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第四
武功:★★★★★
智商:★★★★★
情商:★★★★
英雄指數:★★★★★
攻擊力:★★★★★
郭靖為正,楊過為奇;郭靖中流砥柱,楊過劍走偏鋒;郭靖是俠之大者,楊過是俠之風流。
從《神雕俠侶》一書開始,楊過便是郭靖這個成功人物的一種反動,一種矯正,一種補充。
千裡之風,始于青萍之末。
少年的楊過,就有了這許多的奇特,許多的不同。
沒爹沒娘的楊過,天不收地不管,不僅沒能享受父母之愛,甚至于連生存和苟活都要靠自己的血淚去争取,他有太多的委屈,太多的怨意,怎能不偏激,怎能不刁頑,怎能不在塵土一般的卑微中生出那種不可理喻的驕傲。
郭芙無辜,武氏兄弟無辜,孩子們本能中惡的一面無辜。
在錦衣玉食,輕裘美肴中浸泡得要滴出蜜來的郭芙和武氏兄弟,他們和少年楊過不是同類。
差距和層面注定了油與水的不相融,冰與火的不同爐。
所以郭芙和武氏兄弟欺辱楊過,我們又何忍深責!
一種不平之氣和渴慕青雲的種子,在楊過的心中紮根,在醞釀着卓異的精神。
楊過日後的離經叛道,特立獨行,于斯己見。
金庸的小說中,總有一種對人世博大的慈悲和憐憫,讀少年楊過在桃花島逃遁一段,“他獨立山崖,望着茫茫大海,孤寂之心更甚”,讀此,真有一種巨大的悲涼意緒。
少年楊過在全真教學藝,膽敢辱罵師尊,此為大俠楊過人格形成的内在關鍵,日後楊過一意孤行,突破世間衆法名教的道德行為規範,此處即為因,即為種。
楊過逃出古墓之後,洪淩波正好是楊過排洩和移情的對象。
楊過輕佻、油滑的本色再次有了排演的機會。
楊過總是不會放過這些機會。
楊過道:“誰待我好,我也待她好。
”此一句話是楊過一生行事的大綱要。
楊過沒有郭靖那麼多正義感、道義感,他隻是渴慕自由自在的人性,渴慕人世間的真心換真心。
所以大惡人歐陽鋒對他好,他也就對歐陽鋒好;奇醜的孫婆婆對他好,他也就對孫婆婆好;郭芙說他手髒,他便“對她一家都生了厭憎之心”。
楊過他像是自由之子,完全地感情用事。
情為何物?即使是楊過小龍女這樣轟轟烈烈的愛情,剖開了看,也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盡如人意。
楊過是金大俠小說中的一個異數。
他的英雄是如此真實,以緻他性格中的弱點也如此栩栩如生。
小龍女被尹志平迷奸,誤以為這是楊過少年的魯莽;楊過卻蒙在鼓裡,不知隐情,自然惹得小龍女傷心離去。
楊過自此踏上追尋愛人蹤迹的旅途,其間穿插了許多喜劇、悲劇和鬧劇。
程英、楊過、耶律齊、完顔萍去救陸無雙,四人大戰李莫愁,險象環生,幸而郭芙、武氏兄弟巧遇,過來援助,趕走李莫愁。
故人相見,非但沒能執手言歡,楊過反而寂寂而行。
這是楊過内心偏激和怨毒的一面又占了上風。
悲憫身世,顧影自憐,郭芙的高貴和不可方物的嬌豔再次刺痛了楊過的内心,楊過在自卑中愈是激出非常的孤傲,愈珍惜小龍女的柔情和真心。
洪七公無意的一句喝罵,引出楊過的滾滾淚水,寫得恰如其分。
楊過一生,都需以此真實隐痛來着眼,楊過實是内心痛哭和泣血的孤傲大俠。
奇特的境遇鑄造楊過卓異的心靈。
生與死,愛與恨,情與仇,恩與義,超級濃縮的排演教育着楊過,他的境界飛速拔高,“隻覺世事如浮雲”,他玩世起來。
楊過畢竟是少年心性,騎醜馬裝腔作勢以潦倒的扮相要去戲探郭靖夫婦,以其見小的真實,反襯郭靖大器的真實。
楊過道“原來郭伯母竟是這般美貌,小時候我卻不覺得”,楊過此時果真是長大了。
黃蓉傳丐幫幫主之位與魯有腳,慶典上老丐提到“忠義”二字,楊過稱“自幼失教,不知‘忠義’兩字有何等重大幹系”,此時有悔有悟。
看在“自幼失教”四字上,我們更應體諒楊過的許多偏激。
楊過、小龍女别後相逢,激動萬分。
“大廳之上千人擁集,他二人卻是旁若無人,自行叙話”。
我眼中隻有你,你眼中隻有我,有你的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沒有你的世界隻如四大皆空!
英雄大宴上激戰正酣,楊過和小龍女卻恍然不聞,執手言歡,情意纏綿。
在楊過是“自幼失教”,天不怕地不怕,在小龍女是不谙世事,于世俗禮法半點不知。
好!倘若世俗禮法不能給人以人性的自由,生命的歡娛,不懂也好,不理也罷!
小龍女與楊過方才重逢,旋又分離,情的煎熬和揪心裂肝的戲劇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