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六、情與孽

首頁
    先祖搬進此谷中就過着避世又避人,無情又滅欲的生活,——在楊過等人闖進此谷時,谷中從不食葷、飲酒,至使馬光佐等“食肉動物”,感到一天也呆不下去。

    ——這兩人的結合,是一個怎樣的情形呢? 其次,這裡的悲劇成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首先是裘千尺)壓根兒就不知道愛的藝術。

    ——人類正是憑着自己的本能和良好的天性而掌握了這一門至高無上的藝術的。

    裘千尺比公孫止大了幾歲,而且武功也高強幾分,從而主動地将她的全身武藝頃囊相授,挖空心思地補足公孫止祖傳武功的不足,對公孫止的飲食寒暖也照料得周到,并且在強敵來臨之際挺身而出,打退強敵,救了公孫止的命..裘千尺的功勞和恩德是大大的。

    然而,她與公孫止之間的關系,也就不大像夫妻關系,更不像情人之間的關系。

    她對公孫止的态度,絕不是妻子對丈夫、情人對情郎,而是母親對兒子,師父對徒弟,甚而主子對奴仆、債主對借債人..這樣一種關系!她培育了公孫止,将他的翅膀養硬了,他就開始背叛她了。

    ——這幾乎是人間男女關系的一種悲劇模式——他去找了一個情人,一個真正愛他而也被他所愛的情人,一位叫柔兒的年輕婢女。

    書中寫道: ..綠萼道:“那年輕婢女叫什麼名字?她相貌很美麼?” 裘千尺道:“呸!美個屁!這小賤人就是肯聽話,公孫止說什麼她答應什麼,又是滿嘴的甜言蜜語,說這殺胚是當世最好的好人,本領最大的大英雄,就這麼着,讓這賊殺才迷上了。

    哼,這賤婢名叫柔兒。

    他十八代祖宗不積德的公孫止,他這三分三的臭本事,哪一招哪一式我不明白?這也算大英雄?他給我大哥做跟班也不配,給我二哥去提便壺,我二哥也一腳踢得他遠遠的。

    ” 楊過聽到這裡,不禁對公孫止微生憐憫之意,心想:“定是你處處管束,要他大事小事都聽吩咐,你又瞧他不起,終于激得他生反叛之心。

    ”..(第19回) 以上這一段恐怕已經足以說明公孫止與裘千尺的婚姻悲劇的一個極重要的原因。

    裘千尺對愛的藝術顯得十分的不通。

    她雖對丈夫恩重如山,但總覺得丈夫給自己的哥哥提便壺也不配,這就不免大大地傷了男人的自尊心。

    而且她處處管束,總将丈夫當成兒子、徒弟,而且還是沒什麼“出息”的兒子和徒弟,這當然會激起反叛之心。

    柔兒之“柔”正是公孫止所渴望得到的。

     因而自然要被迷上。

    從而使他的婚姻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以下的故事便可想而知,而且也順理成章了。

     其三,這正是這一對夫妻的人品與道德的欠缺或低下。

    在正常的生活中,他們的這種人品的欠缺和道德修養的不足也許還顯示不出來。

    甚而可以通過美滿的愛情來彌補和這種欠缺和不足。

    然而,在不幸的婚姻中,則恰恰相反,它激起了人的逆反之心,互相仇視,怨毒而又殘忍。

    公孫止與柔兒商量要“私奔”,裘千尺則将他們分别推入情花叢中,讓毒刺紮滿全身,然後隻給他們一粒解藥。

    公孫止為了活命居然将無辜的柔兒親手殺死,其薄情寡義的本性已經暴露無遺。

    而後又為了報複此仇,将裘千尺挑斷筋絡,送入一個地底洞穴之中,讓她自生自滅。

    裘千尺的悲慘遭遇固不無令人同情之處,但也有自做自受的一面。

    正是她毀掉了自己的婚姻和幸福,而最終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

    公孫止當然更為不堪,罪責難逃,他殺死了柔兒,又等于活埋了裘千尺,爾後,對小龍女、完顔萍、李莫愁等女性的一廂情願的追求乃至強迫,則表明此人已完全失去了理性,而成了一隻發情的公牛,被自己瘋狂的欲念所支配了。

    這時,他殺死女兒(盡管是無意的)也就不那麼不可思議了。

     最後,這一對幾十年的怨偶,終于在絕情谷中同陷地穴之中,雙雙慘死。

     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粉身碎骨,雖非自願,但也可以看成是上帝的一次殘酷的幽默。

    當然更是蒼天的一種深刻的啟示。

     愛情不僅是一種本能,它是有道德和理性參與的一種奇妙的藝術。

    同時又是對人格及其個性的一種十分嚴格的考驗。

     愛情的起點與結局是各種各樣,互不相同的,之所以如此,之所以有許多的美好的愛情及幸福的婚姻最終變成了一場永遠無法期待的夢想,甚而變成一種十足的罪孽,變成一種地獄般的人生的苦役和人間的慘劇,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愛的藝術與愛的道德水準,當然這也正是人格與個性所決定的。

    ——“幾乎每個人都認為,愛是沒什麼可學的”,可是不然,“愛是一種藝術,它需要知識和努力。

    ”①從這一角度去認識情愛及其與“罪孽”的關系,我們也許會得到許多的啟示。

     ①〔美〕埃·弗羅姆《愛的藝術》,第1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