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豈止尤物說二尤(1)

首頁
    玉冷笑道:‘雖如此說,但隻我聽這話不知怎麼倒替你擔心慮後呢。

    ’”寶玉對香菱的擔心不但沒有引起香菱的警覺、清醒和感謝,她反倒怪罪寶玉多事,認為寶玉不正經。

    小說寫道:“香菱聽了,不覺紅了臉,正色道:‘這是什麼話!素日咱們都是厮擡厮敬的,今日忽然提起這些事來,是什麼意思!怪不得人人都說你是個親近不得的人。

    ’一面說,一面轉身走了。

    ”香菱認為寶玉是“有意唐突(冒犯)他”,從此就故意“遠避”着寶玉。

     香菱雖然是薛蟠之妾,但是,娶了沒半個月,薛蟠就不拿她當回事了,連王熙鳳都為她感到“可惜”。

    人類在兩性關系上具有明顯的排他性。

    丈夫對于妻子愛上别的男人,或者妻子對于丈夫愛上别的女人,都是不能容忍的。

    也就是說,一個人對于自己所愛的異性愛上與自己同性别者,會本能地産生反感。

    這是人類最敏感的情感反應。

    按說薛蟠娶妻,對香菱精神上是嚴重的傷害,也必定會有利益沖突。

    盡管在當時那種社會裡,作為妾的香菱根本無力阻止薛蟠娶夏金桂,但是她的正常心理反應應當是感到痛苦和嫉妒,至少是無奈與冷淡。

    然而我們在七十九回看到的香菱卻是由衷地為薛蟠娶夏金桂感到無比喜悅,忙碌得快活而自覺。

    對于寶玉對她的擔心不但不感激,反而責怪。

    這表明封建道德觀念對香菱造成的深重毒害,使她失去了人類最基本最敏感的情感反應——性的排他反應。

    她的女性意識完全喪失了,使她不但不去做任何抗争,反而自覺地快樂地将自己推向深淵。

    她不是被迫放棄自己的丈夫,而是自覺讓出這個男子并且幫助另外那個女人去占有他。

    所以香菱最應該可憐的正是這種極度的性麻木,自覺的妾意識。

    曹雪芹通過香菱這個藝術形象批判的正是最道貌岸然的封建禮教對女性造成的嚴重精神創傷。

    這正是香菱形象的獨特典型意義。

     一百二十回本高鹗續寫的後四十回,有功有過,其中最大的敗筆之一就是香菱的結局。

     一○三回寫夏金桂想用毒藥害死香菱,結果陰差陽錯,她被自己放了砒霜的湯毒死。

    于是香菱後來成為改邪歸正的薛蟠的正室,最後死于難産,“遺一子于薛家以承宗祧”。

    像薛蟠這樣随便就将人打死的惡人,很難想象他突然會有本質性改變。

    而香菱的死因改為難産,變成了屬于醫療技術方面的問題,而不是夏金桂的迫害,與社會責任無關。

    一個嚴重的社會悲劇成為個人悲劇,于是大大削弱了悲劇意義。

    這個結局完全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

     香菱的結局在第五回她的判詞中寫得十分明白:“自從兩地生孤木,緻使香魂返故鄉。

    ”她是被夏金桂迫害而死的。

    香菱拒絕寶玉對她的關懷,心甘情願地受薛蟠的淩辱,受夏金桂的擺布,因此她不可能擺脫判詞為她規定的命運。

    從七十九回後半回到八十回的前半回,夏金桂從一進薛家門後就千方百計地迫害香菱,緻使本來體格就“怯弱”的香菱“加以氣怒傷感,内外折挫不堪,竟釀成個幹血之症(中醫稱之為‘幹血痨’,一種嚴重的婦科病),日漸羸瘦(消瘦)作燒,飲食懶進,請醫診視服藥亦不驗效”。

    因此香菱是在不久之後就死去的,決不可能拖得很久。

    一○三回的處理和曹雪芹原初的設計完全不同。

    高鹗不會看不出來,所以是故意改變的。

    它反映了中國人民族文化心理的一大弱點:大團圓結尾,即使不能十分美滿,也不要太悲慘。

    這不,香菱雖然死了,可是夏金桂也死了,而且死在她之前。

    香菱終于成為正室,而且留了個兒子。

    有些讀者可能會得到某種心理平衡。

    其實這種心理十分有害。

    中國許多被稱為悲劇的戲曲、小說都有這種好人受盡苦難終于得到好報,金榜題名啦,有情人終成眷屬啦,壞人得到懲罰啦,好人死而複生啦,冤案被昭雪啦,等等。

    總之,所謂悲劇,往往有一個令人感到滿意的結尾,甚至是喜劇結尾。

    對這種結局的向往固然表現了中國人的善良一面,總希望人性與生活的美好,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但是也反映出中國人不敢面對殘酷現實,甚至逃避痛苦,自我麻痹的消極意識。

     後四十回香菱的結局不但從個案來說完全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而且也和曹雪芹對“天”也就是當時末世社會的批判相違背。

    我們從小說中看到,英蓮(香菱)無論從長相到脾氣到聰明,都是非常出色的,上上下下的口碑都很好。

    從她學詩進步之快就證明她的聰明不下于任何少女。

    第一回癞頭和尚不是說她“有命無運”麼?所謂“有命”就是她生來就是個“有材補天”的少女,“無運”就是因為她生于末世,所以不僅不能補天,而且命運悲慘。

    最後這種結局雖然比較符合中國人的口味,讓人感到香菱雖然還是死了,可是終于得到了某些補償,老天爺還是有眼的,這個社會還是有公道的,但是卻大大削弱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