呂布、張繡等皆未賓服,自己是獨以兖豫二州抗天下六分之五。荀彧乃出計:宜急肅清近敵,安撫周邊,然後全力以圖河北。曹操然之。

    三年(198),曹操圍張繡于穰縣。劉表遣兵救之。袁紹叛卒投曹操,說袁紹将襲許都迎天子。曹操乃還。呂布使人去河内買馬,為劉備兵所抄。呂布由是又結袁術,出兵攻打劉備,劉備敗走,曹操遣夏侯惇往救,亦不敵。曹操親征,與劉備合兵,圍呂布于下邳,生擒呂布、陳宮,皆殺之,降張遼、臧霸等。呂布雖求援于袁術,但袁術已是自顧不暇。

    四年(199),曹操班師,表劉備為左将軍,禮遇甚重。曹操宴劉備,語之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劉備方進食,失匕箸(《三國志·劉備傳》)。時車騎将軍董承受獻帝密诏,謀誅曹操。劉備遂參與進去。董承為靈帝母董太後侄子,為獻帝舅。

    袁術窮途末路,欲北投袁紹。曹操遣劉備邀擊之。程昱、郭嘉聞之,勸曹操不可放縱劉備。曹操悔,追之不及。劉備至徐州,袁術已病死,他遂背曹操,與袁紹連和。時袁紹已滅掉公孫瓒,兼四州之地,将揮軍南下。曹操遣兵拒之。

    袁紹、曹操皆遣人招張繡。張繡欲歸袁紹。時賈诩為張繡謀士。獻帝出長安,賈诩離開李傕,輾轉至南陽,投靠張繡。賈诩認為宜從曹操。張繡不解,曰:“袁強曹弱,又與曹為仇,從之如何?”賈诩曰:“此乃所以宜從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衆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衆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釋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從三也。願将軍無疑!”(《三國志·賈诩傳》)張繡從之,率衆降曹操。曹操大喜,厚待二人。

    五年(200)正月,董承等謀洩,皆伏誅。曹操将征劉備。諸将認為袁紹大敵當前,不應避重就輕,贻誤緊要。曹操認為袁紹雖有大志,而行動遲緩,劉備乃為人傑,若不時擊,必為後患,遂東擊之。劉備以為曹操當拒袁紹,不備,敗奔袁紹,曹操擒關羽歸。《三國志·袁紹傳》曰:曹操征劉備,田豐說袁紹襲操後,袁紹辭以子疾,不許。田豐舉杖擊地曰:“夫遭難遇之機,而以嬰兒之病失其會,惜哉!”《三國志·于禁傳》曰:曹操初征袁紹,使于禁率二千兵,守延津以拒袁紹。劉備以徐州叛,曹操東征之。袁紹攻于禁,于禁堅守,袁紹不能拔。于禁複與樂進等将步騎五千,攻汲、獲嘉二縣,後還官渡。我認為,田豐說袁紹襲曹操後,袁紹并未完全不從,還是出了一些兵的。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