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見非凡,謀略頗高,隻講目的而不擇手段,比如任我行騙令狐沖代他坐牢兩個月,又比如設計害東方不敗,都與奸詐的曹操酷肖。
第三,任我行被東方不敗囚禁在西湖地牢十二年,受盡種種折磨,都不氣餒,居然練成了絕世武功“吸星大法”,這也與曹操起兵後屢次失利而重整旗鼓的雄心壯志相合。
第四,曹操打天下時禮賢下士,求才若渴,一旦功成名就,便誅殺功臣荀彧、荀攸;而任我行一方面反對小人吹捧,另一方面又落入谀詞的包圍之中。
這種不能免俗的下場,曹操與任我行可謂形似神合。
一個是曆史人物,一個是文學人物,但從性格上去探究,我們可以找到他們性格相似的思想根源。
</PGN0063.TXT/PGN>
任我行是個快意恩仇、殺人如麻的男子漢,他的城府與謀略均高于武功,透過這些表層的特征,可以知道任我行是個有野心的人,他想獨霸武林、揚名青史,在本質上與曹操一統天下、建功立業的抱負是一緻的。
他們都不甘寂寞,不甘虛度人生,為了求取功利可以表現出驚人的忍耐力,可以使用種種為正人君子所不齒的手段。
他們一方面顯示英武的氣概、過人的急智和臨危不懼的風度,另一方面又表現出兇殘、狠毒、陰險與唯我獨尊的某些獨裁者的性格特征。
盡管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把曹操塑造成大白臉,但曹操畢竟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能夠在軍閥混戰中以弱勝強,統一北方,發展文化,這些都是不可磨滅的曆史貢獻。
任我行的某些性格特征惹人反感,但讀完《笑傲江湖》,讀者也會和令狐沖一樣承認他是一位罕見的大豪傑。
任我行在處事上,确有超越常人氣度的可貴之處,比如他認為自己生平最可佩服的三個半人中,第一位就是把他關在西湖黑牢中的對手東方不敗。
這一點也與曹操極相似,曹操在“煮酒論英雄”中就稱贊過劉備是英雄,又發出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慨;可見他們都有深遠的目光與寬宏的胸懷。
沒有這些過人之處,曹操與任我行也就稱不上是一代枭雄了。
</PGN0064.TXT/PGN>
東方不敗
隻要不是一個同性戀者,對東方不敗的嗲聲嗲氣的神态以及關在繡房中學做女人的種種表現,不能不持反感的态度。
東方不敗是靠陰謀代任我行當上魔教教主的。
他原來隻是任我行手下的小頭目,後來被任我行一手提拔起來。
東方不敗利用任我行專心苦研“吸星大法”,乘機發動政變,把任我行關入黑牢,于是自己當上了教主。
照理來說,東方不敗應該吸取任我行的教訓,但人類的思想感情并不能完全納入理智的軌道。
他奪取權力之後又對權力失去興趣,步任我行後塵,對《葵花寶典》着了迷。
要學習《葵花寶典》中神奇的武功,首先要“揮劍自宮”,男人變成女人。
由于這種性變态,東方不敗不僅羨慕當一個女人的種種好處,還迷上了楊蓮亭這樣一個弄權的小人,于是東方不敗終于敗得一塌糊塗。
任我行、東方不敗的命運,似乎都在昭示一個道理:對武功入迷會毀了一個人。
這似乎不可思議,其實正與金庸寫武俠小說的宗旨相合。
金庸推崇的是</PGN0065.TXT/PGN>俠義而不是武功。
如果真正練成了絕世武功而不講俠義之道,當然稱不上是義薄雲天的大俠。
東方不敗的悲劇比任我行更有典型性。
