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從諸葛亮的失敗看領導者的定位

首頁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在這首詩中,大詩人杜甫對諸葛亮的敬仰與惋惜之情躍然紙上,千百年來,諸葛亮是作為智慧與道德雙重象征留在中國人心目中的,他未出茅廬,先知三分天下,他草船借箭,火燒赤壁,賺荊州,取成都,奪漢中,七擒孟獲,形成三分天下中的蜀漢基業,他忘我工作,積勞成疾,直至病死軍中,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為後世為官的最高準則。

     然而,諸葛亮不僅沒能實現匡複漢室的理想,而且蜀漢集團還是三國中最先破産的一個。

    諸葛亮是個有得有失的人物,他的“得”在于他的“小我”,是作為個人的諸葛亮,他的“失”在于他的“大我”,是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諸葛亮。

    借用西漢初年的一句話,蜀漢的霸業真是“成也孔明,敗也孔明”。

     諸葛亮之敗,敗在錯位。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沒有明确領導者的定位。

     領導者的定位,就相當于把握着梯子,要确定靠到哪一面牆才是對的,還要讓别人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确的,願意沿着梯子向上,直到“手可摘星辰”。

    除了需要敏銳的判斷力和戰略的眼光外,用好人才,充分授權,選好接替自己的人,恐怕是領導者最重要的任務了。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諸葛亮在用人、授權和接班人選擇這三個方面做得如何。

     用人 用人之道,是領導才能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領導者實施領導過程的重要工作,正确用人必須實現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達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比如馬谡,才氣過人,有一定的軍事理論知識,是個不可多得的參謀人才。

    建興三年,諸葛亮征南中,馬谡為其獻計:“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

    ”諸葛亮采納馬谡的計策,七擒孟獲,平定南方,使南方多年不敢複反。

    馬谡還曾獻計離間魏帝與司馬懿,為蜀漢暫時除卻一心腹大患。

     但馬谡雖然跟随諸葛亮多年,卻一直僅是“高參”,從未擔任過主将,他精于戰略,拙于戰術,也有言過其實的缺點,劉備向諸葛指出過這點,說馬谡“不可大用”。

    然而,由于諸葛與馬谡有着深厚的個人交情,諸葛不僅對劉備之言不以為然,而且一意孤行,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将魏延、吳懿,諸葛亮力排衆議,令馬谡為先鋒,統軍在前,與魏将張郃戰于街亭,為郃所破,士卒離散。

    諸葛如果能接受大家的意見,令魏延等為先鋒,可能不至于會有街亭慘敗。

    街亭之敗,不僅使蜀漢遭到重創,斷送了首次北伐,也斷送了一位良好的參謀人才。

     馬谡這樣一個善出奇計的謀士在街亭慘敗,從表面看是馬谡無知所緻,而實質上是諸葛亮用人不當所緻。

    而且事後還反省自己,斬馬谡後哭曰:“吾想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曾囑吾曰:‘馬谡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今果應此言。

    ”他想到的仍然隻是把庸才當成了人才用,始終沒有明白自己用人失當是失街亭的根本原因。

     授權 在團隊協作中,時常有這樣一個現象,很多領導者看到員工做工作不如自己,總是忍不住要加以指點,甚至越俎代庖。

    殊不知,這種指點在團隊成員看來已經成了一種幹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領導者過多的幹涉會擠壓這種空間,員工有可能變得消極、怠惰、唯命是從,失去主觀能動性,團隊更不會有戰鬥力可言。

     諸葛亮為蜀漢丞相,工作勤勤懇懇,“自校簿書”,“罰二十以上親覽”,以至積勞成疾,過早離開人世。

    其在上後主的《自貶疏》中道:“街亭違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

    ”其對手司馬懿有評價諸葛亮說:“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而在西漢時期,陳平任漢左丞相,皇帝劉恒一日問,全國一年審決了多少案件,全國一年的财政收支有多少,右相周勃答不出來,劉恒問陳平,陳平說:“這些事有人主管。

    ”劉恒問:“誰主管?”陳平答道:“陛下要了解司法問題,可以問廷尉;陛下要了解财政收支,應該問治粟内史。

    ”劉恒又追問:“如果什麼工作都有人主管,那麼你管什麼?”陳平答:“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候;内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帝乃稱善。

     陳平、諸葛亮是當時的高官,作為領導者,一個重要職責是“授權原則”,把精力集中在重要事務,下屬獲得一定的職權和責任,就能獨立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并取得成就,在成就感的激勵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不一定要在各個方面都比别人強,而在于具有調動下屬積極性。

    不授權的領導不僅對領導者本人不利,他的下屬還會感到自己不被信任,獨立創造力不能得到發揮,因而會失去工作的積極性,這種領導方式還會失去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機會。

     因此,領導者不妨暫時把自己比員工多出的那些能力束之高閣,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拓展員工的發揮空間,激發他們的創造性,賦予下屬充分的職權,同時創造出每一個人都能恪盡職守的環境。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