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變幻百端筆生花——說金庸筆下的“武”

首頁
    大有作為的藝術天地——優勢在于馳騁想象——武功打鬥的學養化與藝術化——武文相通,悟道為高——武功打鬥的性格化與趣味化——人物刻畫與武功描寫相得益彰——武功打鬥的情境化與立體化——特定情境中武技、智慧、心态諸因素的綜合較量武俠小說是這樣一種小說:它必須寫出俠士們在實現自己行俠仗義、救民濟世的抱負時,如何施展和依靠了他們那些超常的奇異的技能,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武功”。

    作家越是施展才華,把俠士們這種武技描寫得神奇獨到,對讀者可能越有吸引力。

    這正是武俠小說區别于其他小說的獨特之處。

    因此,武俠小說不能隻有“俠”而沒有“武”。

    “武”與“俠”像軀體與魂魄般相輔相成。

    俠義精神固然是作品感人肺腑的靈魂所在,武功打鬥更應該是作者大有作為的藝術天地。

     有的武俠小說作家也許由于自己不懂武術而故意藏拙。

    梁羽生不無偏頗地說:“甯可無武,不可無俠。

    ”古龍則從來不描述打鬥招式,隻寫“小李飛刀,例不虛發”(《多情俠客無情劍》)之類虛的筆墨。

    這未免使他們浪費或丢掉了大塊大塊的用武之地。

     金庸是一位認真對待武功描寫的作家。

    他花了很大力氣來寫武功打鬥,而且寫得精彩紛呈,變化萬千。

    他筆下出現了那麼多次比武較量,卻沒有一次給人以重複、雷同之感。

    武功描寫的成功,也是金庸小說所以迷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那麼,這位“金大俠”的武功,究竟有些什麼高明之處? 金庸寫武功的最大優勢,就在于他一點不會武功。

    他的武功其實是文功——文人的想象的武功,中讀而不中練。

    如果有人想要從金庸小說中學習修練武功的方法,那肯定會自尋煩惱,大失所望。

     武俠小說作家中,有人真會武功。

    像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據說就精通武術,三十年代曾在湖南創辦過國術訓練所。

    他寫《江湖奇俠傳》,拳腳刀劍部分就努力要寫成武術教科書的樣子。

    可小說一成為教科書,不免笨拙,味道就減少了許多。

    金庸正因為不會武術,就敢于參考前人經驗和有關典籍,施展神奇的藝術想象來自行創制。

    他筆下的武功,非常多姿多彩,奇得令人咋舌。

    什麼威猛無比的“降龍十八掌”啦;什麼輕盈飄逸的“玉女素心劍” 啦;黑風雙煞練的“九陰白骨爪”,居然能使手臂突然伸長,手指插進對方的頭顱;他們的師傅黃藥師以内功吹出的箫聲,更能把高手的心性迷住;段譽、任我行甚至能把别人練的内氣,吸取到自己身上。

    至于暗器、輕功,更是應有盡有,神乎其神,什麼“滿天散花”、“後發先至”啦,什麼“發足疾行”、“遊壁而上”啦。

    大理段家的那“六脈神劍”,無影無形而能手揮目送,随意傷人,簡直就是現代的激光武器了。

    金庸曾經在《神雕俠侶》中寫朱子柳、武三通觀看小龍女以雙劍分心合擊之術與公孫止相鬥,說朱等“看到奧妙兇險處,既感驚心動魄,又是心曠神怡”(1)。

    一般讀者讀金庸小說中的武功描寫,恐怕也是這種感覺。

     金庸筆下的武功打鬥,所以這樣神異豐富,引人入勝,是因為作者把武功描寫當做一種藝術創造,充分施展自己藝術想象的才能。

    文學藝術本質上是一種想象的藝術。

    法國現代文學批評家谛波岱(AlbertThibaudet)曾說過一段很有意思的話:“真正的小說家用他自己生活可能性中無盡的方面去創造他的人物,冒牌的小說家隻按他現實生活中唯一的途徑去創造人物。

    小說家的天才不在使現實複活,而在賦予可能性以生命。

    ”(2)武俠小說尤其如此。

    金庸小說正可以說成功地馳騁想象,運用各式各樣豐富的生活可能性(甚至是幻想的生活可能性)去描寫武功和創造人物。

    作者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文化學養,朝三個方向作出努力,使小說中的武功描寫大為改觀,達到新的境界。

     第一,金庸寓文化于技擊,使武功打鬥學養化、藝術化。

     金庸描繪的武功,脫離了單純的“打打殺殺”而具有濃重的文化色彩和學理氣息。

    作者為洪七公一套“降龍十八掌”起的名字“亢龍有悔”、“潛龍勿用”、“飛龍在天”、“見龍在田”、“龍戰于野”等等,都是從《易經》的“卦爻辭”借過來的。

    《神雕俠侶》中的“美女拳法”,招式名稱如嫦娥竊藥、木蘭彎弓、紅線盜盒、綠珠墜樓、紅玉擊鼓、文姬歸漢等等,均來自古代曆史、傳說或文學作品中的美女故事。

    至于“逍遙遊掌”、“北溟神功”、“庖丁解牛掌”,其名出自《莊子》;“般若掌”的名字源于佛經。

     這些名稱起得惹人喜愛。

    如他自己所說:“我的小說裡面的招式,大多數是我自己想出來的,看看當時角色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動作,就在成語裡面,或者詩詞與四書五經裡面,找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