他與楊蓮亭的纏綿關系,在點像曆史上皇帝對太監的倚重。
宦官弄權造成的政治悲劇,可從《笑傲江湖》中領略到。
東方不敗不理武林中事,任楊蓮亭在外胡作非為。
與東方不敗有生死交情的童百熊,最後慘死在東方不敗手中,倒像曆史上的忠臣義士被昏君無情處死一樣令人悲憤。
由此可見,金庸寫武俠小說并非隻是供讀者消遣,如果細細探究,武林中的故事原來也寓含值得鑒的曆史教訓。
東方不敗是個可悲的藝術典型,但他身上也表現出許多不同凡響之處。
比如他當對擒住任我行,并沒有一劍斬了這個可怕的對手,而是把他囚禁起來,又讓江南四友給他送水送飯,這或許是他想慢慢折磨任我行;但東方不敗對任我行的女兒任盈盈始終不錯,他沒有斬草除根。
我想他一方面對除掉任我行一事畢竟有點内疚,另一方面他又時時羨慕做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的幸福。
還有東方不敗與任我行等四人交手之際,也顯出他的大家風範。
他本來足以戰勝四大高手,隻因為有同性戀的怪癖,楊蓮亭受傷讓他分心,以緻落敗。
東方不敗與其說輸在任我行手中,不如說死在楊蓮亭手中更恰當。
但可憐的東方不敗臨死前還在為“寵男”求情,這個武林中同性戀故事讀得人又惡心又歎息。
</PGN0066.TXT/PGN>
向問天
東方不敗曾對向問天說:“日月神教之中,除了任我行和我東方不敗之外,要算你是個人才了。
”此論把向問天列為日月神教的第三号人物。
如以武功而言,這排列也算妥切,但如從一個人的人品以及各方面來衡量,向問天其實還在任我行與東方不敗之上。
應該承認,日月神教的三位主角确有許多相似之處。
他們都是武功特高、性格倨傲、又具謀略的一流人物,尤其在隻求目的而不擇手段這一點上,更是如出一轍;但比較而言,向問天是個可交的人物。
向問天在魔教中與曲洋并列,他自然比不上曲洋脫俗。
他自稱“天王老子”,性格兇悍不馴,但究其思想境界,向問天又對名利看得比較淡薄。
他幾次出手相救令狐沖,隻因為這個年輕後生仗義,夠朋友。
他後來與令狐沖結為兄弟,情同手足,他勸令狐沖當日月神教教主,令狐沖不允,向問天發表了一席高見:“名門正派中也有邪惡之輩,魔教邪派中也不乏好人善者。
你一旦當上教主,隻要對内整頓,也可讓邪教轉化為正教。
”
這種思想境界自然是東方不敗、</PGN0067.TXT/PGN>任我行所沒有達到的。
金庸寫向問天出場極有氣勢。
他是一個白衣老者,容貌清癯,颏下疏疏朗朗一叢花白長須,縱然雙手之間系着一根鐵鍊,依然手持酒杯,開懷豪飲。
他出手如風,功夫好俊,談吐爽朗恣肆,像個粗人,其實應變能力極強,比如正邪兩派人物追殺向問天與令狐沖,向問天故意說自己中了飛錐,似乎身受重傷,急得令狐沖大驚失色,待追兵逼近,向問天随手使出“滿天花雨”的暗器,将敵手全部殺盡。
從中可見此人的狡詐與老謀深算。
向問天神力驚人,但不是勇而無謀之輩。
我以為他有一點像明末農民領袖張獻忠,隻是他的野心沒有張獻忠大。
《笑傲江湖》收尾時,向問天收斂了霸氣,談吐文雅了許多,似乎真的已經改邪歸正,其實從藝術典型而言,後期的向問天反而失去了光彩與特色。
金庸寫向問天,處處與令狐沖對比。
令狐沖也是疏狂豪爽之輩,但其一言一行決不違反做人原則,甯可玉碎,也不使用任何卑鄙的手段;向問天則完全不同。
由此寫出兩人思想境界之高低。
在某種意義上說,威風凜凜、武藝驚人的向問天隻能是令狐沖的一個配角。
這便是“武”與“俠”之間的最大差别了。
</PGN0068.TXT/PGN>
