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此詩是寶玉與衆姊妺相聚于蘆雪廣“割腥啖膻”、飲酒賞雪時所共吟。
廣(音眼),就山崖建造的房子。
蘆雪廣正“傍山臨水”而築。
“廣”不是“廣”的簡化字。
諸本或作“庵”,或作“庭”,或作“亭”,皆後人所改,今從庚辰本。
聯句,是好多人聯合起來作詩,通常用排律形式。
聯法是由一人起頭一句,接着的人就聯二、三兩句,以後再接的人照例都是聯一對句以對别人的出句,并拟下一聯的出句讓别人來對,最後一人用一句作結。
但也有聯一句的,詩的後半首即是,小說中用以顯示興高搶先的情景。
聯句較長,為檢閱方便,“注”直接寫在一聯之下。
後面《中秋夜大觀園即景聯句》也仿此。
一夜北風緊,(熙鳳)開門雪尚飄。
注:小說中借衆人之口評起句說:“這句雖粗,不見底下的,這正是會作詩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下了寫不盡的多少地步與後人。
”
入泥憐潔白,(李纨)匝地惜瓊瑤。
注:意即“〔雪質〕潔白而憐其入泥,〔雪似〕瓊瑤〔美玉〕而惜其匝(音紮,滿,遍)地。
”
有意榮枯草,(香菱)無心飾萎苕。
注:榮枯草,使枯草榮。
草經雪覆蓋,入春萌發更茂。
飾,裝飾。
苕,葦花,秋開冬萎,開時一片白,詩中多喻雪。
如蘇轼《将之湖州賦詩》:“溪上苕花正浮雪。
”蘆雪廣“四面皆是蘆葦掩覆”,亭名當由此而得,此所以“即景”而詠。
“苕”,程高本作“苗”,大誤,苗何以用雪來“飾”?
價高村釀熟,(探春)年稔府粱饒。
注:價高,指酒漲價,因大雪天寒。
語用唐代詩人鄭谷《辇下冬暮詠懷》詩:“煙含紫禁花期近,雪滿長安酒價高”釀,酒。
年稔,年成好。
稔,莊稼成熟。
古人以為“雪是五谷之精”,冬雪大瑞,便得“年登歲稔”。
府粱饒,官倉糧食很多。
葭動灰飛管,(李绮)陽回鬥轉杓。
注:上句意即“管中葭灰飛動”。
葭,蘆葦。
古代候驗節氣的器具叫灰管,将蘆葦莖中薄膜制成灰,放在十二樂律的玉管内,置于特設的室内木案上,到某一節氣,相應律管内的灰就會自行飛出。
見《後漢書·律曆志》。
陽回,陽氣複來,冬至“陰極陽生”。
鬥,北鬥七星,即大熊星座,形如水杓,其方位随時改變,同一時刻鬥柄所指四季不同。
兩句都以節氣寫雪。
杜甫《小至》詩:“冬至陽生春又來”,又“吹葭六管動飛灰”。
因出于同一首詩,故用以成對。
寒山已失翠,(李紋)凍浦不生潮。
注:上句說雪積,下句說冰封。
易挂疏枝柳,(岫姻)難堆破葉蕉。
注:主語都是雪。
麝煤融寶鼎,(湘雲)绮袖籠金貂。
注:麝煤,本謂合麝香的煙墨,此指芳香燃料。
融,炊燒使氣上騰。
鼎,鼎爐。
上句說燃鼎爐以取暖,下句說籠兩袖于貂皮中以禦寒。
光奪窗前鏡,(寶琴)香黏壁上椒。
注:意即“〔雪〕奪窗前之鏡光,〔雪〕黏壁上〔沾得〕椒香”。
奪,掩蓋,超過。
椒,芳香植物,古時後妃居室多以椒和泥塗壁,取其溫暖芳香。
斜風仍故故,(黛玉)清夢轉聊聊。
注:故故,屢屢、陣陣之意。
聊聊,稀少之意。
下句說夢因冷而難成。
何處梅花笛?(寶玉)誰家碧玉箫?
注:梅花笛,因《梅花落》笛曲而名。
碧玉箫,指箫截竹制成,以碧玉喻翠竹。
鳌愁坤軸陷,(寶钗)龍鬥陣雲銷。
注:上句說大海龜恐雪壓大地塌陷而發愁。
《列子》有巨鳌背負大山的傳說。
坤軸,地軸,古代傳說以昆侖山為地軸。
見《河圖括地象》。
又“地不周載”,女娲“斷鳌足,以立四極”,亦鳌所以發愁。
參見《緣起詩》注。
下句以玉龍鬥罷為喻說雪。
宋代張元《詠雪》詩:“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龍鬥時雲集,鬥罷雲消。
《後漢書·光武帝紀》:“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
”兩句或隐寫末世白地景象。
野岸回孤棹,(湘雲)吟鞭指灞橋。
注:回孤棹,孤舟返回,以寫雪。
參見《結詩社帖》“棹雪”注。
下句典用南宋尤袤《全唐詩話》:“〔唐昭宗時〕相國鄭綮,善詩。
或曰:‘相國近為新詩否?’對曰:‘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此何以得之?”因作詩而用“吟”。
灞橋在長安東。
賜裘憐撫戍,(寶琴