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十策

首頁
1.天下三分

    源自諸葛亮.諸葛先生在茅廬之中,策衡天下.真神人也.後來畢竟如此,感慨非常.2.聯劉抗曹

    源自魯肅.綜合分析,力挺人主.所謂盡心盡責.後來周郎附議,并統兵火燒赤壁.曹操實力大損,無力再次大規模南下.3.靜觀其變

    源自司馬懿和劉晔.充分看透了劉.孫聯合的本質.自己發展經濟的同時,不損耗軍事力量.但是2個對手從此陷入猜忌,即使再次聯合,也非常松垮.4.挾持天子

    源自荀彧,程昱.看到了在群雄并起的時代,在政治上讨價還價的最好工具.為曹操集團赢取了無上的政治上的号召力,挾天子以令諸侯.非袁紹輩能理解.5.可與争鋒

    源自荀彧.郭嘉.在袁紹強大的軍事力量背後,看到了物質并非唯一的決定因素.官渡之戰決定了袁紹集團的覆滅隻是時間問題.6.起兵長安源自賈诩.在人心惶惶之際,突出奇謀.看到了王允.呂布等人在軍事上的準備不足.決定了群雄并起的政治基礎.7.表以孝道

    源自賈诩.在曹氏集團争奪繼承權的鬥争中,揚長避短.看到了曹氏父子各自的性格特征.決定了魏國日後的走勢.8.攻心為上

    源自諸葛.馬羧.在與少數民族的鬥争中,采取了最有效.最經濟的辦法.看到了直接統治少數民族地區的劣勢.為相對弱小的蜀漢,集中全國力量攻擊魏國,創造了條件.9.深根固基

    源自荀彧,郭嘉,荀攸.在曹操勢力還不穩固的時候,提出先鞏固根據地的觀點,極其對頭.看到了群雄紛争的時代,必要的物質基礎.決定了曹操集團以後發展的基礎.10.先北後南

    源自荀彧.在多人堅持先攻擊劉表的時候,文若提出表乃自守之徒,無四海之心,可以放心先安定河北的策略.充分說明文若識人知事,客觀地分析了南北利害.曹操在統一北方後,占據了絕對的物質優勢,從此占據了主動.為大家先奉上策略十強,有空再奉獻謀略十強.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