天龍八部
喬峰
在金庸小說的人物譜中,真正能當武林盟主的正面人物,當推喬峰。
金庸寫喬峰,是用了“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的藝術手法。
喬峰在丐幫叛亂中,充分顯示了他鎮靜自若、臨危不懼的英雄氣派。
他有剛直不阿的一面,又有善解人意的一面。
他是一個剛烈的男子漢,有度量,兼有寬容之心;有急智,更有高瞻遠矚之見。
他的武功已趨爐火純青,他的智慧更是高出衆人之上。
他和郭靖一樣,學的都是“降龍十八掌”,走的都是穩健紮實的武功套路,但由于喬峰的聰明超過了郭靖,因此他戰勝對手,一半靠武功,一半靠智慧。
從表面上看,喬峰是個威風凜凜的俠士,但他粗中有細,處事心細如發,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武林帥才。
金庸自述,他最偏愛的人物,一個是楊過,另一個是喬峰。
無論從人品還是從英雄氣質上,喬峰都勝過了楊過,但喬峰的結局卻比楊過悲慘。
他苦苦尋找事物的真相,一旦水落石出,他從人人擁戴的丐幫幫主、中原武林之中個個傾慕的“北喬峰”,變成了中原武</PGN0071.TXT/PGN>林之敵。
父輩的冤孽,民族的戰争,使他成為悲劇中的主角。
他的父母原來是契丹人。
他的生父蕭遠山殺死了他的養父喬三槐與恩師玄慈大師,又逼死了他義弟虛竹的父親,這血腥殘酷的現實,使他愧對世人,尤其是愧對養他愛他的親人。
精神支柱一旦崩潰,喬峰也就走向了死亡——自然是悲壯的死。
與喬峰交朋友,可以從容感受到一個男人博大的胸襟和無窮的智慧。
他是一個理想的領袖,一個有事業心的男子漢,任何一個有思想的女人都會鐘情于他,美人自古愛英雄,這可以從喬峰身上應驗。
我以為,喬峰與西方的斯巴達克思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是悲劇中的不朽英雄。
喬峰的弱點,是不甘心于做一個普通人。
他潛在的能量使他不能寂寞于人生。
不成功,便成仁,大抵失敗的英雄隻能演一幕壯烈的悲劇,金庸的處理是合乎情理、合乎人物命運的邏輯的。
</PGN0072.TXT/PGN>
段譽
段譽是一個很經得起比較的人物。
《天龍八部》中有三個主角:段譽、喬峰、虛竹。
喬峰是喜劇中的悲劇人物,虛竹是悲劇中的喜劇人物,段譽卻是喜劇中的喜劇人物。
段譽身上缺少喬峰那種勇武剛猛、豪放粗犷的個性。
喬峰是真正的大豪傑、武林盟主,段譽不是。
段譽身上也缺少虛竹那種迂腐無為的個性,虛竹對一切都能逆來順受,段譽做不到。
說段譽是個不好女色的君子,當然不是事實。
他迷戀王語嫣,而且一往情深,就如他父親段正淳對每一個漂亮的女人一樣;但段譽并不主動處處留情,他對木婉清、鐘靈都不濫用感情。
段譽竭力追求自由豁達,也敢作敢為,但他決不是具有無賴本色的韋小寶。
他自有一種高貴的氣質,盡管他被人捆綁,掉入泥井,出盡洋相,但他始終保持尊嚴,又與那個外表高貴、内心貪圖名利的慕容公子大不一樣。
段譽與令狐沖都天生宅心仁厚,敢打抱不平,為救弱者不惜生命;但令狐沖始終不願從政,段譽卻終</PGN0073.TXT/PGN>于當上了一國之君。
還有他受佛學熏陶,并以之左右自己的行為,也與令狐沖追求絕對自由的情趣有異。
吳霭儀女士曾把段譽與賈寶玉作過比較,段譽的行為好像使自己置身于武俠世界中的“大觀園”。
他對女人的尊重與輕視世俗價值,确與賈寶玉相似,但段譽畢竟與風流情種賈寶玉兩樣,他有天生的幽默感,于是段譽之癡,快樂多于悲傷,因而更可愛。
