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
”安史叛兵攻破潼關,唐玄宗西逃蜀地,太子李亨自己在靈武稱帝,即肅宗(詩中少帝),稱玄宗為“上皇”。
李白詩中安慰在成都(詩題中南京)失去了帝位的玄宗。
所以,在這一字面輝煌的詩句下,隐藏着寂寞和悲哀。
3.閑花落地聽無聲——以“閑花”喻兩點紅。
“長幺”又叫地牌,與“落地”相合。
用唐代劉長卿《别嚴士元》詩原句:“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在酒令裡是無聲無息、春去花落的意思。
4.日邊紅杏倚雲栽——以“日”比幺,以“紅杏”比四點紅的。
用唐代高蟾詩原句,參見《紅樓夢曲·虛花悟》“雲中杏蕊”注。
5.“櫻桃九熟”——成套點色的名稱。
三張牌是幺幺、幺四、幺幺,全紅,共九點,所以用“櫻桃九熟”為比。
6.禦園卻被鳥銜出——即“〔櫻桃〕卻被鳥從禦園銜出”。
櫻桃相傳為莺鳥所含食,故一名含桃。
見《呂氏春秋》。
唐代王維《敕賜百官櫻桃》詩:“總是寝園春薦後,非關禦苑鳥銜殘。
”王維詩“頌聖”,所以否定是“鳥銜”之餘。
這裡說成熟的櫻桃被鳥銜去,是終于落空的意思。
其四(薛寶钗)左邊是“長三”。
——雙雙燕子語梁間。
右邊是“三長”。
——水荇牽風翠帶長。
當中“三六”九點在。
——三山半落青天外。
湊成“鐵鎖練孤舟”。
——處處風波處處愁。
[注釋]1.“長三”——上下都是三點的牌。
也可以倒過來說成“三長”。
2.雙雙燕子語梁間——兩個“三”都成斜線,狀如雙燕并栖。
詩詞中多以雙燕象征夫妻關系。
“梁間”,戚序本作“呢喃”,與上句“三”不同韻部。
己卯、庚辰、程乙等本皆作“梁間”,是。
但由此可見是用宋代劉季孫《題饒州酒務廳屏》詩“呢喃燕子語梁間,底事來驚夢裡閑”改字而成的。
3.水荇牽風翠帶長——荇菜根在水底,葉浮水上,順風逐波如翠帶飄動,也形容牌的點色。
用杜甫《曲江對雨》詩原句:“林花着雨燕脂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解詩者以為杜甫此詩“回首繁華,不堪俯仰。
”(浦起龍《讀杜心解》)4.三山半落青天外——“三山”說上面三點,“青天”說下面六點。
六點是“天牌”的一半,所以說“半落青天”。
用李白《登金陵鳳凰台》詩原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詩寫“鳳去台空”、“長安不見”的怅惘愁緒。
5.“鐵鎖練孤舟”——成套點色的名稱,三張牌是三三、三六、三三,左右上下的“三”,很像是一條條的“鐵鎖練”。
有人以為孤“六”象征着“孤舟”,一說夾在當中的一張是“三六”九點,以“孤舟”諧音(南方俗語音)“孤九”。
6.處處風波處處愁——當據唐代薛瑩《秋日湖上》詩句“煙波處處愁”增字而成。
其五(林黛玉)左邊一個“天”。
——良辰美景奈何天。
中間“錦屏”顔色俏。
——紗窗也沒有紅娘報。
剩了“二六”八點齊。
——雙瞻玉座引朝儀。
湊成“籃子”好采花。
——仙仗香挑芍藥花。
[注釋]1.良辰美景奈何天——用明代大戲曲家湯顯祖《牡丹亭·驚夢》中女主角杜麗娘的唱詞原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參見《仙宮對聯》“無可奈何天”注。
《牡丹亭》有反對傳統婚姻制度和舊禮教的傾向,被儒家道學先生視為“淫書”,所以書中說“寶钗聽了,回頭看看她。
”2.“錦屏”顔色俏——上四下六的牌叫“錦屏”。
四是紅的,六是綠的,排成長方形,像美麗的屏風。
俏,好看。
3.紗窗——像六點;窗上多用綠紗,以比色。
紅娘,比四點紅。
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中張生唱詞:“侯門不許老僧敲,紗窗外定有紅娘報。
”丫鬟紅娘常作莺莺與張生間的信使,所以張生盼她報消息。
《西廂記》是大團圓的,《紅樓夢》則是悲劇,因而改原句中“定有”為“沒有”。
4.雙瞻玉座引朝儀——上二下六,八點整齊地排成兩行(“八點齊”),很像是左右官人引百僚分兩行朝見皇帝。
用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詩原句:“戶外昭容紫袖垂,雙瞻禦座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