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誰是大英雄——郭靖與洪七公
“絕招!好功夫,十八掌一出力可降龍!大展威風,男兒到此是不是英雄?誰是大英雄?
射雕!彎鐵弓,萬世聲威震南北西東,偉績豐功,男兒到此是不是英雄?誰是大英雄?
一陽指,蛤蟆功,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好郭靖,俏黃蓉,誰人究竟是大英雄?
練得堅忍,大勇止幹戈永不居功,義氣沖霄漢,男兒到此是大英雄!
才是大英雄。
”
以上是多年前佳藝電視所拍攝的電視劇《射雕英雄傳》的主題曲,是金庸作品多次搬上銀幕之中,寫得最好的一首主題曲。
《射雕英雄傳》要寫的英雄,并不是彎弓射雕,威震萬裡的蒙古大汗,卻是大勇止幹戈、義氣沖霄漢的傻小子郭靖。
成吉思汗臨死之前,與郭靖并騎在草原之上,對郭靖說到:“靖兒,我所建大國,曆代莫可與比。
自國土中心達于諸方極邊之地,東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
你說古今英雄,有誰及得上我?”但郭靖卻不同意,他認為人死之後,葬在地上,占不到許多土地,國土雖大亦無用處。
又道:“自來英雄而為當世欽仰,後人追慕,必是為民造福、愛護百姓之人。
以我之見,殺得人多卻未必算是英雄。
”這段草原上的對話正是全書主旨所在。
《人物志》有雲:“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拔群者為雄。
”所謂“英雄”,一般人的理解應是才能勝人者。
《三國演義》煮酒論英雄的一段,曹操以龍比喻英雄,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隐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隐則潛伏于波濤之内。
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又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吞吐天地者也。
”很明顯曹操心目中的英雄必須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兼且有席卷天下之志。
曹操文武雙全而成吉思汗更是千載難逢的軍事奇才,他們都以英雄自居。
除了有過人之能外,還有一個共通點,也是一切野心家都有的,就是他們以控制别人、支配别人以至奴役别人為樂。
以郭靖的标準,所有的野心家都不能算是英雄。
隻可惜郭靖的标準并未普遍的受接納,常人還是以那些能控制别人的為英雄。
不少人認為郭靖的人格太完美、太假。
但是他為國為民,死守襄陽,自是英雄好漢。
在襄陽城上所說的:“莫錯殺了好人!好人怎能錯殺?”
就連桀骜不訓的楊過也深為感動,此言對于楊過日後行為影響至深,“北俠”的名号當之無愧。
雖然郭靖已經算十分了不起的大英雄,但卻十分迂腐,所以在金庸筆下的人物之中,并非最英雄的一個。
他的迂腐與師承有關,江南七怪重言諾,為了與丘處機的賭賽,在漠北混了十年,的确是古道熱腸了。
重言諾原是美德,但太過盲目便是傻瓜一名,跟歐陽鋒這類人講信義是沒有意義,兼且明知自己功夫不敵不過他,還要饒他三次,那未免過于托大,及至誤以為黃蓉遭難後,才知後悔,已是太遲了。
郭靖的另一個師傅洪七公更是迂腐,比之郭靖還不如。
我如此說大家一定不服,因為洪七公“行俠仗義,扶危濟困”,對歐陽鋒以德報怨,豈不是英雄豪傑?殊不止洪七公為人處事,卻是用雙重标準。
洪七公平生最大的污點是在寶應祠堂放過歐陽克。
當時黃蓉用計暗算歐陽克,洪七公出手相救,還笑道:“我跟他叔父是老相識。
這小子專做傷天害理之事,死有餘辜,隻是傷在我徒兒手裡,于他叔父臉上須不好看。
”“參仙老怪”梁子翁可沒有這般幸運,他沒有靠山後台。
于是洪老幫主不必買帳,“狠狠打了一頓,拔下了他滿頭白發......還要他立下重誓,以後不得再有這等惡行......”此後梁子翁隻有舍棄“采陰補陽”之法,單靠靈藥補身。
其實兩人所犯罪行相同,不過一個因有大靠山而令“嫉惡如仇”的九指神丐也不敢動他分毫,另一個就隻好歎一句“同人不同命”
了。
這不是隻打蒼蠅,不打老虎嗎?歐陽克的無功已經極高,如果北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