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 從俠士到統治者--金庸的男主角

首頁
    會答應,就算自己吃虧,也不計較。

     他的良善心腸,自小已看得出來。

    謝遜在冰火島上談往事,說到以七傷拳打空見神僧,十三拳打了十拳,小元忌插口說:&ldquo義父,下面還有三拳,你就不要打了罷,這老和尚為人很好,你打傷了他,心中過意不去。

    倘若傷了自己,那也不好。

    &rdquo 他頭十年的生命,在父母及義父慈愛保護之下度過,後來的一連串苦難,始終沒有改變他對别人的信任和善心。

    他父母在一日内相繼自殺而死,殷素素臨死時叮囑他記着上武當山逼死他父母的各門各派中的人,慢慢報仇,他記是記住了這些人,但最後沒有向他們之中任何一人報仇。

    金庸的男主角之中,似乎隻有張無忌從來沒有以為什麼人報仇為目的。

     另一方面,張無忌記恩,周芷若在舟中喂飯之恩,他一生都沒有忘記,後來她兩番累他幾乎喪命,他也一點不放在心上。

    記起她時,總想到她的恩情,不想她負他之處。

     他是個溫情的人,對父母義父的愛、對張三豐的愛、對武當六俠的愛時時洋溢在胸中,甚至對殷離感到親近,對殷野王、殷天正感到深切親情。

    他保護楊不悔萬裡尋父,絕不是基于&ldquo助人為快樂之本&rdquo的原則,而是出乎自然的愛護弱小。

    在光明頂秘道之中,他以自身為小昭擋災,小昭感動得說不出話來,但是于張無忌而言,這卻是最自然不過:&ldquo你是個小姑娘,我自是要護着你些兒。

    &rdquo 在情愛事上,張無忌也是随和被動、容易受感動、容易受人擺布。

    他以愛還愛,周芷若愛他,他對她愛憐備至;趙敏對他迷戀,為他抛棄榮華。

    不顧生命,他也自然&ldquo刻骨銘心&rdquo地愛她了。

    她們兩個都是美人,金庸在書中三番四次刻畫她們白雪紅玫之美,一加上良辰美景。

    花前月下,張無忌的反應便是&ldquo心中一蕩&rdquo、意亂情迷了。

     張無忌不能成為政治領袖,随和被動而缺乏野心是一個重要原因。

    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毫無主見,亦心無城府,容易信人。

    他之所以成為明教教主,全是湊巧,後來中朱元璋之計退出,亦沒有什麼可惜。

    他根本沒有多大的領袖指揮才能,更不懂謀略,就算當時沒有中計,也不是長久的教主材料。

    他甚至沒有什麼志願理想,他對世界看法單純,最接近理想志願的,隻是空泛地希望人人忘記仇恨,結成朋友,快快樂樂地過日子。

    因此,他最适合做醫生。

    他在蝶谷學醫,後來運用醫術救人的情節,是他表現得最主動的地方,也是他最令人欣賞的時候。

    武功在他是次要,醫術才是最主要的。

     我始終不大喜歡張無忌,真正原因可能隻是他的個性與我恰好相反。

    我對張無忌這個人物頗有偏見。

    但我仍認為這樣的人,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他們心地良善,絕不苛刻,也絕不自以為是,道貌岸然;壞處是他們容易被人利用,他們往往明知被人利用而甘心被人利用,雖然這是他們的寬大為懷,但這也令到愛護他們的人感到不快,因為對于對他好與對他不好的人都一樣好,其實就是對于對他好的人不公平了,這種心态或許可稱為小心眼,但也是人之常情。

     喬峰 《天龍八部》應該一共有三個半男主角,最先出場的是段譽,本來接着是&ldquo南慕容,北喬峰&rdquo,但慕容複見面不如聞名,隻好當是半個,最後的一個是虛竹。

    雖是這樣說,喬峰一出場便威風壓倒其他,而喬峰故事高潮過後,《天龍八部》亦失去神采,所以,說喬峰是這部小說的主角,相信也不會有太多人反對。

     喬峰是個莎士比亞式的悲劇英雄,愛讀莎翁悲劇的人都會注意到李耳王,麥考伯夫等主人公出場時何等如日上中天,而到收場時又何等悲壯,被命運及自己個性之中的缺陷毀滅。

    當然,強把莎翁的模式套到金庸的頭上是不妥的,而莎翁的悲劇,也斷斷不是這個極度簡化的分析可以包容,借來一點比較,隻不過是藉此增加興味。

     例如不但是莎翁名劇,也是著名歌劇的《奧賽羅》,主人公奧賽羅就是一位神威凜凜的摩爾人,開場時,威尼斯政要的小姐狄絲特娜與他私奔,她的父親及親朋十分激動,追蹤而來,劍拔晉張。

