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回有一段文字據說對揭開元春之謎非常重要,反映的是雍正的突然死亡以及乾隆的匆忙繼位。
好在這段文字總共隻有六百字左右,索性全部錄出,以便大家一起分析:
一日正是賈政的生辰。
甯榮二處人丁都齊集慶賀,熱鬧非常。
忽有門吏忙忙進來,至席前報說:“有六宮都太監夏老爺來降旨。
”唬的賈赦賈政等一幹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戲文,撤去酒席,擺了香案,啟中門跪接。
早見六宮都太監夏守忠乘馬而至,前後左右又有許多内監跟從。
那夏守忠也不曾負诏捧敕,至檐前下馬,滿面笑容,走至廳上,南面而立,口内說:“特旨,立刻宣賈政入朝,在臨敬殿陛見。
”說畢,也不及吃茶,便乘馬去了。
賈赦等不知是何兆頭,隻得急忙更衣入朝。
賈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飛馬來往報信。
有兩個時辰工夫,忽見賴大等三四個管家喘籲籲跑進儀門報喜,又說“奉老爺命,速請老太太帶領太太等進朝謝恩”等語。
那時賈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伫立,那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鳳姐、迎春姐妹以及薛姨媽等皆在一處,聽如此信至,賈母便喚進賴大來細問端的。
賴大禀道:“小的們隻在臨敬門外伺候,裡頭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
後來還是夏太監出來道喜,說咱們家大小姐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後來老爺出來亦如此吩咐小的。
如今老爺又往東宮去了,速請老太太領着太太們去謝恩。
”賈母等聽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氣盈腮。
于是都按品大妝起來。
賈母帶領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轎入朝。
賈赦、賈珍亦換了朝服,帶領賈蓉、賈薔奉侍賈母大轎前往。
于是甯榮兩處上下裡外,莫不欣然踴躍,個個面上皆有得意之狀,言笑鼎沸不絕。
這裡有幾個問題要弄清:
一、夏太監是報喪來了,還是報喜來了?
二、賈政“陛見”的是雍正還是乾隆?
三、賈政去東宮幹什麼?
四、賈府的人為什麼一開始十分驚慌?後來賈母等入朝見誰去了?
首先要說明的是,雍正雖然死得突然,但也不是什麼上午還好好的,突然到傍晚就傳出他駕崩的消息。
據《清世宗實錄》等史籍記載,雍正從得病到死亡有一個明顯的從發病、加重、惡化到死亡的過程:八月二十日感到不适,二十一日病情加重,但仍然理政,皇四子弘曆等均在身邊侍奉。
二十二日病情惡化,經禦醫搶救無效于二十三日子時去世,頭尾四天。
這比現在某些心腦血管病突然發作猝死時間已經長得多了。
那麼夏太監究竟幹什麼來了?這是顯而易見的。
如果是雍正死、乾隆即位這種天崩地陷的大事,決不會給賈政這種相當于今司局級官員的員外郎宣“特旨”入朝。
因為雍正病重時皇四子寶親王弘曆和皇五子和親王弘晝“朝夕謹侍”,病危時雍正诏弟弟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和大學士張廷玉等幾位重臣入内顧命。
雍正剛死,允祿等就遵遺命開啟雍正元年寫下的立皇太子密封,宣雍正遺诏,于是弘曆即位。
允祿接着宣先帝遺命,由允祿、允禮、鄂爾泰、張廷玉為輔政大臣。
還有許多重要的工作與人事上的具體安排,史有明載,與《紅樓夢》無關,故不贅述。
所以,在雍正死去、乾隆即位的曆史性時刻,所有安排一絲不亂。
等到賈政這種中級官員入朝時,他們早就已經聽說發生什麼大事了。
在得知雍正皇帝已死的情況下,賈政絕對不敢在家大擺宴席,慶賀生辰,更不敢演戲,這些裡頭隻要有一項,就是殺頭的罪,而且還必定會禍及全家。
即使由于雍正駕崩乾隆登基,朝廷真的派人來宣特旨,也不會派主管後宮的太監來。
夏太監沒有“負诏(騎馬時将诏書斜背在身上)捧敕(下馬後走路時雙手捧着聖旨)”,而是至檐前下馬,滿面笑容,走至廳上,南面而立,簡單地宣口谕,宣賈政立即入朝,在臨敬殿拜見皇帝。
可見夏太監不是來報喪,報朝廷之喪;而是來報喜,報後宮之喜,就是元春晉升為貴妃了。
如果真是皇帝死了,夏太監居然“笑容滿面”,憑這一點他就該殺頭。
賈政先是奉旨“入朝,在臨敬殿陛見”。
我們要弄清楚,賈政“陛見”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