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層 《紅樓》真本(5)

首頁
    湘雲的後來及其他 黛、钗、湘是關系到寶玉結局的主要三少女,曹雪芹在八十回後如何寫她們?長期以來,我們的頭腦往往為高鹗續書的框框所束縛,認為就“應該”是那樣子,再不肯去想想這裡存在的一連串的問題。

    就中黛玉的問題還比較易見,寶钗便不那麼容易推考想像。

    但最成為問題的是湘雲的問題,研究者對此的意見分歧也最大,就是想試談一談,也最難措手。

    雖然如此,到底也該試作一些推考。

    推考不一定都對,但研究問題在“卡”住了的時候,有人能提個端倪,作點引緒,往往還是頗有必要的。

    因為可以由不盡對的引到接近對的,總比全是空白好。

     推考湘雲時,其情況與推考黛、钗不同,最困難的是線索太少,我們簡直“抓”不住什麼可資尋繹的憑借。

    但有一點又很明白:在前八十回如此重筆特寫的一個典型人物,絕不會是像高鹗所寫那樣,全無呼應,數語“帶過”,就算“歸結”了她。

    她在後半部的事故和地位顯然極關重要。

     前八十回寫湘雲時,有幾個特點,最宜首先注意。

     一是寫她首次出場,一點也不同于钗、黛各有一段怎樣入府的特寫,而是家人忽報:“史大姑娘來了。

    ”彼時寶玉正在寶钗處頑耍。

    ——這已是遲至第二十回了! 二是湘雲來後,立即引起寶、黛的角口,甚至由此引出聽曲文,悟禅機——“赤條條來去無牽挂”,一直注射到“懸崖撒手”等情節。

     三是她來後并立即引起襲人的不痛快,馬上對寶玉進行“箴”規。

    ——其事可說又直注射到抄檢大觀園。

     四是在與元春有關、與議婚相聯系的兩次大事“歸省”與“打醮”中,湘雲俱不出場;“盛”事一過,卻立即出現:“人報史大姑娘來了。

    ”兩次如出一轍。

    而第二次端午節出場後,立即寫湘雲已有人“相看”了,向她道喜,并立即寫“論陰陽”“拾麒麟”一大段特寫。

     五是重要詩社,如菊花詩,柳絮詞,雖在大觀園中,反而都是由湘雲引起或作東道主,即雅謎、酒令亦如此。

    尤其令人注目的是,中秋深夜聯吟那一臨近前半部收尾的最後聚會的重要場面,卻是衆人都已散去,睡了,隻有她與黛玉(妙玉稀有地出面加入)來收場。

     六是割腥啖膻,是以她和寶玉為主角。

    (黛玉于此戲言:“哪裡找這一群花子去!”亦非泛語,即預示寶、湘後來淪為乞丐。

    ) 我們隻要看一看上列線路,就不能毫無感受,而認為作者那樣有意安排、着重抒寫的一個重要形象,會在八十回後全失作用與色彩——連面也不再露,隻是聽說嫁的男人病了,已難望好,賈母臨死亦不能來,就此為了。

    ——這像嗎? 如果讀者也和我一樣,感覺确是有點不像,那就應該來就她的後半部情節作作推測。

     一般意見,以為“脂批”中關系到湘雲後來的,有那麼一條。

    就是第三十一回的回後總評: 後數十回若蘭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

    提綱伏于此回中,所謂草蛇灰線,在千裡之外。

     研究者于是認為:這就是湘雲後來嫁了貴公子衛若蘭的證據。

    而且認為:這個為寶玉所得的麒麟,後來到了若蘭腰間,恰如“茜香羅”事件一樣,暗示它起了作用,引線牽絲。

    有的設想得更細緻些,以為賈珍設了射圃,寶玉是參加習練人之一,後來遇見若蘭被邀比射,寶玉把麒麟賭賽,輸與了若蘭雲。

     這樣設想,未嘗不見心思。

    但我還是期期不敢苟同。

     何以言?假使那樣的話,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