    奧賽羅鎮定現身,三言兩語之間,就鎮住了人群,把一場沖突消于無形,&ldquo把你們的劍放還鞘内,&rdquo奧賽羅著名的開場白說:&ldquo别讓露水侵蝕了。

    &rdquo 喬峰一出場就是面對一場丐幫叛變大禍,當然金庸筆下的杏子林叛亂遠比《奧賽羅》的第一場情勢兇險,而喬峰的蓋世武功、威信,智慧也在應付叛亂之中表現無遺,但是兩個主角是同一型的人物,同一般攝人,同一般英雄氣概,那則是肯定的。

     喬峰平息了叛亂而失去了幫主地位,獨自去尋&ldquo帶頭阿哥&rdquo水落石出,奧賽羅平息了衆怒而赢得美人歸,兩人在一失一得之際,都是種下了日後身敗名裂的禍根。

    最後奧賽羅被人欺騙,親手殺死了狄絲特蒙娜,省覺到大錯鑄成,終于當衆自殺,死前滄然獨語:&ldquo奧賽羅還有何處可去?&rdquo喬峰自殺于雁門關前,也是因為天下之大,無容身處。

    從出場到下場,奧賽羅與喬峰皆為命運所驅策,根據西方古典戲劇論,隻有大英雄才配得上悲劇命運,而悲劇命運也正好強調了喬峰的英雄身分。

     喬峰跟郭靖是一路人馬,大氣磅礴,正義凜然,看他兩人的武功路線就知。

    陳家洛的武功太花巧,什麼劍盾蛛索,什麼百花錯拳;袁承志師門武功正統,但他出奇制勝的是邪味甚濃的&ldquo金蛇秘芨&rdquo功夫,張無忌的&ldquo九陽真經&rdquo是正,但得來偶然,乾坤大挪移肯定是&ldquo外道&rdquo。

    郭靖喬峰則同是穩紮穩打,以全無花巧但威力無窮的&ldquo降龍十八掌&rdquo為基礎。

     但郭靖的武功仍有招數有痕迹,郭靖的威力似乎是一半靠招數厲害,喬峰的武功卻幾乎沒有痕迹可見,似乎完全是喬峰的威力,什麼招數到了他手中也變得厲害無比。

     喬峰的武功來自少林和丐幫,金庸隻是一筆帶過,甚至描寫過招情況,也往往不提招式名稱,總之這個人一舉手、一投足,皆是無不如意、無不别具威力,能人所不能。

    金庸說,他故意用這樣的手法寫喬峰,使他與其他主角不同,任何人都有學藝的經過,獨喬峰的武功仿佛是與生俱來。

    這當然增加喬峰的神話英雄色彩,在希臘神話中,&ldquo英雄列傳&rdquo僅次于&ldquo諸神列傳&rdquo,像赫裘力士那樣的英雄,是近乎天神的人物。

     喬峰比郭靖強,最重要的一點是他的智慧和精密頭腦。

    杏子林之變一場(百多頁的一個高潮,真不知金庸如何寫成,他的文字功力,差可與喬峰的武術功力比拟),喬峰就充分表現出他處變不驚,能夠在緊急情勢之下冷靜分析,一下子就把握了事情的竅要。

     試将&ldquo杏子林&rdquo跟《射雕英雄傳》的&ldquo軒轅台下&rdquo一節比較,那時楊康與丐幫淨衣派的勾結,能移魂大法迷翻了郭靖黃蓉,把他們綁在軒轅台下,發動幫衆,要把他們置于死地,結果是黃蓉的急智,配合郭靖的武功,把形勢扭轉過來。

    若是黃蓉沒有郭靖的武功保護,她的聰明急智未及使出,人已化為肉醬,但是單有郭靖而沒有黃蓉,他的武功再高強也落得雙拳難敵四手。

     換句話說,喬峰一個,己兼有郭靖黃蓉之長了。

     但喬峰不隻是加上了黃蓉的機智的郭靖,他武功比郭靖高強,心思比黃蓉細密,更重要的是,他具有他們不能企及的領袖權威。

     郭靖黃蓉這對金童玉女,扭轉形勢能的是計,是借用洪七公的聲威地位,喬峰扭轉形勢所靠的是他的頭腦、眼光、處事方法。

    他自己素日在丐幫建立了的威望,包括他公正嚴明的聲譽。

     用西方術語說,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