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章 諸葛亮北伐

首頁
    建興五年(227),諸葛亮率諸軍北駐漢中,臨發,上疏《出師表》曰:“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益州疲弊,有危急存亡之虞,是沒有道理出兵的。

    實際上,經諸葛亮一番治理,益州有所安穩,略顯豐盈。

     曹睿聞諸葛亮屯兵漢中,還欲大發兵攻之。

    孫資曰:“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此誠陛下所宜深慮。

    夫守戰之力,可禦三倍攻勢。

    但可分命大将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攝強寇,鎮靜疆場,将士虎睡,百姓無事。

    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

    ”曹睿由是止(《三國志·孫資傳》注引《資别傳》)。

     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聯合孫權北伐,自率二十萬大軍準備出征。

    諸葛亮若有誇大的話,率十餘萬兵是差不多的。

    諸葛亮與群下計議征戰方案。

    魏延欲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自與精兵五千,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掩襲長安。

    長安守将夏侯楙怯而無謀,必棄城逃走。

    如此,則一舉而長安以西可定矣。

    諸葛亮以為此計懸危,不如安從坦道,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魏延計,而使趙雲将兵據箕谷,為疑軍,揚言出斜谷取郿縣,自統大軍攻祁山。

    兩種作戰方案,一正策一奇計,孰優孰劣還是難分的。

    諸葛亮是欲斷隴以逼長安,魏延認為克長安隴地自定。

     諸葛亮出隴右,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望風而降,但隴西郡不動。

    隴西太守遊楚召會吏民,謂之曰:“今東二郡已去,必将寇來,但可共堅守。

    若國家救到,寇必去,是為一郡守義。

    若官救不到,蜀攻日急,爾乃取太守以降。

    ”吏民遂城守。

    遊楚聞蜀兵到,乃遣将出門設陣,而自于城上曉謂蜀帥曰:“卿能斷隴,使東兵不上,一月之中,則隴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虛自疲弊耳。

    ”遂使鳴鼓擊之,蜀兵乃去(《三國志·張既傳》注引《魏略》)。

    可見,遊楚把話說得明白:蜀軍能否占得隴右,取決于與魏援軍的會戰。

    諸葛亮不費一槍一彈,順利進入天水、南安,見遊楚負隅頑抗,遂放下隴西,将大軍朝東北安定進發。

     諸葛亮任馬谡為先鋒,督大軍在前,可衆臣皆以為宜用魏延、吳壹等宿将。

    劉備臨終時對諸葛亮說,馬谡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諸葛亮不以為然。

    是時魏臣不知計所出,曹睿曰:“亮阻山為固,今者自來,既合兵書緻人之術;且亮貪三郡,知進而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也。

    ”遂親率五萬兵馬急赴長安(《三國志·明帝紀》注引《魏書》)。

    曹睿聚合五萬兵,加關中數萬兵,援軍應在十萬左右。

    十餘日,諸軍上隴。

    曹真至郿縣,張郃向街亭,以同蜀軍會戰。

    諸葛亮未把曹睿這個少帝放在眼裡,盤算着如何乘勝前進,曹睿則料到諸葛亮的動向,出手不凡。

    諸葛亮的才能,理政優于将略,而曹睿正好相反,用兵長過安民。

    馬谡先至街亭,棄城舍水,依山為阻。

    張郃尋至,絕其汲道,大破之。

    曹真亦迫退趙雲。

    諸葛亮進無所據,不得已退還漢中,斬馬谡,貶趙雲,并求自貶。

    曹真、張郃收複三郡。

    曹真料定諸葛亮後出必從陳倉,乃使郝昭等率千餘人守備。

    諸葛亮似應在天水一帶布陣,以逸待勞,與魏援軍會戰,力争殺傷其有生力量。

    而他使馬谡向街亭,意圖可能是要去占安定,欲有地盤。

     是歲冬,諸葛亮聞孫權大破魏大司馬曹休于石亭,魏軍東下,關中虛弱,遂統衆數萬,出散關,圍陳倉。

    郝昭堅守,諸葛亮久攻不克,見糧盡而魏救兵又到,乃引退。

     諸葛亮兩次北伐失利,并失武都、陰平二郡。

    東漢末,武都郡屬雍州。

    《三國志》中的《武帝紀》、《劉備傳》、《曹真傳》、《張既傳》、《楊阜傳》等傳紀曰:劉備向漢中,遣張飛、馬超等入武都。

    曹操遣曹洪等救武都,自将兵至長安。

    曹洪退張飛、馬超。

    劉備殺漢中守将夏侯淵。

    曹操入漢中,尋撤兵,使曹真至武都迎曹洪還屯陳倉,使張既、楊阜徙武都民氐,使居京兆、扶風、天水,徙郡至扶風小槐裡。

    劉備占漢中即逼武都。

    這說明曹操全面撤出漢中、武都二郡,劉備遂有之。

    東漢時,益州廣漢郡北部置有廣漢屬國。

    《晉書·地理志》曰:劉禅建興二年(224),改廣漢屬國為陰平郡。

    說明陰平為蜀所有。

    劉備取益州時,曹操平定雍涼,并從武都入漢中,似未嘗進陰平。

    就算曹操有陰平,劉備克漢中,占武都,也勢必要取之。

    武都東鄰漢中,北與扶風、天水、南安、隴西接壤,西南連陰平,是漢中出隴右所經之地。

    諸葛亮出隴右,隻說天水、南安、安定叛,隴西未叛,未提武都如何,說明武都不在魏,而在蜀。

    武都若在魏,蜀軍要從漢中向祁山,顯然就得先取之。

    實際上,諸葛亮第一次是出武都而入祁山的,第二次亦是經武都而圍陳倉的。

    事實很可能是,諸葛亮因兩次北伐無獲而反失武都、陰平。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