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有腳
魯有腳這名字趣怪,用于時常要應付惡犬糾纏的丐幫英雄來說,倒也十分帖切:
惡犬有牙,幸好英雄有腳。
這&ldquo魯&rdquo也姓得好,魯有腳這污衣派的正直長老,本身就是愚魯戆直得很,他忠義節烈,絕不貪生怕死,這是洪七公看重他的原因,暴躁、愚鈍是他的短處,但是他名叫魯&ldquo有腳&rdquo,又不是叫做魯有腦。
魯有腳在《射雕英雄傳》出現,是丐幫長老中最支持郭靖、黃蓉的一個。
他尊敬他們二人是洪七公的心愛弟子,又感激他們在軒轅台上揭破楊康勾結淨衣派通敵金國的陰謀,而郭靖、黃蓉則一直對他十分信賴。
後來,在《神雕俠侶》中,魯有腳又跟郭襄結為忘年交,時時相會聊天,談武林掌故。
他最後被霍都暗殺,郭襄想念他,挽了酒肉到平時聚面的小廟去祭奠。
顯見魯有腳雖然資質愚鈍,但無礙于他跟聰明人結交,他實在是一條好漢。
黃蓉做了幫主多年之後,要把幫主之位傳他,于是要教他打狗棒法,魯有腳本已不聰敏,年紀又大了,所以學得極慢。
要黃蓉解了一遍又一遍,金庸說:&ldquo黃蓉自十五歲上與郭靖相識,對資質遲鈍之人相處已慣,魯有腳記性不好,她倒也不着惱。
&rdquo
原來魯有腳跟郭靖是一路人!
這兩名遲鈍男子之間的交手,最有趣的是在《射雕英雄傳》裡,郭靖、黃蓉鬧意見分手,郭靖在蒙古成吉思汗軍中,黃蓉不願露面與他相見,但又記挂他應付不了軍務,于是派魯有腳和簡長老率領千餘幫衆來助,魯有腳侍奉在側,郭靖遇到疑難,他便出去暗中告訴黃蓉,再把黃蓉的妙計當是自己主意提出。
有趣的是,魯有腳根本不懂說謊,但在黃蓉指點之下,居然應付得滑頭非常,使郭靖明明不信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計謀,也拿他沒法。
而另方面,郭靖這笨人想念黃蓉過甚,居然迫出智慧來,他威脅魯有腳一定要想到法子令他和黃蓉相見,否則将魯有腳軍法侍候,這兩名笨人的誠摯,終使黃蓉心軟現身。
乾隆
金庸在《書劍恩仇錄》的後記裡說,乾隆為他的故鄉海甯做過很大的好事,他在書中把他寫得很不堪,有時覺得有些抱歉。
所謂&ldquo很不堪&rdquo,相信是指乾隆對杭州妓女色迷迷的樣兒,這些描寫,或者對乾隆有點不禮貌,但是對讀者來說,卻是十分有趣。
乾隆參觀選花盛會,大充闊客,玉如意深谙男人心理,故意欲拒還迎,回箋說什麼&ldquo踏青歸去春猶淺,明日重來花滿床&rdquo,果然成功地使大吊胃口的乾隆馬上入彀,真是好玩得很。
乾隆被困在六和塔上,紅花會群雄作弄他,讓他捱餓,明明到口邊的食物也吃不到,又是好玩的情節,不是幸災樂禍,而是金庸列出來的菜色,令人垂涎三尺。
先是家常菜色四次,又再禦廚張安官燒的蘇式精緻小菜四款,各有各的名堂。
到最後陳家洛出現,乾隆終于有東西可吃,那是四種點心、一碗湯,廣東人&ldquo飲茶&rdquo吃點心,沒有喝湯的習慣,我覺得點心跟湯是挺不錯的配搭,午餐不想吃得大多時,往往都是這樣點菜,你說武俠小說是不是妙用無窮。
其實《書劍》裡的乾隆,倒不是一面倒的&ldquo不堪&rdquo,沒有淪為醜角或歹角,金庸花了不少心血,寫出他的帝王氣度。
第一是愛才,他在山中鼓琴,碰到陳家洛,感到他是個人才,就希望他到京城辦事。
後來,在錢塘江畔,知道了他是叛逆幫會首領,還是想說服他&ldquo改邪歸正&rdquo,歸順朝廷。
不但陳家洛,西湖舟上的鴻門宴,乾隆自己雖然屢屢失去面子惱怒,但仍是壓着怒火,以為朝廷招攬人才為重。
乾隆不是絕無人情味,他對自己的身世感到猶豫,在歧路上猶豫不決,他偷偷摸摸地求盡人子對親生父母的孝道,他愛惜自己的親兄弟,乾隆不是好人,但是金庸顯然認為他的行為值得鄙視,他的野心高于自己的對才幹和勇氣,他反覆而不守諾言,他貪圖富貴逸樂而怕冒險。
總之,這個皇帝不能信任。
