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層 《紅樓》審美(4)

首頁
    的大事故,也是群芳凋落中結局最慘的女兒之一。

    雪芹對她,大脈絡上的伏筆計有三層。

     鴛鴦的悲劇慘劇,系于賈赦這個色魔。

    根據杭州大學姜亮夫教授早年在北京孔德學校圖書館所見舊抄本《石頭記》的異本(即與流行的百二十回程、高本完全不同)所叙,賈府後來事敗獲罪,起因是賈赦害死了兩條人命。

    賈赦要害誰?顯然其中一個是鴛鴦。

    證明(其實即是伏筆)就在第四十六回—— (鴛鴦向賈母哭訴)因為不依,方才大老爺越性說我戀着寶玉,不然要等着往外聘——我到天上,這一輩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終久要報仇!我是橫了心的,當着衆人在這裡:我這一輩子莫說是寶玉,便是寶金、寶銀、寶天王、寶皇帝,橫豎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從命!……老太太歸了西,我也不跟着我老子娘哥哥去。

    我或是尋死,或是剪了頭發當姑子去! 再聽聽賈赦的原話是怎麼說的—— “自古嫦娥愛少年”,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約他戀着少爺們——多半是看上了寶玉,隻怕也有賈琏。

    果有此心,叫他早早歇了,我要他不來,以後誰還敢收?……第二件,想着老太太疼他,将來自然往外聘作正頭夫妻去。

    叫他細想:憑他嫁到誰家去,也難出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或是終身不嫁男人,我就伏了他! 請你“兩曹對案”,那話就明白了。

     這兒的奧妙在于:寶玉似主,實為陪角;賈琏似賓,卻是正題。

    這話怎麼講?原來,有一回賈琏這當家人被家庭财政給難住了,一時又無計擺布,想出一個奇招兒,求鴛鴦偷運了老太太的體己東西,押了銀子,暫度難關。

    鴛鴦是個慈心人,就應了他。

    誰知這種事很快由邢夫人安插的“耳報神”傳過消息去,賈赦也就聽見了。

    故此,這個大老爺疑心鴛鴦與琏兒“交好”,不然她怎肯管他這個事?此事風聲很大,弄到兩府皆知。

     你看第五十三回,到年底年下了,烏進孝來送東西了,賈珍向他說起西府那邊大事多,更是窘困。

    這時賈蓉便插口說: 果真那府裡窮了。

    前兒我聽見鳳姑娘和鴛鴦悄悄商議,要偷出老太太的東西去當銀子呢。

     這是一證——其實就是一“伏”,一“擊”一“應”。

     等到第四十八回,賈赦逼兒子賈琏去強買石呆子的幾把好扇子。

    賈琏不忍害人,他老子怒了,把他毒打了一頓,卧床難起——此用“暗場”寫法,我們是讀到平兒至蘅蕪苑向寶钗去尋棒傷藥,才得知悉。

    試聽其言,雖是因扇子害得人家破人亡、用話“堵”了賈赦,但還有“許多小事,夾雜在一起,就沒頭沒腦不知用什麼打起來,“打了個動不得”!這些“小事”裡,就暗含着赦老爺的變态心理“醋意”在内——因鴛鴦“看上了”自己的兒子賈琏。

     這事賈琏之父母皆心有嫉妒,邢夫人一次向他告艱難要錢,賈琏一時拿不出,邢太太就說:你連老太太的東西都能運出來,怎麼我用點錢你就沒本事弄去了? 所有這些,就是後來鴛鴦果然被賈赦逼殺、死于非命的伏線。

    所謂“草蛇灰線,伏脈千裡”,放眼綜觀,真是一點兒不差。

     當然,在不明白這種筆法與結構的時候,讀雪芹的那層層暗點,茫然無所聯系,甚者遂以為“東一筆,西一筆”,浮文漲墨,繁瑣細節,淩亂失次——莫名所以。

    更由于程、高等人炮制了四十回假尾,已将原來的結構全然打亂與消滅了,讀者就更難想像會有這麼一番道理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