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請将須行激将法”——《三國演義》中的激勵謀略

首頁
    強劉備集團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正如他高卧隆中時常吟的:“鳳翺翔于千仍兮,非梧不栖;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如果劉備一直是個“織席小兒”,哪能有那麼多豪傑投靠于他?如果劉備一直當他的新野縣令,許多人也早就喪失希望,離他而去。

    可見,“功名”對于一個人才來說,是重要的精神追求,滿足人才的正當“功名欲”,是激勵人才奮發努力的重要手段。

    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說道:“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于林泉之下?”徐庶臨去曹營,鼓勵劉備手下諸人:“願諸公善事使君,以圖名垂竹帛,功标青史。

    ”當黃蓋請阚澤代他向曹營獻詐降書時,阚澤欣然應允,慷慨表示:“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不幾與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軀報主,澤又何惜微生!”都雄辯地證明,“功名”對于人才來說,是個重要的激勵手段。

     滿足“功名欲”的手段,除了倚重、提拔之外,還有賞識、表揚。

    《三國演義》中一些出色的管理者常常是同時使用數種手段。

    荀彧離開袁紹投奔曹操,曹操和他談話後稱贊他:“此吾之子房也”,馬上任命他為行軍司馬。

    曹操稱贊典韋:“此古之惡來也”,當下任命他為帳前都尉。

    趙雲以“空營計”大勝魏軍,劉備贊揚他:“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并且賜給他一個稱号——“虎威将軍”。

    周泰在濡須一戰,三番沖殺救了孫權性命,戰鬥結束後,孫權專門設宴款待他,并親自把盞,撫着周泰的脊背,淚流滿目地說了一些贊揚和撫慰的話,然後又叫周泰解開衣服,讓衆将看“遍身傷痕”。

    宴會結束後,孫權“以青羅傘賜之,令出入張蓋,以為顯耀”,可以說給了周泰極大的表彰和極高的榮譽。

    這種賞識、贊揚、賜與稱号等,都是對一個人功勞、成就的肯定和認同,可以使一個人繼續保持已有的積極行為。

     和賞識、稱贊相輔相成的激勵手段是運用“羞辱”激勵部下。

    人都有自尊心,自尊心的損傷是一種恥辱,而“知恥近乎勇”,可以激勵人們奮進。

    諸葛亮最善于抓住部将的性格特征,運用“羞辱”這種激勵手段。

    馬超攻打葭萌關,張飛大叫出戰,而諸葛亮卻“佯作不聞”,對劉備說:“今馬超侵犯關隘,無人可敵;除非往荊州取關雲長來,方可與敵。

    ”張飛哪能受得了這等小看!着急說道:“何故小觑吾!吾曾獨拒曹操百萬之兵,豈愁馬超一匹夫乎?”諸葛亮進一步火上加油:“翼德拒水斷橋,此因曹操不知虛實耳;若知虛實,将軍豈得無事?今馬超之勇,天下皆知,渭橋大戰,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幾乎喪命,非等閑之比。

    雲長且未必可勝。

    ”急得張飛說:“我隻今便去;如勝不得馬超,甘當軍令!”在這裡,張飛越急,諸葛亮越緩;張飛越自恃武勇,諸葛亮越表示他不堪此任。

    就這樣,他把張飛的求戰心情激到最大限度,把張飛的戰鬥勇氣充分激勵起來,強烈的榮譽感和英雄主義精神,驅使着張飛去舍命拼殺。

    這才引來葭萌關前張飛和馬超那場無日無夜的惡戰。

    老将黃忠最怕别人嫌他老而無用。

    當初入西川攻打雒城時,隻因魏延說他“年紀高大,如何去得”,他便怒氣沖沖,要取刀和魏延比武。

    諸葛亮深知黃忠這一性格特點,因此奪取漢中時,連續兩次以此激他,調動了黃忠的大智大勇,使這位年近七十的老将,在奪取漢中時立下了赫赫戰功。

    當然,諸葛亮并不僅僅把“寶”押在激起的士氣上,他告訴劉備:“此老将不着言語激他,雖去不能成功。

    他今既去,須人馬前去接應。

    ”可見,諸葛亮一方面要激起部将殺敵的勇氣,另一方面還要穩紮穩打,保證萬無一失。

     (三)“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情”的激勵曆數三國人物,劉備大概是多情善哭的第一人了。

    他不僅在百姓面前哭得出來,更多的是在自己的文臣武将面前掉淚。

    他與趙雲初次見面分手時,便“執手垂淚,不忍相離”,相愛之情,何其真摯?為請諸葛亮出山,他竟哭得“淚沾袍袖,衣襟盡濕”,敬慕之心,何其誠懇?徐庶要走,他送了又送,哭了又哭,令人讀之心酸。

    關羽被害,他竟“一日哭絕三五次,三日水漿不進,隻是痛哭”,以緻“淚濕衣襟,斑斑成血”。

    今人實難想象,劉備何以如此能哭?這真要感謝羅貫中那支浪漫之筆了。

    正是這支出神入化之筆,塑造了劉備這個與曹操同有大志,但手段針鋒相對的典型形象。

    劉備自己表白:“曹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與曹相反,事乃可成。

    ”為了樹立自己這個感人的形象,劉備是絲毫不吝惜自己的眼淚的。

    用現在的話說,這就是一種感情投資。

    諸葛亮在隆中決策中提出:“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将軍可占人和。

    ”劉備正是憑着“感情投資”等手段,赢得了“人和”這個戰略優勢,靠“人和”這個戰略優勢。

    與曹操、孫權争分天下。

     自然,以情動人并不一定要象劉備那樣動輒涕淚交流。

    捧讀《三國演義》,動人情态多采多姿,可以使現代管理者學到更多攝取人心的藝術力量。

    以情動人大緻有如下一些方式: 尊重 人都有受人尊重的需要,特别是知識分子尤甚。

    古代士大夫的最高理想,常常不是為王為帝,而是為“王者之師”,受人尊重是他們的優勢精神需要之一。

    馬逢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