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東吳的開山鼻祖,孫堅、孫策父子的人品與經曆是頗有幾分相似的,兩人都心高志大,敢于問津帝王之霸業:都骠悍剛烈,武藝出衆,勇與身先士卒:而且最後都是麻痹大意,死于非命,壽祚不永.
孫堅原是長沙太守,早就以勇烈著稱。關東豪傑共讨董卓時,多心懷鬼胎,畏首畏尾,不思進取,隻有他和曹操不避兇險,敢為前驅,拼死搏殺。雖然他因受袁術制肘,出師不利,初戰敗于化雄,卻始終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終于逼退董卓,率先進占洛陽,立下了反董的頭功。
孫堅奮不顧身讨董,完全出于公心。當董卓畏懼他的兵鋒,試圖以結親來誘惑他時,他嚴正申明:“董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謝天下,安肯與逆賊結親耶?”這顯然不是裝門面的高調。因為他與董卓确實沒有私仇,而且他的糧草還要依賴袁術來供應,想來也不會指望靠打董卓而一舉成就霸業。倒是被董卓殺了叔父一家的袁術,卻反過來破壞孫堅的軍事行動,實在卑鄙到了極點。
不過,孫堅在洛陽獲得那塊象征皇權的傳國玉玺時,卻經受不起九五之尊的誘惑了。為了獨成大業,他不惜對老天發虛假的誓言,隐匿玉玺,并同群雄反目,最後終因不信天數,恃勇輕敵而遭假誓的報應,橫死于伏兵的飛石亂箭之下,年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