通過以上這些比較,可見段譽是個非常有趣的可愛人物。
讀者對他的喜歡,一半是因為他的善良與仁厚;另一半是金庸讓他屢涉險境,他好像隻懂一點武功,什麼朱蛤神功,什麼六脈神劍,他都用不上,隻有那套淩虛微步用得恰到好處,但也隻是幫他作逃命的護身符(這一點與韋小寶相似)。
我不欣賞段譽的“癡”,因為他“癡”于情,尤其對王語嫣的迷戀,實在可悲可笑;但我欣賞段譽的誠實。
他自始至終說實話,不違背自己的内心去迎合世俗,去躲避危險。
當他得知自已是段延慶的兒子,他沒有去隐瞞這一事實,而是如實告訴了保定帝。
由此可見,段譽的氣度不凡,是由于他内心有一種不可動搖的尊嚴,而這種高貴的尊嚴出于他本性的自然流露。
他不在乎王位與虛名,因此他才能得到别人想追求而無法得到的一切。
段譽唯一的失誤,是娶了王語嫣當皇後。
他如何擺平皇後與妃子之間的關系?這或許又有好戲可看。
</PGN0074.TXT/PGN>
虛竹
金庸小說中的主人公,大抵每部小說隻有一個,如《書劍恩仇錄》中的陳家洛,《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飛狐外傳》中的胡斐。
有的小說中也有兩位,如《碧血劍》中有袁承志與金蛇郎君,《神雕俠侶》中有郭靖與楊過。
以三個主角同唱一台戲的,唯有《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的三位主人公:毀譽、虛竹與喬峰,可以稱為一公子一和尚一豪傑。
他們是奇妙的搭配,不僅身世上互有牽連,而且個性反差極大。
段譽風流多情,虛竹善良迂腐,喬峰豪邁剛猛。
三人義結金蘭,大概也屬性格互補。
虛竹出場時,外表醜陋,濃厚大眼,鼻孔上翻,雙耳招風,嘴唇甚厚,又不善于詞令;但就是這個“好生醜陋的小和尚”,居然無意中破了玲珑棋局,令武林高手大為驚歎。
後來虛竹被迫成了逍遙子的關門弟子、靈鹫宮的掌門人,又得到天山童姥的武功秘訣。
這一個接一個的故事,都無非想證明虛竹成為武林高手純屬偶然,與喬峰刻意學習武功、主動改造社會完全不同。
正因為他無意得之,也就有心躲避聲名之</PGN0075.TXT/PGN>累。
虛竹信奉佛、道,以慈悲為本,棄名利與女色于腦後;但另一方面他又畢竟是一個凡夫俗子,他明知不可食酒肉,但被騙吃酒肉之後,又不得不承認酒肉的鮮美;他明知不可犯女戒,但他懷中一投入女人的身體,又不由得欲念躁動。
虛竹本是一張白紙,一無所有,正如他的名字,虛為空也,竹為清也;但正因為“空”與“清”,才能從容容納世界的一切。
他後來的作為,又與老莊的“無為”相吻合。
虛竹處世是被動的,與人相處也是随意的,他不大有主見,常常遷就對方的意念。
金庸通過虛竹這個人物寫活了“黃老之道”,也寫出了濁世與浮塵對道教的引誘。
虛竹盡管醜陋,但他給人的印象卻是可愛的。
因為他雖然“迂”之極,勸說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不要殺生,這未免可笑,但反映了虛竹的人性之善;他破了殺戒、酒戒、色戒,這些都可以原諒,因為他内心深處不想當至高無上的靈鹫宮主人而一心一意想當一個小和尚。
他身上的弱點,是少了一點情趣。
虛竹這麼一個人,竟然有那麼多女人會深情愛他,這一點金庸以他心地善良作注解,恐怕有點牽強。
虛竹在《天龍八部》中的地位之所以舉足輕重,還與他的身世有關。
