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曹家為了進行“政治投資”,搞“雙保險”:一方面秘密收養秦可卿,巴結廢太子一派;另一方面又要讨好皇帝,于是把自己家族的一個女兒送到宮裡去,想辦法讓她逐步晉升,使她最後能夠到皇帝的身邊,成為皇帝所寵愛的一個女子。這個人在小說中就是賈元春。根據現在發現的江甯織造曹家的檔案材料,從史實和學術研究的角度審視,絲毫沒有這種“雙保險”的影子。那麼在《紅樓夢》裡有沒有呢?也沒有。
所謂《紅樓夢》中的賈府秘密收養廢太子之女秦可卿的問題,我在前面已經作了詳細分析,予以否定。這裡隻談“雙保險”的另外一面,關于送女兒入宮,讓她逐步晉升到皇帝身邊去的問題。且不說無論是清史還是曹雪芹家世的資料中有沒有這種事實的哪怕一點點确鑿曆史依據,我們隻要讨論一下在那種曆史條件下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就夠了。
首先要說的是“送”。清朝選秀女,有一套非常嚴格的選拔制度,不是哪位當官的自己想“送”就可以“送”的。這一點不難理解,毋庸贅言。俗話說,“侯門深似海”,何況皇宮!清代嚴格規定宮人與太監不得交通外戚,違者将受到極其嚴厲的處置。所以賈府即使把元春“送”進去了,哪裡那麼容易就能夠“想辦法”讓女兒如何如何!
我們從十七、十八回元春省親的過程即可見清代皇家禮制嚴格到何等地步。賈府知道元春今日要歸省,但是究竟什麼時候來卻不清楚。頭一天(正月十四),賈府“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次日十五“五鼓”,天還沒亮呢,“自賈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妝”。然後,“賈赦等在西街門外,賈母等在榮府大門外”。等得都不耐煩了,忽然看見一個太監騎馬來,連忙迎了進來,才知道要“未(13—15點)初刻(一晝夜一百刻,一刻為十四點四分鐘。一個時辰為兩個小時,約八刻多,一個小時四刻多)用過晚膳,未正二刻還到靈寶宮拜佛,酉(17—19點)初刻進大明宮領宴看燈方請旨,隻怕戌(19—21點)初才起身呢”。再看看元春省親隊伍的架勢,賈政參見女兒還要隔着簾子。最後太監說,“時已醜(1—3點)正三刻,請駕回銮”。也就是說,元春晚上七點多出發,将近淩晨三點時太監提醒該回宮了,所以元春在家總共隻待了大約七個多小時。我們可以看出皇家在禮制上的嚴格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紅樓夢》中寫到的元春省親,在實際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之所以要寫這個省親故事,有四個作用:一,突出賈府的極度奢華,為日後敗落埋下伏筆。二,合理地為金陵十二钗們和賈寶玉提供一個生活中不可能有的活動平台,這是最重要的。三,塑造一個理想後妃的藝術形象。四,這個省親活動采用了一些當年曹家接待康熙南巡的素材。因此有批判皇家極度奢華的寓意,并暗示曹家敗落實際上主要是由于皇帝南巡揮霍而巨額虧空所緻。但是這隻是運用了一些素材,因為康熙南巡的規模和禮制的嚴格要遠遠超過貴妃省親,所以小說中的皇帝不能等同于生活中的某個皇帝,更不能将具體事件一一坐實。即使這個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貴妃省親活動也隻有幾個小時而已——因此,外戚根本不可能“想辦法讓她逐步晉升”,最後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