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談《連城決》

首頁
《連城訣》是金庸作品中最獨特的一部。初次發表時的篇名是《素心劍》,修訂改正後,用現名。

    如果說,《神雕俠侶》是一部“情書”,那麼,《連城訣》是一部“壞書”。

    “情書”寫盡天下各色人等的情;“壞書”寫盡天下各色人等的“壞”。

    人性的醜惡在《連城訣》,被描寫得如此之徹底,令人看了不寒而怵,茶飯不思。有心想反駁一下,人真是那麼壞?可是都想不出反駁的詞句來。隻好在極不願意的情形下,接受了這個事實:人真是那麼壞!

    師父教徒弟武功,故意弄錯武功的口訣,壞!

    為了争奪女人,設置周密的陷阱,陷害鄉下少年,壞!

    師兄弟之間勾心鬥角,壞!

    徒弟殺師,壞!

    做父親的狠心殺自己的女兒,将女兒活葬在棺材中,壞到不能再壞!

    将女兒的情人陷在黑獄中,百般折磨,壞!

    整部《連城訣》中,充滿了人的各種各樣的惡行。

    而所有的惡行,為的是一大批寶藏,結果,人人都為寶藏癫狂。金庸在寫盡了人的惡行之後,放了一把火,将這些惡行放在火裡。但人的這種惡行實實在在的存在,火也燒不盡。

    當然,《連城訣》中也有美麗的一面。丁典和淩霜華的愛情,如此凄迷動人,在金庸所有作品的愛情描述之中,以此為最。其次才輪到《倚天屠龍記》中楊逍和紀曉芙。淩霜華也是金庸作品中遭遇最令人同情的一個女人,她是被她财迷心竅的父親害死的。

    父母害女兒,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是在現實社會中,為了自己而将女兒送進火坑之中,反倒沾沾自喜的父母,也屢屢可見,難怪有人叫出:“天下有不是的父母!”

    《連城訣》也是最苦的一部小說。書中人物遭遇之苦,簡直有令人掩書不忍卒讀者。

    狄雲為了怕被人發現,躲起來,将自己的頭發,一把一把,撥個精光,夠苦了吧?但那還隻不過是肉體上的痛苦。精神上的苦,有比這更甚于十倍的。不但是正面人物的精神痛苦,連一直在做壞事的人,精神也處于極度痛苦之中。殺人毀屍滅迹之後,每天半夜,夢遊起來砌磚,是陷在何等的苦痛之中。

    《連城訣》中也寫了一個人,面臨死亡時的心理狀态和表現。在武俠小說中,俠士總是不怕死的,視死如歸。但金庸卻來一個突破,一個一直在江湖聞名的大俠,在面臨死亡之際,為了使自己可以活下去,比任何卑污小人更卑污。花鐵幹的所作所為,寫盡了人性的弱點。單單為了活下去,不論活得好,或活得不好,甚至是為了毫無目的的活,人就可以什麼都做得出來。

    将人放在一個絕望的環境之中,使人性平時隐藏的一面,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是很多小說家喜歡采用的題材,但未有如金庸在《連城訣》中所描述得如此深刻者。

    還好,最後有水笙的一件用鳥羽織成的衣服,使人還可以松一口氣。

    金庸在《連城訣》的後記中,譴責了冤獄,這篇後記極動人,用淡淡的感觸記述了童年時所聽到的一件事,沒有激烈的言詞,但是卻表達了強烈的感情。整部《連城訣》,就是這樣。

    對《連城訣》中一切惡行,金庸所用的詞句,甚至也不是強烈的,隻是淡淡的旁觀,唯其如此,感染力才特别強。口角挂着不屑的冷笑,一定比咬牙切齒的痛罵,更加有力。《連城訣》在金庸作品中,排第九位。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