他的生身之父玄慈方丈與喬峰有殺母傷父之仇,他的生身之母又是那個殺死無辜嬰兒的“四大惡人”之一的葉二娘。
這段經曆給虛竹日後帶來了恩怨糾葛、冤孽牽連的複雜命運,于是,虛竹想樂天于人世,也就不大可能了。
他在茫然</PGN0076.TXT/PGN>與痛苦的人生舞台上,做了一個不是出家人的“出家人”。
</PGN0077.TXT/PGN>
段正淳
段正淳在《天龍八部》中的地位,如同《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
雖然這兩個人都不是第一主角,但卻是書中不可缺少的牽線人物。
也許吳霭儀女士與其他女讀者都有同感,對這個處處留情的男人有點不滿。
一部《天龍八部》中,段正淳風流自賞,與他有瓜葛的女人實在不少,他有妻子刀白鳳,還有情人甘寶寶、秦紅棉、阮星竹、王夫人、康敏,一個老婆加五個情人,難怪女讀者要對此提出異議。
倪匡兄評點段正淳,說他并非薄幸之輩,隻是天生對女人的感情特别豐富罷了。
段正淳縱然有了一個老婆加五個情人,但一旦遇到吸引他、他又愛的女人,說不定又會另結新歡。
這是段正淳這類男人的緻命弱點。
但平心而論,段正淳不是一個壞男人。
他為人正直,性格幽默,盡管拈花惹草,但從不輕薄和傷害女人。
他有地位,有名氣,有金錢,也有美男子的外貌與風度;但他吸引女人的,似乎并不在此。
段正淳對女人自有一種熾熱濃烈的感情。
他愛得太濫,但又愛得</PGN0078.TXT/PGN>太真。
甘寶寶因吃醋與刀白鳳拼命,他一會兒救這個,一會兒救那個,老婆與情人,他一個也舍不得。
這一段寫得極為風趣。
他愛康敏(那位馬夫人),差點送了命,卻在所不惜。
大概正因為如此,阮星竹、王夫人才會對他恨之愈切,愛之愈深。
有人怪金庸對段正淳的玩世不恭采取了縱容的态度,我不以為然。
段正淳處處留情的後果,是給兒子段譽留下了諸多麻煩,但最大的苦果作者還是讓段正淳本人來咀嚼。
他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居然是刀白鳳與段延慶所生,他得到了了女人太多的深情,卻失去了兒子;他付出了極高的風流代價,受到了最大的懲罰。
《天龍八部》的結局大出人意外,段正淳最終成了悲劇人物。
也許對他不滿的讀者,會對他産生一無可奈何的同情,而嫉妒心極強的女人則轉怒為喜,大歎其自作自受了。
</PGN0079.TXT/PGN>
刀白鳳
女人愛吃醋就像女人多眼淚一樣尋常。
女人吃醋,表現的方式多種多樣,或是大吵大鬧,或是要死要活;但《天龍八部》中的刀白鳳卻異想天開,吃醋吃到極端,由報複而作踐自身,實在令男士們害怕。
刀白鳳是多情王爺段正淳的妻子,又是段譽的母親。
她貴為王妃,卻取了個“玉虛散人”的道号。
木婉清初見她時就納悶:“段郎的母親怎地是個出家人?”原因是刀白鳳因丈夫處處留情,傷心之極,便去“玉虛觀”消磨青春。
段正淳是個風流情種,此話不假,但說他不愛結發妻子,卻又有點冤枉他了。
他戲稱刀白鳳為“鳳凰兒”,後來刀白鳳與秦紅棉大打出手,秦紅棉連發三支毒箭,情急之際,段正淳奮不顧身撲過來救妻子的性命,而當刀白鳳欲取秦紅棉的性命時,段正淳又反過來竭力保護情人,弄得兩個女人對他又愛又恨。
刀白鳳的名字有點古怪,其實她是一個美人兒。
她人到中年,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段譽與娘親熱,竟讓不明真相的木婉清大吃其醋,由此可見,做了母親</PGN0080.TXT/PGN>的刀白鳳還相當年輕美貌。
