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三國》,你大概找不到一個比趙雲更叫人喜歡的角色了。
忠勇明智,讓他一個人占全了。
而且,還是那樣的“偶像”級帥哥,以至于從界橋到長坂坡再到定軍山,無論在連環畫還是在京劇裡(這是我那個時代僅有的影像藝術),他以一個英武過人的青年将軍形象過了三十年,好像時光流逝把他給忘了。
關于趙雲的第一個疑惑就是關于年齡的,按照《演義》的說法,趙雲第一次出現是在界橋之戰中大戰文醜,救了公孫瓒,當時的趙雲是“少年将軍”,我們可以估計為二十歲左右,而劉備此時大約三十來歲,也就是說,趙雲比劉備大約小十歲左右。
這都沒有問題,可是寫着寫着,問題就來了。
赤壁之戰時,劉備已經年近半百,也就是說,趙雲也該有四十歲了。
可是他居然還不曾娶妻,這就有點奇怪了。
如果說前半生颠沛流離,顧不上解決個人問題還說得過去,可是劉備們在新野一住就是七八年,一個年近四十歲的老男人怎麼會不抓緊機會呢?這還可以用個人性格作為搪塞,可再往後就怎麼也說不過去了。
劉備臨終托孤時,《演義》和《三國志》一緻肯定他是63歲,也就是說,趙雲應該是五十歲多一點,可是短短幾年之後,諸葛亮一出祁山,趙雲卻成了年近七十的“老黃忠”——按照劉備—趙雲—諸葛亮三人各相差十歲的邏輯,即使到了“秋風五丈原”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趙雲也不該到了這個歲數。
關于趙雲的第二個疑惑是:趙雲是帥哥嗎?實際上,前面已經部分回答了這個問題。
如果趙雲比劉備大哥歲數都大,恐怕也就沒有人關心他帥不帥了。
當然,如果他比劉備年輕十歲,這個問題還有讨論的必要。
《三國志》裡對他的相貌毫無記載,隻有《趙雲别傳》曰:雲身長八尺,姿顔雄偉。
按現在的标準,也是個一米八以上的男子漢,但“姿顔雄偉”并不說明他如何俊美。
這個問題隻能空對空了,不過還是很有意思,為什麼有意思,容以後再說。
看《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第七回趙雲登場,羅貫中寫其相貌:“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
闊面是臉盤很大,重頤就是雙下巴。
後文周倉描述趙雲“極其雄壯”。
桂陽趙範的說法則是“相貌堂堂,威儀出衆”。
但趙範是在拍趙雲的馬屁的時候說的,真實性值得懷疑,況且,“相貌堂堂”也不等于英俊潇灑。
綜上所述,羅貫中筆下的趙雲本來應該是個很精神、很強壯的胖子,而不是我們現在心目中的小白臉。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把趙雲變成一個小白臉了呢?答案是戲劇的影響。
在京劇裡,趙雲是标準的武生:沒有胡子,白盔白甲,不時表現幾手令人叫絕的硬工夫。
也不光是趙雲,發瘋的子都、叫關的羅成、挑滑車的高寵,都是這一副模樣。
這話題還可以放大一些。
傳統戲曲确實沒落了,但是它對我們的潛在影響是巨大的。
我們習慣于把人分成各種類型,以及各種類型的各種表現,實際上都和戲曲中的臉譜化有關。
比如張飛吧,一想到他,眼前往往會出現一個滿臉胡子、哇哇大叫的莽漢,有幾個人想的起曆史上的張飛,是個字寫的極好、畫畫的極好(尤其擅長畫美人)、跟“文化人”相處甚歡、頗有情調的翩翩佳公子呢?第三個疑惑:趙雲有多厲害?民間素有“一呂二趙”的說法,但即使在《三國演義》裡,第二把交椅也該關二爺坐,趙雲排不上,“長坂坡”一回,盡級誇張渲染,有頭有臉的對手,也隻是張合一個。
《三國志》也把趙雲列入蜀漢武将的第二等級(第一等級是關、張這兩位“萬人之敵”),與黃忠并列:“黃忠、趙雲強摯壯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趙雲成名之長坂坡一戰,三國志中這樣描述:“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