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也看“圍毆”胡文彬這場鬧劇 王乾榮(北京媒體從業者)

首頁
我這個題,是從11月8日《新京報》薛湧文章《我看“圍毆”劉心武這場鬧劇》學來的。薛湧所謂“圍毆”,大約指“很多人”批評劉心武,因為人少了,即便是“毆”,也談不上“圍”。現在這麼多人又批評胡文彬,是不是也可以稱為“圍毆”呢?

    也許可以。再談“鬧劇”,如果說批評劉先生這個事是“鬧劇”的話,那麼批評胡先生這事也是。

    批評胡先生者,多對他奉勸劉先生别上中央電視台宣講他的“胡說八道”有意見,說胡有“學霸”作風。胡先生居然要給“《紅樓夢》研究之門”和“中央電視台《百家論壇》之門”設“檻”,發“準入證”,還不霸道嗎?而他沒有這個權利!雲雲。

    我覺得,批評胡文彬之人,一是太敏感,二是根本不懂何為“霸道”。人家胡先生不過是說了一點自己的意見,怎麼就“霸道”了呢?事實上,他根本沒有權利也不可能“限制”劉先生。但是,他有要求劉先生别在中央電視台出洋相的權利——正像一個觀衆有權利喝倒彩,要求一個正在胡亂演出的蹩腳演員下台一樣。就是說,劉先生有宣講的權利,胡先生也有不希望劉先生講的權利——盡管他做的是無用功。無用功?沒錯兒。這有先例在:很多電視台不是一直大播皇帝戲嗎?一些人寫文章,不希望宣傳專制皇權的戲在電視台大行其道,人家還不是照播無誤!你道這是提意見之人“霸道”,還是握有播映權的人“霸道”?這也正如魯迅所說:“講話和寫文章,似乎都是失敗者的象征。”(見《複孫伏園》)而失敗者又何談“霸道”?

    我其實也不喜歡、不希望劉先生在中央電視台宣講他的所謂“《紅樓夢》研究”。我隻舉一例說明劉先生之“研究”的荒唐。

    劉心武說,張太醫給秦可卿開的藥方中有“人參、白術、雲苓、熟地、歸參”這樣幾味藥。這裡,人參之“參”指天上的一顆星:“白術”之“術”,因曹雪芹是南方人,說話舌頭不會打彎兒,就念成了“宿”,也代表一顆星;星星在上,所以這兩星合指可卿的爹媽。“雲苓”之“雲”是“說道”,“苓”則是“命令”。“熟地”是可卿從小栖身,而特别熟悉的地方——賈府天香樓。“歸身”即“回老家”,亦即“自殺”。

    這六味藥應如此排列并标點:“人參白術雲,苓熟地歸參”;翻譯過來的意思即:“父母給你說,命你在天香樓自盡!”這裡的“好玩”在于:一,“參”可以解作一顆星,但藥方裡的植物“人參”,是怎麼“變”為“星星”,又如何成為“爹爹”的?夠玄。

    二,劉心武不知道,“白術”之“術”不讀“束”,而念“竹”。又,“宿”作“星宿”講時念“秀”,與作“睡覺、年老的、舊有的”講時的“速”音何幹?曹夫子舌頭再不會打彎兒,也不至于把“白術”之“術”讀成“秀”,并據此說它是“星星”,又以之喻為“媽”吧。

    這才堪稱鬧劇呢——還批評不得?批評了,就叫“圍毆”,于是又演“圍毆”批評者的“鬧劇”?要我說,劉先生最好把漢語常用字,比如“白術”之“術”發什麼音先學好,再上中央電視台給衆人“宣講”,不遲。

    來源:《新京報》(2005年11月20日)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