可惜刀白鳳縱有美色,卻牽不住多情的丈夫,那個段正淳一見漂亮女人就恨不得都捧在懷裡,想來刀白鳳開始也惱過他、罵過他,後來惱罵都不濟事,女人在寂寞中終于步入邪道。
說出來叫人吃驚,刀白鳳不僅找了個情人,而且找了個又醜又髒的乞丐。
她為了報複丈夫不惜作踐自己:“我要找一個天下最醜陋、最污穢、最卑賤的男人來和他相好,你是王爺、是大将軍,我偏偏去和一個臭叫化相好。
”這種奇怪的報複,居然讓她懷了孕,生下了段譽,而她的那個乞丐情人正是她丈夫的死對頭段延慶。
這段往事自然在她心底埋得很深。
她本來不想讓丈夫與兒子知道,但哪裡知道天意有如此的巧安排,她的兒子落入段延慶之手,兒子要死在父親手下,刀白鳳這才不得不吐露這段隐情。
後來段延慶沒有死于段譽之手,也因為段譽信了母親的臨終之言。
這幕悲劇派生出來的喜劇,便是那些本來與段譽為同胞兄妹的女孩子,都可以讓段譽一個個娶過來做王妃,因為段譽的生父是段延慶,生母是刀白鳳,那些女孩子卻是段正淳與秦紅棉、甘寶寶、阮星竹、王夫人生的,與段譽沒有半點血緣關系。
刀白鳳不僅貌美,武功也不弱。
她因怨入邪,讓丈夫戴了一頂綠帽子,其實她依舊愛那個風流情種的段正淳,不妨聽聽刀白鳳的臨終之言:
“你便有一千個、一萬個女人,我也是一般愛你。
”
女人的愛,便是如此不可思議。
</PGN0081.TXT/PGN>
康敏
妻子對拈花惹草的丈夫大吃其醋,這是符合常理的,但幾個女人為同一個男人醋勁大發,卻不多見。
金庸寫段正淳的幾個情人,想必把筆在醋缸裡浸透了,寫起來才能如此鮮龍活跳。
段正淳到底有多少情人?恐怕說不清楚。
單有姓有名的,依次(以她們女兒的年紀為序)排列是:秦紅棉、阿蘿王夫人、甘寶寶、阮星竹,還有一個康敏。
甘寶寶是個多情的美人,她未婚時為中年男子的魅力所引誘,珠胎暗結,後來當了鐘萬仇的老婆,總算掩飾過去。
鐘萬仇愛她疼她,但甘寶寶卻嫌這個莽漢子不解風情,心中還思念着棄她而去的段郎。
相比之下,秦紅棉比甘寶寶對段正淳愛得更加濃烈,恨得更加厲害。
她恨段正淳恨法有點擴大化,恨不得一棍子把天下男人都打死。
她教導女兒以面紗遮去面龐,誰見了女兒臉,便嫁給誰。
木婉清便是這般調教出來的。
表面上看秦紅棉早已割斷情絲,其實她心中對段正淳的愛卻比甘寶寶埋得更深。
阮星竹的外貌與她的名字一樣秀美。
她的戲不多,但與段正淳纏綿的時間不短,為他生下兩個女</PGN0082.TXT/PGN>兒;阿朱與阿紫。
她的脾氣被女兒阿紫一語中的:“嘴硬骨頭酥!”她也恨段正淳處處留情,但心中卻一直想和他重溫鴛夢。
論心機與手段厲害,甘寶寶、秦紅棉與阮星竹都比不上阿蘿,那位王夫人吃醋的方法與衆不同。
她不恨段正淳用情不專,而是遷怒天下美婦引誘她的段郎。
在她看來,隻有把稍有姿色的女人全部斬盡殺絕,段正淳也就歸她一人獨占了。
當慕容複抓住段正淳情人之際,她便鼓動慕容複将這幾個女人一一刺死,她的霸道隻反映了一個普通女子的愚蠢。
真正令段正淳害怕的情人隻有一個——康敏。
康敏名義上是馬大元的遺孀,但這位馬夫人與段正淳也有一段情。
段正淳愛她,因為康敏天生妩媚。
她出場時身穿素服,臉施脂粉,眉梢眼角都是盈盈笑意,那對似笑非笑、似嗔非嗔的眸子極會傳情。
她的本事是柔到極處,媚到極處,又膩到極處。
纏綿宛轉,嬌羞不勝,是個叫男人一見之下便心搖神馳的天生尤物;但這位美人兒卻又心似毒蛇,用“十香迷魂散”制住了段正淳,用櫻桃小嘴一口口把段正淳肩上的肉咬下來,還想一刀結果他的性命。
