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豪氣幹雲鑄俠魂——說金庸筆下的“義”

首頁
    “義”:俠文化之魂——富有浪漫主義激情的叙事藝術——肝膽相照,一諾千金——路見不平,舍身相助——賦予“義”新的内涵——郭靖、喬峰: “大俠”的典範與“義”的新提升——金庸狀寫俠魂的成功經驗“義”是中國俠士之魂,也是金庸武俠小說之魂,是金庸小說最富人文精神的一個方面。

     《史記·遊俠列傳》的作者司馬遷,十分看重俠士的“義”。

    他曾用這樣的話來概括遊俠精神:“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1)在《太史公自序》中,他更這樣自陳其著述動機:“救人于厄,振人不贍,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義者有取焉。

    作《遊俠列傳》。

    ”可見,司馬遷寫《遊俠列傳》,主要為了表彰這個“義”字(有時與“仁”相聯系而為“仁義”,有時與“信” 相聯系而為“信義”)。

     金庸小說圍繞着“義”,寫了許許多多感天動地的人物、故事和場面。

     這些筆墨體現了作者的傳統文化觀、道德價值觀和人生理想精神,藝術上也取得了高度的成就,成為金庸小說中最精彩、最富有浪漫主義激情因而值得仔細品味的部分。

    金庸武俠小說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這個“義”字。

     《雪山飛狐》感人肺腑地寫了胡一刀和苗人鳳(外号金面佛)惺惺相惜的義氣。

    他們二人都是當世号稱無敵手的武林傑出人物,而且都是英雄的後代,祖上都是李自成身邊武功高強的侍衛。

    隻因百年前有關李自成生死的秘密不能過早洩露而造成誤會,胡家的祖先冤枉被殺,導緻苗、胡兩家的子孫冤冤相報。

    到胡一刀和苗人鳳這一代,雙方都知道對方是真正的英雄,對于世代的仇殺也都有懷疑、厭倦之心,但由于存心不良者從中破壞,和解的願望不能實現,兩人仍不免以兵刃決雌雄。

    比武頭幾天雖然不分勝負,雙方卻已推心置腹,相互欽敬。

    白天連日較量,夜間在一起喝酒,共同讨論武功: “金面佛将苗家劍的精要,一招一式講給胡一刀聽。

    胡一刀也把胡家刀法傾囊以授。

    兩人越談越投機,真說得上是相見恨晚。

    ”(2)甚至還相互向對方交托後事。

    比武到第四天,胡夫人已經看出苗人鳳的破綻,告訴了丈夫。

    第五天,她一再向丈夫使眼色,勸丈夫誘逼金面佛使出“提撩劍白鶴舒翅”,以便乘機取勝。

    胡一刀卻搖搖頭,似乎心中不忍。

    夫人将孩子在凳上一摔,讓孩子大哭,示意丈夫為孩子着想去取勝苗人鳳,胡一刀緩緩點了點頭。

    但到該出手時,胡一刀又起了相惜之意,不忍傷害金面佛。

    後來,胡一刀幹脆提議兩人交換刀劍:“你使胡家刀法,我使苗家劍法,不論誰勝誰敗,都不損了威名。

    ”結果還是打成平手。

    可以說,胡、苗二人幾天内成就的莫逆之交,抵過了多少人一世的友誼。

     故事終于急轉直下,成為無法挽救的悲劇,是因為壞蛋暗中搗鬼,偷偷在夜間将兩人刀劍都塗上了毒藥,以緻最後一天胡一刀左臂雖然隻被輕輕劃了一道小口子,卻因此中毒而死。

    胡夫人也橫刀殉夫,将孩子交給了苗人鳳,而忙亂中孩子又被他人帶走。

    從此,苗人鳳總是郁郁不歡。

    每到過年,他就供起胡一刀和胡夫人的靈位,稱他們為“義兄”、“義嫂”,祭祀一番,喝上十幾碗酒,痛痛快快大哭一場。

    他甚至對女兒苗若蘭說:“孩兒,我愛你勝于自己的性命。

    但若老天許我用你去掉換胡伯伯的孩子,我甯可你死了,胡伯伯的孩子卻活着。

    ”金庸施展看家本領,把豪傑之間這種相知、相敬、相惜的義氣寫得酣暢淋漓,真可說達到了義薄雲天的地步! 在金庸看來,“義”的一個重要内涵,就是英雄人物肝膽相照,惺惺相惜,一諾千金,不負于人。

    《書劍恩仇錄》裡的周仲英,因為英雄文泰來在自己莊上被人抓走,惱怒之下,當場失手打死了小兒子;宮廷侍衛白振,因為紅花會沒有殺他,後來在對方人物被官軍包圍時,反而當場自殺,以表示對得起朋友;更不用說紅花會十四俠同生共死營救文泰來那番動人場面。

    《倚天屠龍記》裡,張翠山、殷素素因為覺得有負于三師兄俞岱岩,夫婦雙雙自盡,壯烈之極;張無忌為了救義父謝遜,更是吃盡苦頭,幾乎犧牲生命。

    一涉及義,金庸總是寫得筆酣墨飽,豪氣幹雲,可歌可泣,感人肺腑。

    一直到最後的《鹿鼎記》,韋小寶雖然有小流氓氣,做了一些不像話的事,但作者還是讓他堅守一條界線,就是講究義氣。

    他周旋于天地會與康熙之間,既不遵康熙之命去捉拿天地會群豪,也不遵天地會之命去刺殺康熙。

    有一次,康熙扣住韋小寶,準備炮轟他的子爵府,消滅天地會一大批骨幹。

    韋小寶着急異常,為了走出去通風報信,隻好對平時稱兄道弟的多隆從背後給了一刀,心裡卻很難過地說道:“多大哥,你是鞑子,我天地會靠殺鞑子吃飯,不殺你不行。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