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時風流盛事。
這裡借以說大觀園題詠。
7.瑤台——傳說中神仙所居之處。
這句說元妃省親,如仙女下凡。
8.“名園”二句——名園一經貴人遊賞,便增價百倍,猶如仙境不許凡人來到。
亦借此“頌聖”。
凝晖鐘瑞(匾額)(薛寶钗)
芳園築向帝城西,華日祥雲籠罩奇。
高柳喜遷莺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
文風已着宸遊夕,孝化應隆歸省時。
睿藻仙才瞻仰處,自慚何敢再為辭?
[注釋]
1.凝晖鐘瑞——光輝瑞象畢集于此的意思。
晖,日光。
瑞,吉兆。
都是借以歌頌帝後的說法。
鐘,聚集。
2.“芳園”句——以近帝居為榮。
小說中設想的賈府在宮城的西面,加寫元春歸省時“忽見兩個太監騎馬緩緩而來,至西街門下了馬”。
3.“華日”句——說氣象佳勝。
喻所謂“體仁沐德”受皇帝的恩榮。
這兩句即額題之意。
4.“高柳”句——喜慶莺從幽谷飛到高柳上去。
喻元春出深閨進宮為妃。
《詩.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嘤嘤,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嘤其鳴矣,求其友聲。
”
5.“修篁”句——時刻等待鳳凰飛到竹林裡來。
喻元春歸來省親。
傳說鳳凰食竹實,呈祥瑞。
參見寶玉題“有鳳來儀”注。
篁,竹林。
竹修長,所以稱修竹、修篁。
6.文風——指儒家所宣揚的君主提倡文學、重視禮樂的風氣。
這是從某些政冶的意義上來說大觀園賦詩一事。
着,表現得顯著。
宸遊,皇帝外出巡遊。
這裡指元春省親。
帝居叫宸,貴妃亦可稱宸妃。
7.孝化——孔孟認為能做到孝悌,就不會“犯上作亂”。
以後的一些君主就利用它作為維持國家宗法制度的道德基礎,以此來規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亦即所謂進行教化,所以稱孝化。
隆,發揚光大。
歸省,回家探親。
8.“睿藻”二句——睿,明智。
這是古時候常用作吹捧帝王的字。
藻,辭藻,泛指詩文。
兩句說:瞻仰了元春所題的才智非凡的聯額和詩後,自慚才疏,不敢再措辭了。
世外仙源(匾額)(林黛玉)
名園築何處?仙境别紅塵。
借得山川秀,添來氣象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注釋]
1.“名園”句——程高本作“宸遊增悅豫”,大大增加了頌聖的色彩。
2.别紅塵——不同于人間。
别,區别。
3.“借得”二句——上句說詩歌從山川中借得秀麗。
唐代張說到嶽州後,詩寫得更好了,人謂得江山助。
下句說盛事使園林增添新氣象。
這一聯有題詠、歸省等人事,但字面上不說出,是一種技巧。
4.融——融入,混和着。
金谷酒——晉代石崇家有金谷園,曾宴賓客于園中,命賦詩,不成者罰酒三鬥。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這裡借典故說大觀園中“大開筵宴”,命題賦詩。
5.媚——對人獻妩媚之态,拟人化寫法。
玉堂人——指元春。
玉堂,妃嫔所居之處。
《三輔黃圖》:“未央宮有殿閣三十二,椒房、玉堂在其中。
”《漢》中亦有“抑損椒房、玉堂之盛寵”的話。
這一聯用典、對仗都很講究,而小說中偏說黛玉是“胡亂作”的,是為了突出人物的聰明。
兩句第一字點園景。
6.“何幸”二句——邀,叨受,幸蒙得到。
以元春歸省為幸事,所以說“邀恩寵”。
來賈家路上宮車馬隊往來不絕的情景,小說中有描寫。
有鳳來儀(賈寶玉)
秀玉初成實,堪宜待鳳凰。
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
迸砌妨階水,穿簾礙鼎香。
莫搖分碎影,好夢正初長。
[注釋]
這一首和以下三首是元春指定面試寶玉的。
末首《杏簾》系黛玉代作,因為她見寶玉構思太苦,所以就“考場作弊”了。
1.秀玉——喻竹。
實,竹實。
鳳食竹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