叫人更為驚愕的是,她一邊殘忍地折磨人,一邊仍是媚态十足。
女人可以媚死人不賠命,康敏可算一個。
馬夫人謀殺親夫,作弄段正淳,或許她還有自己的理由,但她設下圈套,欲置喬峰于死地,這卻叫人不可思議。
喬峰與她無所糾纏,她恨喬峰,隻因為自恃美豔,足以颠倒天下男子,偏偏喬峰不為美色所</PGN0083.TXT/PGN>動。
從她的内心世界去分析,康敏屬于那種極端利己的女人,她一旦得不到某些東西,甯可毀壞它也不允許它存在。
因情生怨,那種怨恨便化為毒藥。
男人對這類女人避而遠之,溜之大吉,是為上策。
康敏這類藝術典型,與《斯巴達克思》中那個希臘妓女愛芙姬琵達有點相像。
愛芙姬琵達因為得不到斯巴達克思的愛,就破壞和離間了這支奴隸起義軍;而喬峰也差點毀在康敏手中。
至于段正淳所受的折磨,隻不過是康敏略施小技罷了。
</PGN0084.TXT/PGN>
阿朱
《天龍八部》中的段正淳是個風流情種,處處留情,生下許多女兒,阿朱便是其中一個。
阿朱出場時,是慕容複府上的丫鬟。
她扮作老夫人戲弄鸠摩智,其易容術之妙,令人歎為觀止。
她表面上活潑調皮,其實卻頗有見識,是個有情有義的奇女子。
阿朱與喬峰的愛情,發生得有點突然,但其志甚堅,其情甚笃。
當喬峰由于身世之謎解開,一下子從丐幫之主變成“大惡人”時,天下人都對他抱有厭惡之心,唯有阿朱仍真情相随,矢志不移。
雁門關外,也變成纏綿多情之地。
她在喬峰受盡輕視污辱之際,竟一口氣說了下面一段擲地有聲的話:“有一個人敬重你、欽佩你、感激你,願意永永遠遠、生生世世陪在你身邊,和你一同經受患難屈辱,艱難困苦。
”喬峰怎能不感動地歎曰:“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可惜這對真正相愛的戀人不僅沒有能結伴去雁門關外放牧,反而成了你死我活的冤家對頭。
原來,阿朱的父親是喬峰的殺父仇人。
喬峰為報殺父之仇,決定以五掌回報段正淳,不料被擊殺的不是段正淳,</PGN0085.TXT/PGN>而是假扮段正淳的阿朱。
一個心愛的女人死于她傾心相愛的男人之手,此事何等殘酷!
初看阿朱是代父受過,孝心可嘉;細細探究,才知道阿朱之所以玉殒香銷,是為了保護情郎喬峰。
因為她知道大理國兵強馬壯,人才濟濟,喬峰一旦殺了段正淳,将難以對付仇家的報複。
唉,阿朱原是為愛情而死的!
在金庸手下的女俠中,阿朱的武功實在不算高超,但她的易容術卻能以假亂真,達到惟妙惟肖的地步;但世上事物總是一分為二,有利有弊。
她的易容術巧奪天工,卻反而成為緻自己于死命的原因。
倘若她不是易容專家,那麼喬峰就可能識破假段正淳,阿朱便決不會死,可見有些悲劇恰恰是聰明才智的産物,正合曹雪芹那句話:“巧者勞而智者憂。
”
倪匡評論阿朱,說她萬般柔情。
這話不假。
但阿朱是個有見識的女子,決不泛愛,喬峰與她相配,是很完美的伉俪。
但自古有情人難成眷屬,這便應了法國文豪羅曼·羅蘭的一句名言:
“你愛她,她不愛你,她愛你,你又不愛她,而真正相愛的早晚要分離。
”
這話縱然悲苦,卻反映了部分實情。
阿朱的故事便是如此。
</PGN0086.TXT/PGN>
阿碧
因為我是蘇州人,阿碧一出場我就喜歡她。
論外貌,段譽也承認她不如木婉清美豔,當然更比不上王語嫣了,但這個姑蘇少女卻滿臉都是溫柔,滿身透溢秀氣。
她亮相前先有一曲動人的吳歌,一見面就有一口甜美的“軟語”。
再說她膚色白皙,如新剝鮮菱。
小家碧玉,不也教人覺得楚楚可愛嗎?
