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
诙諧的寫作手法是文學創作中最難的其中一種,要想寫的不愠不火,恰倒好處,不媚俗,不誇大,非有過人的寫作功力不可。
金庸寫這六個人看似廢話連篇,實則卻是一字也不覺多餘,處處将情節氣氛襯托得有聲有色,尤其在後來的嵩山大會對左冷禅一段中,精彩絕倫,有點中國傳統群口相聲的影子。
抨擊金庸小說的人實在要看一看這段文字及情節上的寫作技巧再下結論。
三心
98.9.1
《笑傲江湖》随筆(8)
二十五年前的劍氣宗奪權一役,風清揚被用計支走,劍宗受逼下山,氣宗固是使詐,原因卻是那無聊之及的正統之争。
劍氣兩宗卻不會想到練氣好,練劍好,都是華山派的武功,都可以将華山派發揚光大,反而這樣想是更加的邪魔外道。
所以先來個内鬥了結,大家自殘手足而快哉。
嗚呼!
令狐沖和魯連榮的一番對話是金庸小說中将俗語文字化加工的巧妙體現。
魯連榮“指着華山派弟子喝道:‘剛才說話的是那一隻畜生?’華山群弟子默然不語。
魯連榮又罵:‘他媽的,剛才說話的是那一隻畜生?’令狐沖笑道:‘剛才是你自己在說話,我怎知是甚麼畜生?’(第十回)”。
金庸在小說中不乏這種生動,智趣的對話,後來韋小寶更将之發揚光大,青勝于藍了。
重傷之餘的令狐沖将林震南的遺言轉告林平之,他怎會想到林平之已經開始對他有了懷疑。
林平之上了華山後除了與嶽靈珊的一段經曆外,其他沒有講述,但他的性格開始向‘小君子劍’的過度卻是慢慢地在體現了。
不戒大師不看怕老婆一節,脫胎于魯智深的痕迹明顯,還夾雜着李逵的一點影子。
不過這位胖和尚實在是一個漫畫式人物,不合常人所思。
儀琳有這樣的父親似乎透着一種合襯,田伯光也隻有他才能乖乖地不敢出聲,他們在一起簡直是一筆糊塗帳。
跟桃谷六仙是活寶一雙,不相伯仲。
陸大有的死和紫霞秘籍的丢失,令狐沖開始和嶽不群夫婦之間的關系蒙上了一層抹不去的陰影。
令狐沖失去至交,小師妹移情别戀,師父疑心機心滿腹,他走上了一條對他人生信仰最受考驗的茫茫孤獨路。
三心
98.9.2
《笑傲江湖》随筆(9)
看書間歇,總愛站在平台上遠眺白雲山的夜色,黑暗中隻能隐隐地看到一兩處微亮的燈光。
隻有此時,山巒模糊中才透着陣陣秋天的涼意,原來轉眼中秋快到了。
每天看着月亮慢慢的由缺漸盈,想家的感覺愈發的濃烈,月色似照歸人路,秋風輕應遊子聲。
破廟中的令狐沖心亂不已,茫然一種沒有了家的感覺,郁郁不歡的這個心結如流水斬不斷,似寒風揮不去,左右了他後來很多舉動行為。
那晚下雨不見月亮,但這愁苦卻一樣的凝重。
破廟退敵一節是笑傲中的一段不須描寫的情節,獨孤九劍在這兒的神話色彩似乎比化功大法還難讓人接受。
體弱無力、奄奄一息的令狐沖一劍定江山,是為了在這裡體現這門武功的威力?還是為了讓嶽不群加深對令狐沖的猜忌?亦或想把故事氣氛寫得更曲折詭異?但似乎沒有這些必要,不明白金庸删改笑傲時為什麼保留了這段,成了笑傲中少有的敗筆。
封不平隐居的中條山不知道在什麼地方,但大概經常刮大風吧,使到他悟出了‘狂風快劍’一百零八式,欲掀起江湖的狂風暴雨。
可惜一出手已遇到天下無敵的獨孤九劍,封不平黯然而去,到也拿得起放得下,不失一條好漢。
華山劍氣兩宗中出場的人物看來看去,雖然劍宗中人直爽磊落,但畢竟不及氣宗練的肚皮功夫,那才是必殺秘技,生存成功之道,可歎還是可悲?!
很奇怪的一個現象,令狐沖的同性之交中竟然沒有一個知心的同齡人。
陸大有早去,田伯光虎頭蛇尾,其他人個個都大令狐沖很多歲。
是令狐沖的心态問題,還是隻有那些經曆滄桑,看過人情百态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他這種精神的潔癖。
洛陽一行是笑傲重要的轉折點,令狐沖真正的開始去實踐體驗自己的心靈之旅,有思想愛思考的讀者跟着令狐沖一起上路吧,去感受這最快樂也是最痛苦最複雜的人生必經道。
三心
98.10.3
小歇塗鴉
《笑傲江湖》随筆(10)
“衆人啟程後,令狐沖跟随在後,神困力乏,越走越慢,和衆人相距也越來越遠。
(第十三回)”世上人情涼薄,破廟拼死相救很快就在大家中的心目中忘記了,嶽不群還派勞德諾去監視他。
這種心靈上的不斷反思撞擊,苦痛複加,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神經上的麻醉雖然隻是暫時的躲避,但不是我們能夠選擇的最佳工具麼。
以前有時遇到不很如意的事時,往往一個人或者約上一兩知己痛飲狂呼,将心中憂郁盡情的發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