民間小說裡的皇帝,大概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不戒和尚
細想金庸小說之中,真是甚多怕老婆的人,不戒和尚也是其中一個,不戒和尚既雲&ldquo不戒&rdquo,自然不是真和尚,他是為了追求尼姑而剃光了頭,做起和尚來的,這種邏輯,也未免太桃谷六仙了。
不戒大師這位夫人姓甚名誰,金庸沒有透露,她既然不是真啞,叫她&ldquo啞婆婆&rdquo
自然不适當,但她生得極美,當無可置疑,因為她的女兒儀琳,就是清麗絕俗,不戒大師愛妻及女,對她如珠如寶,但儀琳始終是他第二最愛,他最愛的還是這位無名夫人,因為她因不戒和尚贊美别的女人生得美,一怒之下出走之後,不戒大師即天涯海角去尋她,不惜把女兒寄在白雲庵中出家為尼。
不戒和尚行事與衆不同,皆因他的邏輯特别古怪。
例如他找上采花大盜田伯光,制服了他做信差到華山請令狐沖去與儀琳會面,原因竟然是田怕光意欲對儀琳無禮,不戒和尚惱恨令狐沖令儀琳害相思病,認為他有眼無珠,儀琳生得那麼美他也不愛,相形之下,田伯光意欲對儀琳無禮,那就正好證明田伯光懂得欣賞儀琳之美了。
他另一妙想天開之舉是帶着&ldquo不可不戒和尚&rdquo田伯光,及一幹烏煙瘴氣江湖豪士去投恒山派。
這也是愛屋及烏,為儀琳之故,對令狐沖好。
他見令狐沖做了恒山派掌門,一個男子漢統領出家俗家一大群女子,未免讓人見笑,也于恒山清譽有礙,但若恒山派有大批男弟子,又自不同,他這種&ldquo帶藝投師&rdquo,開創了&ldquo恒山别院&rdquo,說是荒謬,又大有道理,實是妙着。
不戒和尚的邏輯,與他那醋娘子的強辭奪理異曲同工,但他比較開放,覺得儀琳嫁給令狐沖做&ldquo二房&rdquo也無不可,隻要她高興便是,偏偏儀琳不肯接受她爹娘漠視僧俗之分的看法,堅持出家人不能嫁人。
幸好,不戒和尚也有他的報償,終得令狐沖及桃谷六仙撮合,與他的尼姑夫人破鏡重圓。
田伯光
田怕光是個非常好的壞人;或者應該說,田怕光是個改過自新、從很壞變成很好的人。
怎麼說田伯光是壞人呢?他根本是出了名的&ldquo采花淫賊&rdquo,那就是專門強奸婦人的賊人。
他不但專門強奸婦女,而且因為自己是個中高手而感到自豪。
這樣的人,實在不單止壞,簡直是卑鄙。
在武俠小說中,最下流的奸人就是采花賊,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專門對婦女施暴的男人根本要不得。
但是金庸把這個采花淫賊寫得不但可敬,而且可愛。
這個效果是怎樣做出來的呢?拆穿了也不難明白。
首先,田伯光雖然是&ldquo著名&rdquo的采花賊,讀者看遍全書,也未見過田伯光做什麼采花行為。
(我記得嶽不群下山就是為了對付田伯光,至于有否真的有什麼,就不記得了,因為原書竟然給朋友弄丢了。
:(東方劍)連對什麼婦女色迷迷的樣子也未見過。
他捉了儀琳&ldquo欲&rdquo施強暴,始終留在&ldquo欲&rdquo的階段,何止碰也沒有碰過她的肌膚?簡直對她十分客氣。
金庸說他是采花淫賊,他的言行舉止不但不像淫賊,簡直一點也不賊頭賊腦。
這個采花賊定是冒牌貨無疑。
田伯光可敬之處是他的君子風度:不肯乘人之危,見令狐沖無力回招,便甯願收手;還有就是他的光明磊落,遵守諾言。
可愛之處是他一直對儀琳十分好,對令狐沖很有義氣,三番四次相幫,讀者喜歡儀琳、喜歡令狐沖,田伯光對他們好,自然博得讀者歡心,但一般而言,他重視友誼,是他可愛之處。
此外,田伯光坦白,自承&ldquo失威&rdquo事迹,不但好笑,而且令人感到可以信賴。
但金庸為什麼要耍弄出一個冒牌采花賊?一來是襯托出令狐沖的不羁:不怕與諸色人等來往,及令狐沖的不凡:隻有他看得出田伯光的氣度;二來自然是藉此諷刺&ldquo正派人士&rdquo,論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