但阿碧的可愛還不在于她的音容,而在于她的心地善良、性格溫和。
阿碧初見段譽時,見到鸠摩智欺侮弱者,就同情段譽;後來段譽被王夫人責罵以及段譽與喬峰處于困境,阿碧也是暗暗擔心。
最有趣的是她與阿朱送段譽進慕容府的路上,阿碧在船上想解手,那種又害羞又體貼人的表情,實在令人感到她處處可愛。
她的心腸極軟,善解人意,又燒得一手好菜,金庸曲盡其妙地寫活了一個姑蘇少女的種種好處。
阿碧身世凄慘,她爹不知犯了什麼罪,把她送到慕容府避難。
雖然慕容複并不把她當丫鬟使喚,但阿碧的下場比全書中任何一個女子更值得惋惜。
在《天龍八部》中,阿碧是個配角,她在感情世</PGN0087.TXT/PGN>
界中也是個陪襯角色。
她和王語嫣都愛慕容公子,王語嫣愛心上人是取主動态度,癡情而有心機,各種手段都用得出來;而阿碧隻會默默地愛。
表面上看,她的愛沒有王語嫣強烈,實際上這種埋在心底的愛情卻更能持久。
在尾聲中,慕容複破滅了稱雄天下的富貴夢,他頭戴紙冠,接受七八個稚童的跪拜。
在這可笑的場面上,那些慕容府的家人早已離去,連願為慕容公子而死的王語嫣也甘心去當段譽的妃子,唯有阿碧還伴随舊主人。
她明豔的臉上頗有凄慘憔悴之色,一邊從籃中取出糖果分給衆小兒,一邊語音嗚咽地說:“大家好乖,明天再來玩,又有糖果糕餅吃!”話音才落,幾顆晶瑩的淚珠便入了竹藍之中。
這分明不是在安慰衆小兒,而是讓發癡的慕容公子多幾分歡喜。
在這裡,神志不清而志得意滿的慕容複與面有柔情而心态凄涼的阿碧形成強烈對比,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感染力。
在《天龍八部》中,金庸對“貪、嗔、癡”三毒作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慕容複做白日夢即是典型一例;但金庸讓溫柔鄉裡的姑蘇小美人阿碧與白癡長期厮守,用筆未免太殘忍。
</PGN0088.TXT/PGN>
鐘靈
《天龍八部》中的鐘靈,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她出場的一幕戲,寫得既緊張又有趣之極。
“無量劍”的東西兩宗比武正處在劍拔弩張之時,大理國王子段譽因為笑了一笑,差點送上一條小命。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梁上飛出一串清脆悅耳的笑聲,鐘靈這一亮相,很有點戲劇色彩。
若論武藝,鐘靈在金庸筆下的女将中排名在後,但她是鐘萬仇的愛女,母親又是江湖上叫人頭疼的“俏藥叉”。
她武藝不高,卻善于玩弄毒藥,腰間皮囊中的那隻閃電貂,是一支“奇兵”,堂堂男子漢龔光傑在閃電貂面前,差點脫褲子顯醜。
鐘靈的可愛,緣于她天真爛漫,又能臨危不懼。
她的秉性與母親甘寶寶很相似,都是天生的風流情種。
她與段譽困在石屋中,被騙服了春藥,與段譽裸裎相見。
這樣寫法,自然是為了讓鐘萬仇吞下一枚自作自受的苦果,但我總覺得金庸對鐘靈玩笑開得太過分。
鐘靈後來成了段王子衆多妃子中的一位,不知她的下場是否和母親甘寶寶一樣令人傷心?
在段譽的情侶中,鐘靈屬于靈秀的一類,她外表</PGN0089.TXT/P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